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14 09:48 原文链接: 我们为什么不相信基因编辑?

34岁的中国科学家贺建奎以非常规方式站到了“世界级”的聚光灯下。

2018年11月26日,中国科学家贺建奎团队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已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她们的基因经过人为修饰,能“天然抵抗艾滋病”。此消息一出,他便成了舆论的中心,顿时一片哗然。就在11月26日当晚,中国122名科学家就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对这种行为坚决反对,强烈谴责。不仅国内,在国际上有名的组织和个人例如:美国哈佛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教授穆索努拉,英国伦敦国王学院教授伊尔舍也对这件事情表达了同样的**。

这究竟是为什么?

贺建奎团队宣称通过采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受精卵的CCR5基因进行编辑,再将其植入母亲子宫,让受精卵在母亲的子宫中正常发育,然后生产。他宣称婴儿先天性的具有抵抗艾滋病的能力。但是我们在查阅了资料文献以后发现CCR5基因并非艾滋病的致病基因,是人类的正常的基因。大多数同学们知道,人类先天表现出的特性,例如单双眼皮,是否红绿色盲,甚至肥胖都是和与之关联的等位基因息息相关,但是艾滋病的致病机理也不仅仅是因为CCR5基因,对这对基因进行编辑并不会使人体对艾滋病产生完全抵抗。

“敲除这对基因总是能一定程度的避免艾滋病吧”有人这样想。

并不是这样。CCR5基因对人体的免疫系统,神经系统都有作用,一旦敲除,都有可能天生带有免疫,神经方面的疾病,影响人体的正常免疫功能,神经干细胞的再生分化,甚至是造血干细胞的功能都会受到影响,而这些仅仅是可预见的风险。其实我们国家已经有很多医疗手段来治疗婴儿艾滋病的传播,并非要采取着这种危险性和不确定性最大的一种。

“脱靶”在医学里指,原定是修复某个基因点,却发生了偏移,作用了别的基因点。而贺建奎团队对婴儿的基因进行修饰,必定会又遇到“脱靶”这样无法处理的情况。为什么叫无法处理呢?脱靶这种事情常有发生并且不可逆向修复,脱靶具有很大不确定性,人们目前的技术降低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换句话说,脱靶发生的发生概率降低不到科学家和医学家所能接受的点。在这种大前提之下,没有人去做“敲除某对基因”这样的事情。

基于以上的两点,贺建奎团队做的事情没有一丝意义,反而是对人类伦理和医学的挑战。基因技术肯定要向前发展,但绝不是这样盲目的前行,以一种不确定的手段把这种结论荒诞的推向舆论的**。

他站到了“世界级”的聚光灯下,但接受的却是来自同行的质疑和批判。

相关文章

2023年度CRISPR基因编辑领域十大研究进展,张锋实验室遥遥领先

这项研究凸显了CRISPR前所未有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也表明了大多数CRISPR系统是罕见的,只在不寻常的细菌和古细菌中发现。随着可用来搜索数据库的不断增长,可能还有更多罕见系统被发现。诞生于2012年......

盘点年度“九大科技事件”,基因编辑疗法在列

近日,知乎科技和科学领域的“破晓·2023科技回望”活动引来大量关注。活动以前沿突破为触角,发布年度“九大科技事件”榜单,在与人们息息相关的科技应用层,展现2023年科学技术领域的“破晓时刻”。202......

水生所在鱼类诱导型原始生殖细胞理论和技术方面获进展

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germcell,PGC)是精子和卵子在胚胎期的祖先细胞(progenitorcell),是遗传物质代际传递的细胞载体。因此,PGC是开展基因编辑和转基因等遗传操作的......

研究人员试图利用基因编辑疗法攻克阿尔茨海默病

·“我相信,有一天我们将能够以像手术那样的精确度来改变致病基因。”·“目前还没有在大脑中使用任何CRISPR技术的临床试验,首先需要奠定研究基础。”当地时间11月16日,英国药品和医疗保健产品监管局(......

FDA批准首款CRISPR基因编辑疗法从科研突破到商业落地仅用十年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宣批准两款治疗镰状细胞病(SCD)基因编辑疗法,其中也包括首款应用“基因剪刀”——CRISPR/Cas9技术的疗法Casgevy。这是一款基于CRISPR技术的开创性基因编辑疗......

FDA批准首款CRISPR基因编辑疗法

·“经典CRISPER/Cas9的监管批准为下一代基因组编辑技术奠定了基础。”·镰状细胞病是一种由遗传突变引起的疾病,异常的血红蛋白使患者的红细胞变得容易连接在一起,将红细胞从正常的柔性圆形转变成坚硬......

又一款全球首创基因编辑疗法在英国获批上市,国内多家企业布局

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管理局日前披露,在经过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的严格评估后,有条件批准美国福泰制药(VertexPhamaceuticals)与瑞士基因编辑公司(CRISPRTherapeutics)合作......

CRISPR应用于体内研究的双刃剑

在这篇新论文中,来自奥胡斯大学的研究员MartinK.Thomsen首先讨论了Platt等人十年前发表的一篇标志性论文,该论文是关于CRISPR在小鼠不同器官中产生癌症的体内应用。这篇标志性的论文概述......

Science: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进化能力远远超过科学家们之前的想象

根据11月24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大肠杆菌可能比科学家之前认为的更有能力进化出抗生素耐药性。在SFI外部教授AndreasWagner的带领下,研究人员通过实验绘制了一种大肠杆菌蛋白的......

颠覆性技术,引领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新跨越

如果将AI应用于新药研发,从靶点发现到临床候选化合物的确定,研发时间与经费投入将大大减少,生物医药产业格局可能骤然发生巨变。颠覆性技术如此残酷而新奇,却是上海引领生产力实现新跨越的“战略必争”领域。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