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12 12:35 原文链接: 实现碳达峰:抓住窗口期夯实减排基础

   “十四五”作为我国开启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实现“3060”目标的重要基础期和窗口期。随着政策的落实和技术创新的支撑,我国一些领域有望在“十四五”时期提前实现碳达峰。

  日前,由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组、绿色发展创新中心(iGDP)共同主办的“‘十四五’能源规划的若干建议”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就我国“十四五”时期如何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总量、如何严控煤电项目、如何提出可实施的目标与行动方案等议题展开了探讨和交流。

  抓住“十四五”窗口期

  “十三五”时期我国煤炭生产与消费进入平台期,非化石能源增量消费加速,促使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率放缓,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空气质量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上迈出了关键性一步。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表示,“十四五”能源规划在中国能源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中担当着承上启下、革旧布新的角色。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高级顾问杨富强表示,我国能源转型的路线可以概括为“摆脱煤炭依赖、跨越油气时代、融入新能源电气化的未来”。“十四五”时期我国应研究和制定积极有效地政策和行动方案,支持绿色投资、技术创新和建立完善的新经济增长的机制,做好区域、省、市层面的煤控与油控示范推广,助推中国的能源清洁转型和提前实现双碳目标。

  杨富强建议,我国“十四五”时期碳排放强度和能耗强度分别下降20%和15%以上,加强对化石能源消费总量的约束,将有助于我国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于“十四五”时期达峰。

  努力推动煤炭消费下降

  针对“十四五”能源规划,应“抑制煤炭消费反弹,推动煤炭消费下降”,成为专家们的共识。将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从2020年56.8%下降至2025年的48%,打破煤炭是主体能源地位,将极大助力“3060”目标的实现。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韩文科表示,这其中严控煤电项目和散煤治理是关键。

  对此,杨富强建议,“十四五”时期,应收回地方省市煤电项目的核准权,不再核准新的商用煤电机组,实现煤电装机容量、耗煤量和电力行业碳排放量的“三达峰”,分别为11.5亿千瓦、13.8亿吨标准煤和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以内。

  此外,在“十三五”时期削减散煤2亿吨的基础上,我国应加大散煤治理力度,“十四五”时期继续削减散煤2.5亿吨,助力2030年散煤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在工业部门,应依次对产能过剩的行业开展新一轮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控制产能的盲目扩张和产量过快增长,实现国际高水平的“中国制造2025”目标;持续降低单位产品能耗和碳排放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能源环境政策研究部副主任冯相昭也表示,应实施工业部门和能源生产部门的信息化、数字化,提高效率,降低排放。

  此外,也要控制石油消费,促进石油消费于2025年达峰。在交通部门,加大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将政府原定的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在新车市场上占比20%的目标提升至27%;在化工部门提效增质,从消费和生产两端入手促进塑料的减量与替代;在其他部门,针对量大面广的柴油发动机设备,制定油耗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合理分解指标任务

  杨富强建议,应将关键能源规划指标和任务分解到地方一级。

  从目前的初步数据分析,碳排放已达峰的省市有8个,包括北京、黑龙江、河南、湖北、吉林、青海、上海、四川等;预计11个省市将于“十四五”中期达峰,包括浙江、湖南、陕西、贵州、甘肃、广西、福建、云南、天津、重庆、海南;全国经济总量排名前三位的省份(广东、江苏、山东)碳排放将于2025年左右达峰;另外还有8个省份的碳排放将于“十五五”时期达峰,包括河北、内蒙、山西、新疆、安徽、辽宁、江西、宁夏等。

  杨富强表示,为实现“3060”的碳目标和路线路,地方若积极行动,碳排放达峰会比预期计划提前。广东、江苏和山东都致力于在“十四五”时期实现碳达峰。同时,实现“3060”目标的首要条件是加强能力建设,尤其是决策者和企业领导认识水平的提高。

  为保障二氧化碳排放提前达峰,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王毅建议,在“十四五”时期,我国应加强技术创新,加大技术研发、示范、推广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研究部副主任陈怡指出,应促进能源、气候、环境规划的衔接与协调,促进多维政策体系的高度促进和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能源管理体制改革,增加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部门的管理权限和资金支持,以应对双碳目标对我国公共治理、能源体制以及能源管理提出的挑战。

  杨富强也建议,应制定金融、投资和财税激励政策,将化石能源外部成本内部化,降低可再生能源的绿色溢价;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和吸收国际上能源转型和碳减排的经验和教训,促进包容性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

2024年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标准专项计划征集

各有关单位,各有关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部署,加快完善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发挥好标准的支撑作用,在2022年和2023年专项计......

“新三样”碳足迹国家标准项目提案征集,碳达峰建设一直在行动

近日,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征集“新三样”碳足迹国家标准项目提案的通知》(原文见附件),为深入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按照《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仪式22日上午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出席活动,宣布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启动仪式上,丁薛祥和大家一起观看了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

工信部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

工信厅科〔2024〕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组织和专业机构:为切实发挥标准对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依据《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

认监委征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技术委员会专家

近日,国家认监委秘书处发布关于征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技术委员会专家的通知。原文如下:各相关单位: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令第31号)关于组......

Nature|二氧化碳去除技术不是当前的气候解决方案

主要内容二氧化碳去除技术(CarbonDioxideRemoval,CDR)将“净”变为“净零排放”。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评估,所有将全球变暖限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5℃-2℃......

全国首宗垃圾分类碳减排量交易落地厦门

   日前,全国首宗垃圾分类碳减排量交易在厦门市湖里区金安社区签约落地。碳交易指的是在碳市场中,买家通过支付一定金额给卖家,从而获得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权。从垃圾分类中......

认监委:开展第一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机构资质审批

近日,国家认监委发布公告,决定开展第一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机构资质审批工作。详情如下:图片国家认监委关于开展第一批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机构资质审批的公告为推动全国温室......

辽宁出台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到2025年突破百项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

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作用,辽宁省科技厅等七部门联合印发《辽宁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3—2030年)》,明确了该项工作的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方案设定一系......

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标准专项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下达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标准专项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