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7-16 09:25 原文链接: 我国核电再次扩容中核集团实现年产金属釉的跨越

  从中核集团获悉,中核建中400吨核燃料元件扩建技改工程全线正式投产,实现了年产金属铀从400吨到800吨的跨越,产能跻身世界前列,可满足30个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的换料需求。

  目前,我国大陆在运核电机组20台,在建核电机组28台,近日,国家又发出抓紧启动核电项目的信号,经过三年的“蛰伏”后,中国核电重启渐行渐近。伴随着核电的发展,作为核电站的“粮食”,核燃料元件的需求也将与日俱增。

  据了解,中核建中是我国两大核燃料元件基地之一,自1986年自主建成我国第一条压水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以来,通过引进、吸收、再创新,年产金属铀从75吨直至800吨,近20年来,为大亚湾、岭澳、秦山、田湾、福清、宁德、红沿河、阳江、巴基斯坦等核电基地提供了近9000组高质量的核燃料组件,无一因质量原因破损,质量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此外,中核集团另一个核燃料基地——中核北方拥有5条已经建成和在建的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分别为重水堆、AP1000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等提供核燃料元件。经过发展,中核集团已经掌握了世界上主要类型的压水堆、重水堆等核燃料组件制造技术,产能可完全满足国内所有核电所需的全部核燃料元件。

  除了国内所有核电站所需核燃料组件配套制造生产能力,我国还要有自己的核燃料,中核集团开发了自主知识产权核燃料品牌——CF系列,目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F系列核燃料元件研发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解决了元件自主设计、锆合金技术问题。2017年开始,CF系列将陆续实现工业化应用。

相关文章

“玲龙一号”全球首堆“神经中枢”开始安装

4月10日9时58分,位于海南昌江的多用途模块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玲龙一号”首台DCS(分布式控制系统)机柜就位并启动安装调试工作。“玲龙一号”全球首堆“神经中枢”开始安装。海南核电供图全球首个陆上......

两核重组,催生“聚变”发展加速度

“在核电领域,我们已经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逐步转向领跑。核电研发设计、建造能力、装机规模、运营业绩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在8月22日举行的两核重组五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说。据......

探秘“华龙一号”核电技术有何安全“盾牌”?

在福建省南部,有一座名叫云霄的小城。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在这座小城诞生、成长,它承载着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从并跑到领跑的战略使命,始终以安全为中心。“华龙一号”的批量化建设首个项目——......

杨长利:我国核电已具备实现更大目标的基础

杨长利认为,我国核电目前已具备实现更大目标、更高质量发展的扎实基础,他向大会提交提案:进一步加大力度,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未来十年保持每年核准开工10台以上机组;拓展空间布局,在清洁基荷电力供应保障能力......

“华龙一号”核电1号机组穹顶吊装成功

今天(2月17日)上午9:30,位于福建漳州的“华龙一号”首个批量化机组完成外穹顶吊装。“华龙一号”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它的建设对我国实现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玲龙一号”全球首堆核岛安装工程开工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中核集团获悉,近日,位于海南昌江的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反应堆“玲龙一号”核岛安装工程正式开工。本次实施的项目为反应堆厂房管道支吊架安装子项,是连接核岛、常规岛的基础设施。“玲龙......

中国核电机组53台运行,容量达5500多万千瓦

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君在1日举行的第23届太平洋地区核能大会上介绍,截至2022年6月,我国在运核电机组53台,在建核电机组23台,在建核电机组数为全球第一。今年已核准10台核电机组。预计未来五年,我......

东北首个核电供暖项目即将启动!计划供暖24.24万平方米

位于大连瓦房店市的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是东北首座核电站,也是东北最大的电力能源投资项目。近日,随着6台机组全面投产,这里成为国内在运装机容量最大的核电站,也是世界第三大核电站,在运总装机容量达到670万千......

中国核电“双龙齐飞”

从1970年开展“728工程”算起,中国核电事业发展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从30万千瓦级的秦山核电站,到百万千瓦级的华龙一号,再到小堆玲龙一号,折射出中国核工业的沧桑巨变。日前,记者来到福建福清和海南昌江......

在核电站乏燃料运输安全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中取得进展

核反应堆乏燃料场外运输安全是确保核燃料后端循环与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开展乏燃料运输风险评估研究,能够及时发现系统潜在薄弱环节从而采取防范措施降低风险,对提高运输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意义。充分辨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