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05 11:11 原文链接: 张玉卓:推动新时代科普工作迈上新台阶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新时代科普工作指明了方向。

  围绕文件出台的背景和意义,新时代科普工作的特点,以及如何高质量落实《意见》,做强做优做大新时代科普工作等问题,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接受了科技日报记者专访。

  记者:当前我国正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如何从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战略高度看待《意见》的出台?

  张玉卓: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开辟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党带领中国人民百年奋斗的历史成就,是超越西方国家现代化既定模式的成功经验。

  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路,也是科普为民的光辉之路,党用科学造福人民、武装人民,为取得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阶段伟大成就奠定基础。当前我们已经走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科普工作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地位更加凸显,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保障功能更加彰显。

  习近平总书记准确把握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深刻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这一关于中国创新发展基本逻辑的重大论断,揭示高质量科普已成为执政兴国、决胜未来的先决条件,成为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战略抉择。

  《意见》是继2021年6月国务院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后的又一重磅文件,这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翼同等重要”论述的重大战略举措,对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意见》既立足当前,坚持务实,又谋划长远,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思考科普的价值和功能。《意见》战略视野宏阔,要求推动科普全面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构建社会化协同、数字化传播、规范化建设、国际化合作的新时代科普生态,服务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创新发展、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供有力保障,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赋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行稳致远。

  记者:针对科学普及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在推动新时代科普工作方面,《意见》呈现出哪些特点?

  张玉卓: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普事业蓬勃发展,公民科学素质快速提升,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由2015年的6.2%增长至2020年的10.56%,但也正如《意见》中提到的,还存在对科普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落实“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制度安排尚不完善、高质量科普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网络伪科普流传等问题。我们要科学认识科普在内涵、理念、手段、机制、环境等方面的深刻变化,勇担新时代赋予科普的新使命。

  《意见》着眼解决科普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适应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激发科普新动能、释放科普新活力,推动新时代新科普高质量发展,体现出三方面特点。

  一是方向准。《意见》体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以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翼同等重要”论述为出发点,紧紧抓住制约科普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问题、“卡脖子”领域,从指导思想、工作要求、发展目标到任务举措都有的放矢,具有鲜明的指向性,对于建构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体制机制,极具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

  二是路径明。《意见》强调树立大科普理念,从整体上为新时代谋划科普高质量发展明确了路径。大科普强化党委和政府、科协、学校和科研机构、企业、媒体等各主体的科普责任,强调协同联动和资源共享,构建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发展格局,把科学普及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环节,对于推进科普工作向纵深发展,完善现代化创新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三是举措新。《意见》分析了科普工作成绩和不足,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把新时代探索的成功经验固化到任务举措中,如在基层科普服务中强调科技志愿服务,鼓励开展全域科普;在壮大科普人才队伍中,提到要合理制定专职科普工作者的职称评聘标准;在加强科普领域舆论引导中,实际上强调了科普对意识形态建设的能动作用,等等。这些新思路新举措将有力有效推动新征程上科普事业健康发展。

  记者:科协系统下一步如何高质量落实《意见》,做强做优做大新时代科普工作?

  张玉卓:科协组织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必须让党放心、不负人民。科协系统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切实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切实发挥科普工作主要社会力量的作用,认真学习领会《意见》精神,深刻把握科普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内涵和深层逻辑,深入贯彻落实《意见》。

  一是担当职责使命,牵头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倡导大科普观,加强部门统筹协同,加强资源有效衔接,推动科普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建设,融入服务新发展格局,构建新时代科普生态,聚焦重点人群和基层发力,确保如期实现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创新科普机制,发挥科普宣传教育的基础作用。积极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创新方式方法,提高整体效能,面向公众深入开展科学精神、科学家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努力形成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

  三是深化供给侧改革,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强化价值引领,做优“科普中国”品牌,引导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力量创作科普科幻精品,推进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扩大科技志愿服务规模,围绕实现“双碳”目标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强化优质科普资源服务“双减”,完善基层科普组织动员和服务体系。积极打造中国特色新型科普智库,加强科学素质建设战略规划、政策研究和监测评估,为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决策服务。

  四是拓展开放合作,加强国际科技人文交流。增进与国际科技界的开放、信任、合作,推进世界公众科学素质组织建设,以民间国际科技交流共筑对话平台,促进民心相通、文明互鉴,服务全球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各级科协组织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守初心,守正创新,推动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普篇章,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相关文章

18点直播|如何促进科技企业履行科普社会责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081.shtm直播时间:2023年10月12日(周四)18:00直播平台:科学网APP(科学网微......

聚焦两院|“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

9月2日,“科学与中国”20周年大会暨“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行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出席活动并作“科学与中国”20周年总结与展望报告。中国工程院院长、党组书记李晓红,科技部......

7院士联名倡议,加强科普事业推进,让民众共享科技成果

8月22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的陈孝平院士健康科普工作室成立三周年暨院士科普工作室座谈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孝平、桂建芳、邓子新、孙和平、丁汉、徐红星,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等7名院士联名发起倡议,号召......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携手腾讯开展生态科普“云游”

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当天,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腾讯推出系列科普活动,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创意形式,让藏羚羊、大熊猫、东北虎、海南长臂猿、黄腹角雉等国家公园旗舰物种,借助腾讯天琴实验室MUSEA......

2023年广州科普游正式启动逾2万市民报名

7月1日,由广州市科协主办的广州科普开放日系列活动之2023年广州科普游正式启动,首期活动共有49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科普基地等单位向市民免费开放,超过2万名市民报名参加。其中,华......

“科普使者”讲好河南“创新故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638.shtm......

为青少年做有温度的科普

最近,C919完成首次商飞,神舟十六号发射成功,一件件科技盛事令人心潮澎湃,也点亮了广大青少年的科学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

科普,更要普及科学思维

有人之所以会觉得物理枯燥,除了学科本身的严谨特质之外,更多的是因为第一次接触物理时一般在小学、初中,未知的领域还有很多。但当你听到这样一种说法——“把生物切片,每一个过程都是化学,把化学切片,每一个过......

粤举办科普大赛讲好“科普故事”激发公众科学兴趣

比赛现场广东省科技厅供图中新网广州6月12日电(王坚王子杰)据广东省科学技术厅12日消息,主题为“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2023年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已在广州举行。该赛事以“线上+线下”方式,旨在激......

北京科协公示“2022优秀科普创新成果TOP10”入选名单

按照北京市科协《关于征集“2022年北京市科普资源”选题的通知》要求,经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孑心》等10个优秀科普选题的创作作品为“2022优秀科普创新成果TOP10”(见附件)。现予以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