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11-21 09:57 原文链接: 工程院院士陈祥宝:中国复合材料研究的领航人

  陈祥宝,材料科学家、复合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78~1984年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比利时鲁汶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院长、总装先进材料技术专业组副组长,兼任先进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

  陈祥宝长期从事先进树脂基结构复合材料和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研究工作,带领团队研制了耐高温高韧性复合材料、低温固化高性能复合材料和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发展了复合材料制造过程模拟优化和自动铺放技术,提升了树脂基复合材料性能、功能和制造技术水平,并得到大量应用,为我国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低温固化,推进复合材料制造低成本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的高成本是制约其大规模应用的重要因素。复合材料60%-70%的成本来自制造过程,包括能耗、模具和辅助材料成本,这三者同时被什么因素影响呢?答案是:复合材料的固化温度!固化温度越高,能耗就越高、模具和辅助材料的成本就越高,如果把复合材料的固化温度降低到80℃以下,复合材料的制造成本就会大大降低。

  陈祥宝及其团队抓住低温固化这个降低制造成本的关键,但说时容易做时难,当把环氧树脂降低到80℃以下低温固化,随即带来的问题是如何使低温固化的复合材料预浸料在室温下有足够长的保存时间。

  面对这样一些问题,陈祥宝带领团队历时5年多,合成了新型潜伏性固化剂,这种固化剂在室温下跟环氧树脂反应非常缓慢,但在60℃-80℃时能够迅速和环氧树脂发生化学反应;通过控制固化剂在环氧树脂的溶解性和形态,将固化剂做成了在室温状态下不溶于环氧树脂的颗粒,当升温到60℃的时候,固化剂颗粒就会融化,扩大了反应面积,使得复合材料迅速固化。

  低温固化高性能复合材料的成功研制,解决了复合材料成本过高的问题,而且还具有与常用中温、高温固化复合材料一样的高性能,极大地促进了高性能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的扩大。目前低温固化高性能复合材料已经在预警机、无人机和直升机构件获得应用。该项目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模拟优化,引领复合材料研究新时代

  传统的材料学是一门实验学科,要制造出理想的复合材料,也需要一次次去反复实验,才能优化材料的制造工艺,会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材料研制周期长、成本高。

  如何提高复合材料研究过程的效率呢?陈祥宝带领科研团队首先系统研究了树脂基复合材料制造过程的热化学、热物理规律,然后摒弃从物理本质去模拟的传统思路,而是化繁为简,利用反应热和温度这两个核心要素来表征实际的固化反应,采用制造过程固化动力学方程和温度场分布模型。之后,陈祥宝带领团队又建立了树脂流动浸润模型,发展了固化变形控制和制造过程工艺优化技术,形成了结构完整、实用的“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制造模拟与优化系统”,该系统具有树脂基复合材料制造过程树脂固化和流动模拟、制造成本和固化变形预测、制造过程工艺参数优化等多种功能。

  该系统的成功研制,缩短了复合材料的研制周期,提高了研制水平,同时也间接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制造成本。例如,某种复合材料的固化时间之前被认为是 12小时,但通过该系统工艺优化后,发现只需经过6小时固化,就能达到之前12小时固化后的性能,明显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固化效率。

  “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制造模拟与优化技术”目前已在复合材料研制过程中大量应用。该技术最终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位著名的复合材料专家这样评价道:这项成果“将树脂基复合材料制造工艺从实验研究推进到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新时期”。

  除此之外,陈祥宝和他的团队持续开展了复合材料增韧技术研究,发展了复合材料树脂基体分子结构改性、高性能热塑性树脂本体增韧及“层间协同增韧”技术,建立了高韧性复合材料技术体系,成功研制了高韧性和 RTM 环氧复合材料及高韧性双马复合材料;开展了国产碳纤维增强高性能复合材料应用技术研究,牵引和促进了国产碳纤维 CCF―300实现稳定生产和工程应用;主持了复合材料自动铺带技术研究,建立了复合材料预浸带技术标准和自动铺带工艺规范,明显提高了制造效率,提升了复合材料构件自动化制造技术水平。

