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12-10 09:16 原文链接: 孙建中:向白蚁学习制造“生物反应器”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生物质资源在解决这两个问题方面潜力巨大。然而,生物质的高效、经济转化问题“久攻不克”,已成当前困扰国际科学界和产业界的公认难题。

  江苏大学特聘教授孙建中认为,以白蚁为代表的肠道消化系统是世界上最小,但又非常高效的“生物反应器”,对木质纤维素具有超凡的转化利用能力,整合多学科力量研究和探索以白蚁为代表的自然界生物高效转化系统的仿生理论和技术途径,有可能帮助我们解决困扰多年的生物质高效转化中的相关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

  孙建中是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博士,昆虫与生物质能源专家,是国际上将白蚁对木质纤维素的高效降解特性引入生物质能源研究领域的少数前沿科学家之一。

  据孙建中介绍,木质纤维素是各种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通俗地讲就是“骨架”,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3部分组成,每年的产量可达2×1012~5×1012吨,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可再生资源。然而,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大自然将植物细胞壁做成了一个“耐压”和“防病”的几乎完美的结构,“木质纤维素中的多糖部分被木质素紧紧地包裹着,从而有效抵御外界生物、物理和化学的攻击,避免被迅速分解”。

  目前,生物质转化利用有两个主要技术平台:热化学转化平台,生物转化平台。其中,热化学转化平台因其高能耗、工艺与技术不成熟,离经济性规模化利用仍有不小距离。生物转化平台的一个关键步骤,是利用纤维素酶将纤维素分解成可用来发酵的葡萄糖单糖,但目前国内外大多数的生物平台都没离开热化学的预处理过程,都要用酸、碱或高温高压等极端的物理化学方法,其结果不仅投入增加、设备要求高,对环境也不友好,其低转化效率和高成本的致命缺陷难以在短期内取得突破。“提高生物质的转化效率,降低整个工艺的生产成本,这是当前生物质产业化利用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孙建中指出。

  在地球上的各类生物系统中,尽管许多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可以对生物原料进行缓慢的生物降解和转化,但能高效转化和利用木质纤维素的自然生物系统却非常少见。

  “白蚁经过2.5亿年的长期进化和演变,其独特的生物系统对木质纤维素具有超凡的高效转化能力。”孙建中说,“在常温常压下,白蚁能够在24小时内转化生物质中90%以上的纤维素、20%左右的木质素和大部分的半纤维素。这是目前任何技术都达不到的。”

  据介绍,白蚁分布面积广(占陆地面积68%)、规模大(总重量是人类体重之和的10倍,达到12亿吨),每年转化约130亿吨以上的木质纤维素,占全球生物质年产量的10%~15%。

  “白蚁对木质纤维素惊人的高效转化能力,在攻克生物质利用的关键技术和理论方面具有极大的科学借鉴价值。”据孙建中说,我国拥有非常丰富的白蚁生物资源,近500种不同的白蚁中很多是世界上独有、高效利用生物质的模式转化系统。

  当前,研究和利用白蚁木质纤维素转化的高效生物系统已成为国际新的交叉科学前沿。目前,美国的国家能源部、华盛顿州立大学以及德国、日本的相关单位,我国的江苏大学、浙江大学、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等都相继开展了一些探索性研究。江苏大学、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与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进行了白蚁对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机制”研究方面的合作,初步的研究结果证明,白蚁对生物质高效转化利用的“特异功能”,在于其自身进化形成了一个对付植物细胞壁复杂结构的独特系统,其肠道及共生微生物所产生的各种木质纤维素酶,在生物质转化为糖类的过程中均分别扮演了重要角色,且彼此“协调作战”,持续不断。

  “我们必须完整、系统地认识这一生物转化的过程。”孙建中强调,“生物质的规模化开发利用,必须基于理论和方法在高效生物转化这一核心过程上实现重大突破。”

  孙建中介绍,当前国内外的多数研究,不是基于系统仿生的原理,仅希望从某些消化木质纤维素的昆虫肠道中获得一些催化资源或一些微生物菌系,仅靠追逐单一酶或酶系的高活性,或几个微生物的基因改造,很难实现以白蚁为代表的自然生物系统中的生物质的高效转化。“因为在很多情况下,自然生物转化系统的协调整合机制和特定的理化微环境往往起着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模拟自然生物系统实现生物质高效转化,需要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全面研究和解析生物质的完整降解和转化机制及其相关的各项理化因素。

  “这是一个以高端的顶层设计、多学科交叉为技术战略的新的学科前沿,旨在为解决生物质经济高效转化开辟一个全新路径。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同学科的全面协作、相互交叉。”孙建中说。

相关文章

中外科学家在生物质全组分高值化利用方面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晨光与比利时鲁汶大学教授BertF.Sels合作,在生物质全组分高值化利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以长文的形式在线发表于《ACS-催化》。温和氧化是一项具有应用......

新型多孔材料设计合成及应用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复旦大学赵东元院士/李晓民教授团队在新型多孔材料构建仿生逻辑门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乳液定向诱导双球状非对称介孔纳米粒子用于生物质逻辑门”(Emulsion-OrientedAssemb......

温和有机预处理生物质研究获新进展

预处理是实现以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燃料和化学品生物炼制过程的基础,决定了炼制的方向和效率。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生物质能生化转化研究室研究员庄新姝团队在温和有机预处理生物质研究方面取......

氢键调控糠醛转化新策略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有机催化研究组(DNL0601)石松副研究员与美国特拉华大学DionVlachos教授等合作,在糠醛等生物质催化选择性调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在生物质催化转化反应中,生物......

科学家提出光催化生物质制氢新策略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峰、副研究员罗能超团队与的里雅斯特大学教授PaoloFornasiero团队合作,在光催化生物质制氢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提出一种“C-C键优先”的策略,利用T......

科学家提出光催化生物质制氢新策略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峰、副研究员罗能超团队与的里雅斯特大学教授PaoloFornasiero团队合作,在光催化生物质制氢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提出一种“C-C键优先”的策略,利用T......

上海白蚁“大军”复工?专家:无需恐慌

近两日,“上海白蚁”登上热搜。不少市民反映,路灯下、夜市中、纱窗上……白蚁分飞,成群的白蚁令不少市民恐慌、担忧。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此番上海白蚁“大军”缘何爆发?这种“无牙老虎”危害几何?如何......

跨过“能耗”的坎将生物质活性炭产业做大

视觉中国供图采用生物质制备活性炭,原料成本低,椰壳、核桃壳、松子壳等果壳以及秸秆、木屑、污泥、废弃蔬菜等废弃物都可以用作原料,但对这些原料的预处理活化过程的能耗过高,制约了生物质生产活性炭的产业化发展......

1MWe生物质气化多联供示范工程成功并网发电

12月2日,由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广州能源所)承担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项目“生物质气化及热电气多联供系统研发及示范”在泰国建设的1MWe生物质气化多......

镍/碳复合电极实现5羟甲基糠醛高效电重整过程

生物质作为一种新型的可再生非化石资源,被认为是潜在化石资源替代品。5-羟甲基糠醛(HMF)作为生物质资源的重要代表性平台产品之一,可以作为原料生产多种高附加值化合物。将电氧化HMF与在新能源领域中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