发布时间:2021-10-13 11:26 原文链接: 天津大学研发有触觉的4D打印软体机器人

  近日,天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封伟研发了一种具备自主行动能力和触觉应变的4D打印软体机器人,该机器人在一次打印成型后即具有热致无约束滚动能力,无需任何其他后续加工程序。

  该研究成果在《细胞》出版社旗下顶尖期刊《物质》发表。

  传统制造方法限制了软体机器人“智能”

  软体机器人是一种新型柔韧机器人,他们能够适应不同的非结构化环境,更好、更安全地与人类进行交互。同传统机器人相比,它们灵活、适应性强,危险性更小。但是目前,软体机器人主要采用手工装配工艺制造。制造方法的局限性导致了生产困难,限制了材料选择范围,并且难以获得复杂的驱动性能,特别是无限制的自主运动和感知能力。

  相比之下,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基于数字模型自动准确地将设计思想转化为复杂零件,从而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制造灵活性。

  “我们在3D打印的基础上,为软体机器人制造增加‘时间’维度——即4D打印,将智能材料加工成对热刺激具有响应行为的动态结构材料。”封伟介绍,我们希望通过4D打印能获得具有感知能力和适应性的智能软体机器人,而不是仅仅只会变形的致动器。如果软体机器人能具有更丰富的驱动现象,就可以模仿更多动物或人的行为,实现智能化,也就是人工智能。而目前的研究多数都是基于弯曲变形的致动器,这仅仅是初步的刺激响应性能。

  4D打印直接获得智能软体机器人

  通过4D打印直接获得智能软体机器人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封伟团队通过4D打印对液晶弹性体智能材料进行精确加工,直接获得了具有感知能力和适应性的智能软体机器人。“液晶弹性体是一种交联的聚合物网络,可将各向异性的刚性介晶单元连接在聚合物网络中,其特殊的结构将橡胶的弹性和液晶的各向异性有机结合起来,产生特殊的光学和物理特性。”封伟介绍,由于晶体内的原子定向排布导致液晶各个方向上所体现出来的性质都不一样,这就是各向异性。

  通过改造基于熔融沉积技术的3D打印机,团队实现了液晶弹性体的精准墨水直写打印技术。在此过程中,刚性介晶单元被直接写入具有可控分子序列的三维结构中。由于介晶排列顺序是通过打印路径设置的,因此不同的排列顺序可以实现不同的刺激响应性能。

  封伟团队通过全新的液晶弹性体热驱动现象,得到了一种具备自主行动能力和触觉应变的4D打印软体机器人。该机器人在一次打印成型后即具有热致无约束滚动能力,无需任何其他后续加工程序,制作简单快速,重复性好。

  “最让我们惊喜的是这种机器人的自主性,以及在遇到障碍物时的智能仿生行为。机器人的滚动稳定有力,而速度和方向可通过改变形状和尺寸进行调整。”封伟表示。

  当放置于160℃的热台上时,4D打印的矩形软体机器人变形为螺旋管状,并在加热板上自动开始滚动。调整大小可以改变机器人的滚动速度。而滚动的方向由螺旋管的曲率方向控制,可以轻松改变。这种管状机器人的整个驱动过程是自动的,无需改变环境因素,完全能在脱离人工控制的情况下完成任务。由于软体机器人显示出一定的黏弹特性和相当大的滚动驱动力,所以即使以一定角度放置在倾斜的加热板上时,依然可以向上滚动。

  可装载机器人自重40倍的货物

  相比于在日常环境中执行精确和重复性工作,机器人在极端环境中的工作更为不可替代。比在如酷热、寒冷、辐射、深水、真空和其他条件下执行智能和受控任务,对所有类型的机器人来说都是极具挑战性的。而与具有刚性系统的普通金属机器人相比,软体机器人在极端环境中的工作能力更为有限,特别是在极端高温条件下。

