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2-14 10:35 原文链接: 我国学者揭示揭示OsPID调控水稻花器官发育分子机制

  水稻是世界上一半以上人口的主粮,其产量主要受每穗粒数、每株穗数、千粒重等影响。其中每穗粒数与每穗颖花数密切相关,因此颖花的发生和发育直接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在拟南芥中,PINOID (PID)可以通过调控生长素外流载体PIN家族蛋白的亚细胞定位来调节生长素的分布(Friml et al., 2004; Lee and Cho, 2006)。AtPID是控制花原基形成的基因,其通过生长素途径参与调控双子叶的花器官发育的机理已有很多报道,而该基因在单子叶植物的生物学功能还不清楚。之前有研究发现,将OsPID在水稻中进行过量表达会引起雄蕊数目减少、雌蕊数目增加的异常表型(Morita and Kyozuka, 2007)。尽管最近的两篇报道表明,OsPID功能缺失会导致水稻雌蕊和花药发育异常(He et al., 2019; Xu et al., 2019),但PID调控水稻花器官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7.jpg

图:OsPID调控水稻花器官发育的分子机制模型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杨维才研究组鉴定了一个水稻花器官发育异常的突变体,用改良的Mutmap方法定位了OsPID的变异位点,并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和遗传互补试验进行了验证。与拟南芥AtPID相比,OsPID除了分布在细胞膜上,还存在于细胞核及细胞质。该研究进一步发现OsPID与OsPIN1a、OsPIN1b及OsMADS16等具有相互作用。总结本研究及前人研究结果,论文提出了OsPID调控水稻花器官发育的模型。首先,像在拟南芥中一样,OsPID通过磷酸化PIN1而调控生长素的运输,改变生长素的极性分布,调控水稻花器官的产生和发育;其次,OsPID还通过与OsMADS16、LAX1等转录因子相互作用参与调控水稻花器官发育;另外,OsPID与LAX1/LAX2互作,通过控制水稻的分枝和分蘖而影响产量。OsPID的过量表达可使穗分枝数、穗粒数及单株产量增加,但不影响千粒重和穗数,这说明OsPID在水稻高产育种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该研究结果为水稻花器官发育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认识,为水稻高产育种的遗传改良提供了理论基础。

  该研究成果于1月17日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杂志上在线发表(DOI:10.1111/pbi.13340)。杨维才研究组博士后吴华茂为文章第一作者,杨维才为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得到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和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的经费资助。


相关文章

膜蛋白受体激酶对渗透胁迫信号转导起关键作用

干旱及盐碱等引起的渗透胁迫是限制农作物生长速度与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植物细胞如何感知外界环境的渗透变化并做出适应性响应的早期机制尚不清楚。谷子(Setariaitalica)起源于我国黄河流域,......

氧化磷酸化选择性地调节组织巨噬细胞稳态

西班牙卡洛斯三世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DavidSancho等研究人员合作发现,氧化磷酸化选择性地调节组织巨噬细胞稳态。这一研究成果于2023年2月3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免疫》上。通过分析人类和小鼠......

大连化物所等团队利用生物分子模拟预测代谢酶新功能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国辉团队与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巍维团队、广州大学教授王雄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李全林等合作,揭示了代......

灵长类原肠胚期至早期器官发育转录组图谱绘制

安徽医科大学国家卫生健康委配子及生殖道异常研究重点实验室教授蒋祥祥,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王红梅、郭帆团队,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吴军团队合作,绘制了食蟹猴CS8-CS11时期(E20-E29)胚胎......

磷酸化修饰蛋白质组学共性关键技术研究获突破

近日,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基因研究中心晏石娟团队联合加拿大约克大学、德国马普分子植物生理研究所等研究人员在磷酸化修饰蛋白质组学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首次搭建全自动在线磷酸化蛋白质组学分......

灵芝和桑黄食药菌抗神经炎症功能因子研究新进展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锦明教授团队在药食同源蘑菇功能因子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研究揭示了两种人工栽培的灵芝、桑黄子实体中分子结构不同的两类代谢产物具有显着的抗神经炎活性和神经保护活性。研究成果分别以“......

王志珍课题组等揭示分泌途径激酶调控新机制

尽管首个磷酸化蛋白酪蛋白(casein)在1883年就被报道,直到2012年第一个分泌途径蛋白激酶Fam20C才被鉴定,它催化包括酪蛋白在内绝大多数分泌蛋白的磷酸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Fam20C参与......

上药所揭示KRAS突变肿瘤的分子分型和精准治疗新策略

8月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谭敏佳和研究员黄敏团队合作,在MolecularCell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proteomicandphosphoproteomiclandscapeofKRAS......

发现GPCR磷酸化编码机制,创新性的提出“笛子模型”理论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江云课题组、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于晓团队与孙金鹏团队,与北京大学教授金长文团队合作,在Nature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Structural......

捕集离子淌度质谱带来磷酸化蛋白质组研究新的深度

YasushiIshihama教授京都大学分子与细胞生物分析实验室2021年1月发表于www.ddw-online.com目前,在蛋白质生物化学和蛋白质组学相关研究中,质谱(MS)已广泛应用于鉴定和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