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2-28 11:58 原文链接: 探秘海洋生物赋能蓝色产业

  谈到我国海洋生物学的发展,不能不提位于青岛黄海之畔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所)。它是发源于70年前新中国第一个海洋生物研究机构。

  今天,海洋所已为我国海洋生物研究练就一支生力军,培育了一个完整的链条。从探秘生命奥秘到建设“蓝色粮仓”,从发展海洋生物高技术到开发利用蓝色基因资源,从这里诞生的研究成果正逐步推动蓝色生物产业中国走向强国之列。

  浪潮见证 粮满海仓

  伴随着新中国成长的脚步,中国的海水养殖产业从零开始,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其中,最关键的是中国海水养殖的三次产业浪潮。为了让中国的亿万老百姓能够吃饱吃好,海洋所面向国家需求,在海带、对虾、扇贝养殖方面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开创和引领了“三次浪潮”的兴起和发展,在我国海洋科技自主创新上取得丰硕成果,是科学技术惠及人民群众的光辉典范。

  1950年,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海洋所前身)成立了。为服务国民经济需求,海洋所奠基人之一曾呈奎带领团队急国家所急,突破海带、紫菜等藻类人工养殖原理与技术,倡导并率先实施海洋农牧化和海藻工业化,直接推动了中国海水养殖第一次“浪潮”的兴起,使我国海藻产业雄居世界第一。

  此后几十年,第二、第三次海水养殖浪潮又从这里兴起,并推广至全国。

  上世纪60年代,刘瑞玉等首次阐明中国对虾生活史,育出健康虾苗,奠定了我国第二次海水养殖浪潮兴起的基础。

  70年代,张福绥带队率先将贻贝育苗工程化,推动贻贝养殖业的发展。80年代,又成功引进美国海湾扇贝,创建了一整套工程化育苗与养成技术,直接带动我国海水养殖业第三次“浪潮”的兴起。

  90年代,为应对病毒导致的对虾养殖产量锐减,海洋所再次成功引进凡纳滨对虾,以关键核心技术引领我国对虾养殖业健康发展。

  民以食为天,农以种为本。世纪之交,国家“海水养殖种子工程”重大专项启动,海洋所的水产“种子”创新成果接连而至,如杂交鲍“大连1号”、龙须菜“981”、凡纳滨对虾“科海1号”、三疣梭子蟹“科甬1号”、刺参“东科1号”等等。近20年来,所里科研人员光是获得国家审定通过的高产优质抗逆的新品种就有10多个。这些“种子”资源不断给我国“蓝色农业”注入新活力,如助推了以海参、鲍养殖为代表的海珍品养殖浪潮,创造了数万亿元的经济效益,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它们也让海洋所捧回了一个个奖杯,单是国家科技进步奖就有近10项。

  顶天立地 两翼齐飞

  在学科发展之初,把基础应用相结合、“顶天立地”做科研就融在海洋所海洋生物学发展的基因里。在对接国家需求的同时,海洋所另外两位奠基人在基础科研方面也是战功赫赫:童第周用鱼卵核移植繁殖的“童鱼”蜚声国际;张玺领导的调查摸清了我国海域蕴藏的无脊椎动物的分布资源。

  如今,以中科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1987年建)为依托,海洋所的海洋生物研究聚焦了三大方向,遗传发育基础与种子创新、免疫防御机制与生物安保、关键代谢过程与生物基材料炼制。“这三个方向,大家都朝着‘顶天立地’去做。”实验室副主任王广策说。

  如在遗传发育方面,新世纪以来,张国范等在牡蛎基因组测序、适应性进化方面,相建海、李富花在凡纳滨对虾基因组测序方面,以及杨红生等在海参基因组破译等方面的突破性成果引发国际关注,郇聘、许飞等青年研究者在软体动物发育机制等方面的创新研究,彰显了我国海洋生物基础研究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