  目前的软体机器人,特别是由单种材料组成的软体机器人,走向人工智能的道路依旧漫长而艰难。

  封伟团队此次研制的4D打印软体机器人,由于螺旋圆筒的曲率方向控制滚动方向的特性使得这种软体机器人具有类似昆虫触角的触觉感知能力,能够探测前方道路上的障碍物,根据障碍物的高低实现翻越或折返,从行为学上体现了一定的智能性。比如当机器人穿越未知的固定长度路径时,将能实现3种场景:在预定时间内穿越意味着滚动路径中不存在障碍物;比预定时间穿越的慢意味着未知路径稍微被阻塞;机器人返回起点意味着未知路径被严重或完全阻塞。

  此外货物运输也是无约束软体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应用。“虽然我们的机器人只能向前和向后移动,但它依然可以用于点对点货物运输。”封伟介绍:“管状机器人的空心圆筒为线形物体提供了装载空间。为了测试管状机器人在非线形物体情况下的运输能力,我们设计了一个类似于地牛的小型牵引装置,整个装置可以在加热板上以恒定速度移动。这表明这种软体机器人可以应用于在极端高温环境中执行货物运输任务。”

  通过增加样品长度,软体机器人可显著提高运输能力。如果样品长度增加到米级时,管状机器人的运输能力可能会增加一个数量级,装载货物的最大容量可达机器人重量的40倍。


相关文章

哈工程学子在“华为杯”第五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中获佳绩

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智能学院4位研究生研发的用于脑卒中靶肌穿刺治疗与技能评估的智能医疗导航系统在“华为杯”第五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入围全国十五强。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科创团队研发的......

芯片市场的角逐,自研产品推出,后续如何?

微软在最近的年度开发者大会MicrosoftIgnite上推出了两款自研芯片——Maia100和AzureCobalt100,目标是为大语言模型的训练和推理提供动力。这一举动标志着微软正式加入了谷歌、......

印度加快稀土研发,确保稳定矿产供应

近日,外媒报道称印度正在加紧努力确保关键矿物和稀土矿物的供应,矿业部邀请有关采矿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建议。重点将放在深海和绿色采矿,以及锂、镍和钨等关键矿物上。科技部的目标是,在3年的时间里,建立并支持利......

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的关键抓手。”11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赵志国在2......

脑机接口“连接”产业新空间

科技感满满的假肢不是装饰,而是能握拳、抓取,甚至持笔写字、握拍打球;仅靠“意念”就能驱动机械臂拿取东西,甚至操作电脑输入信息;穿戴式的设备记录脑电波的波动,将大脑的运转情况以数值形式反馈……众多科幻电......

助力新质生产力“2023企业科技创新发展论坛”关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

“刷脸”进入景区的安保系统,微笑就能打折的无人超市,“伸手”即可付款的“刷掌支付”……在近日召开的互联网大会和进博会上,这些曾在科幻大片里出现的场景已不是新鲜事。而放眼更广袤的空间,互联网技术带来的革......

广东2025目标:智能算力规模领跑全国,冲刺全球领先

11月1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地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目标到2025年,智能算力规模实现全国第一、全球领先,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体系较为完备,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场......

医疗AI引领范式革命,国内首家人工智能医院正式揭牌

经过十年深耕,人工智能已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嵌入影像学、信息学、生命科学等各个应用场景,为医疗流程降本增效,甚至颠覆传统范式。然而,由于缺乏统筹的人工智能厂商,医院内的人工智能应用往往分散、间断,无法......

人工智能可用人类“化学直觉”

研究总体框架图片来源:《自然·通讯》在线版《自然·通讯》31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一种机器学习模型,该模型能部分重现职业化学家在工作中积累的集体知识,这类知识通常被称为“化学直觉”。研究团队认为,该研......

拜登签署行政命令,发布白宫首个生成式AI监管规定

·行政命令要求美国多个政府机构制定标准,对人工智能产品进行测试,寻求“水印”等内容验证的最佳方法,拟定网络安全计划,吸引技术人才,以保护隐私,促进公平和公民权利,维护消费者和劳动者的利益,促进创新和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