  报国不止,踏上复合材料发展新征途

  陈祥宝坚持查阅文献资料,整理发展思路,撰写学术论文,无私地向社会公开他的科研经验,至今已先后出版著(译)作11部,发表论文70多篇。与他人合著的《高性能树脂基体》出版3个月内就销售一空。他编写的国内第一本《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手册》,被认为是国内最具权威的复合材料手册。

  凭着对航空事业的坚定执著和无限忠诚,陈祥宝主持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大大促进了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在新一代装备上的发展和应用。相关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部级科技二等奖3项;申请国防ZL50项(30项授权)。

  陈祥宝说,现代飞机的复合材料用量会越来越大,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波音787客机上的复合材料用量已经达到了50%,尽管我国复合材料的研究正在逐渐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在复合材料应用方面,我们仍然差距很大。

  关于我国复合材料研究未来发展方向,陈祥宝认为,发动机用耐高温复合材料、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超高韧性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与纳米技术的融合等应该是重点发展方向。对于复合材料制造的发展,陈祥宝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实现复合材料结构的整体化、制造的自动化、制造过程的数字化、过程控制的智能化。

  这就是陈祥宝――一个航空技术发展的耕耘者!一个复合材料研究的领航人!

相关文章

大连化物所开发出柔性导热电绝缘复合相变材料膜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史全团队通过简单易行的合成方法,开发出一种具有高导热、电绝缘且热驱动形状记忆特性的柔性复合相变材料膜,在可穿戴电子器件热管理领域展现出应用前景。相变材料在相变温......

新型超分子弹性体引领强度与韧性的完美平衡

在工程聚合物材料领域,强度与韧性的平衡一直是科研人员追求的目标。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先进润滑与防护材料研究发展中心聚合物自润滑复合材料课题组成功研发了一种具有高拉伸强度、非凡韧性、抗撕裂......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在复合材料测试中的奇迹:透视未知,保障安全

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断涌现出各种创新技术,其中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作为一项非破坏性检测技术,近年来在复合材料测试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本文将深入探讨X射线CT扫描在复合材料......

合肥研究院等设计出肿瘤微环境响应的复合纳米材料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吴正岩团队,联合山东滨州医学院教授张桂龙和魏鹏飞,设计出一种核壳结构铜基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肿瘤微环境响应的磁共振成像性能以及杀死肿瘤细胞......

合肥研究院等设计出肿瘤微环境响应的复合纳米材料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吴正岩团队,联合山东滨州医学院教授张桂龙和魏鹏飞,设计出一种核壳结构铜基纳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肿瘤微环境响应的磁共振成像性能以及杀死肿瘤细胞......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器件复合材料结构力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获批

近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公布2023年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立项建设结果的通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器件复合材料结构力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获批立项建设。该实验室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2023年度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科学技术奖启动申报

各分支机构及常务理事:为表彰在复合材料科技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鼓励复合材料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复合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我国复合材料的综合实力和水平,学会于2019年起设......

新进展|兰州化物所研制多种纤维织物自润滑复合材料得到工程化应用

自润滑纤维织物复合材料作为自润滑轴承的关键组成部分,具有高承载、耐磨损和免维护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飞机起落架、襟副翼、旋翼系统等部位。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先进润滑与防护材料研究发展中心......

科研团队采用脉冲电流改善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

27日,记者从西北工业大学获悉,该校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王富生教授团队提出了一种采用脉冲电流来改善三维正交编织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的方法,并系统揭示了脉冲电流对正交编织复合材料冲击损伤的抑制机理。相关成果......

智能服装材料新突破,既可导电又可洗涤

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开发出一种基于尼龙织物和还原氧化石墨烯的“智能服装”新材料。这种混合纺织品在洗涤过程中可保持其特性并具有导电性,这使得它可用于制造纺织品传感器平台。研究成果发表在最近的美国化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