  在免疫防御方面,研究人员深入研究了海水养殖动物病原的致病机理和海洋动物免疫防御机制,探索了多种鱼类疫苗的构建技术。同时,在海水养殖环境安保和循环水工程化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在海洋生物资源方面,研究人员从马尾藻中提取出褐藻胶,率先开发准字号海洋药物——甘露醇烟酸酯;研发的褐藻多糖硫酸脂和海昆肾喜胶囊等4个海洋药物获国家新药证书。实验室研制的“海藻碘精”“农乐一号”等产品已实现产业化。相关海洋药物和生物化学制品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迎接挑战 再扬风帆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海洋所海洋生物学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5年,依托中科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组建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正式运行,瞄准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大科技问题,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生物技术手段,对海洋中的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进行多层次多角度深入研究,探究海洋生物起源演化、繁殖发育、生长代谢、生理生化、免疫防御和遗传变异规律,旨在引领我国海洋生物学和海洋生物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无论是与海洋科学领域的兄弟单位共建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还是联合中科院其他12家单位共建海洋大科学中心,都给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王广策说。但同时,如何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有效汇集优势资源和人才,推动我国海洋生物学及相关领域学科发展更好地满足国家需求,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不管怎么组建,学科建设不能动摇,人才培养不能动摇。”原所长、实验室原主任相建海说。他建议,未来学科发展应抓住从基础创新到技术突破再到产业创业的创新链条贯穿到底。同时,要给年轻人创条件、压担子,帮助他们更快地成长起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科带头人。

  当前,开发生物基因资源对国家在全球生物产业竞争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凸显。关于未来学科发展,研究员张国范对记者表示,很难说有什么法则,如果有的话,就是要“往前冲”。“因为科学研究没有第二,只有第一!”

相关文章

我国科学家解译冰期深海大洋调制千年尺度大气二氧化碳多模式变化之谜

10月26日,《自然—地球科学》在线发表崂山实验室于际民研究员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该研究结合深海酸度数据和冰芯二氧化碳记录,揭示两极海域之间的交互作用通过多种模式来调节大洋深海通风状况。这些模式可以解......

这个实验室与高校共建“广州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10月23日,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以下简称实验室)与广州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共建“广州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据了解,本次合作双方秉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整合各自优势资......

海洋所等在海洋障碍层结构反演重构方面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尹宝树研究团队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合作,针对海洋障碍层结构反演重构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研究通讯》(EnvironmentalResearchCo......

“海洋移动信息网络理论与关键技术”专项项目

随着国家海洋战略的实施和“智慧海洋”工程的推进,海洋活动愈发频繁,海洋业务种类愈发多样,对高效、稳定、可靠的信息交互需求也愈发迫切。然而,海洋基础通信设施非常有限、海洋气象状况多变、海水影响机理复杂,......

西湖大学李晓波团队发现海洋光合作用关键色素合成酶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小波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了题为:Achlorophyllcsynthasewidelyco-optedbyphytoplankt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揭示......

我国自研海洋拖缆地震勘探采集“海经”系统,完成超深水海域地震勘探作业

10月3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海洋石油720”深水物探船搭载我国自研海洋拖缆地震勘探采集装备“海经”系统,首次完成超深水海域地震勘探作业,发布了我国首张超深水三维地质勘探图,标志着我国深海油气勘探关......

“海经”系统完成首张3000米深水地质勘探图

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今天(3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海洋拖揽地震勘探采集装备“海经”系统,顺利完成在深度3000米以上的超深水海域的油气勘探作业,目前,根据前方报道团队最新消息,通过现场数据处理,首张由我......

科学家、艺术家、历史学家眼中的海洋什么样

人们很容易把海洋想象成一个盛载着憧憬、冒险和创新的地方,却又对它知之甚少。大海与大洋有什么区别;海洋与陆地有明确的界限吗;在海浪中,流动的是能量还是海水;打捞沉船上的货物是否是合法的行为;斯皮尔伯格的......

“每件标本都在讲述海洋的故事”

奔赴浩瀚的大海采集标本,认真挖掘标本背后的价值,持续开展海洋科普活动……在海洋生物标本收藏量居亚洲首位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标本馆,海洋工作者加大科普力度,带领参观者开启奇妙的海洋探秘之旅,让更多人了解......

海洋生物“霸主”易位之谜获揭示

在三叠纪以前的海洋里,腕足类动物在温暖的浅海中繁衍生息,是海洋中最常见的底栖生物,比体型相似的双壳类繁盛得多。但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2.52亿年前)生物大灭绝后,双壳类迎头赶上并超越腕足动物,遍布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