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1-02 16:11 原文链接: 接种疫苗能有效预防流感


  “最近的流感来得比较快,区域性暴发比较多,但以甲型流感为主。一旦发生流感,一定要尽快采取隔离措施。”12月28日,2019年金域医学学术委员会专题研讨在广州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域医学学术委员会主席钟南山会后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强调,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能够预防60%的流感发病。

  据悉,每年流感季节性流行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起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

  目前没有任何药物可预防流感。“早发现、早治疗流感是关键。一旦确诊流感,就要立刻使用像达菲一类的药。达菲对大多数的流感没有耐药性,但一般3天以后再用就没有效果了。”对于一出现类似流感症状就马上用达菲的做法,钟南山不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两个方法,比如在一个人群中,已有人确诊流感,那就毫不犹豫使用,这样才能减少病情的扩散;如果只是个别人出现症状,他不一定是流感,也有可能是感冒。”

  “我们正和香港相关单位联合进行一项研究,观察板蓝根、连花清瘟胶囊之类中药在临床上能否起到预防性作用。也就是说,当流感在人群中暴发,使用这个药会不会减少流感的进一步发生?这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钟南山透露,该研究还在试验中。

  由于流感病毒具有高度变异性,目前尚未有通用型的流感疫苗,每年的疫苗都要根据全球对当季病毒流行毒株的预测和推荐来定制。

  “三价、四价疫苗对于预防流感是非常明显的,能够预防60%的流感发病。现在的主要问题是要逐渐转变大家谈疫苗色变的心理。”钟南山特别呼吁。他说,我国正在积极地寻找疫苗研发合作,包括深圳和法国赛诺菲集团签署疫苗创新战略,以解决流感疫苗供应的问题。

相关文章

理性化设计的mRNA纳米疫苗可增强肿瘤免疫治疗效果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李亚平研究员、郑明月研究员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王当歌研究员在NationalScienceReview期刊发表了题为:STINGagonist-boostedmRNAimmuniz......

非洲猪瘟疫苗新策略研究获进展

猪肉是重要的动物蛋白质来源。而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SwineFeverVirus,ASFV)感染猪引起的非洲猪瘟(AfricanSwineFever,ASF),威胁全球养猪业。非洲猪瘟是急性、......

光控增效型全肿瘤细胞疫苗研究获进展

全肿瘤细胞疫苗(wholetumorcellvaccine,TCV)是经典的个体化肿瘤免疫疗法,但TCV免疫原性弱且引起的免疫反应个体差异大,亟需通过学科交叉发展新理念和新技术,实现TCV的按需免疫增......

光控增效型全肿瘤细胞疫苗研究获进展

全肿瘤细胞疫苗(wholetumorcellvaccine,TCV)是经典的个体化肿瘤免疫疗法,但TCV免疫原性弱且引起的免疫反应个体差异大,亟需通过学科交叉发展新理念和新技术,实现TCV的按需免疫增......

我所提出从代谢视角评价疫苗免疫效果的新方法

近日,我所生物技术研究部高分辨分离分析及代谢组学研究组(1808组)许国旺研究员团队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附属大连医院、鞍山传染病医院和杭州汉库医学检验所等多家单位合作,在不......

MIT团队利用疫苗增强CART疗效,可根除实体瘤

现阶段,CAR-T细胞疗法在实体瘤中的治疗效果仍然不理想。背后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抗原异质性、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CAR-T浸润难度大、肿瘤靶抗原丢失......其中抗原异质性和肿瘤靶抗原丢失是CA......

最新研究——新冠病毒装配蛋白速度可能越来越慢

“在利用人类细胞资源合成病毒蛋白方面,新冠病毒没有朝着效率最高、机制最优的方向演化,而是呈现‘去优化’的演化趋势。”6月25日,北京大学教授陆剑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这一结论来自其与中国医学科......

陷入争议!接种疫苗对阿尔茨海默病到底有没有影响?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这种多发于老年期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在老龄化趋势日盛的全球地区十分常见,全世界每3秒就会增加一名确诊患者,让它几乎“家喻户晓”。起病隐匿、不可......

岳秉飞委员:统筹动物模型资源推动新冠疫苗研发

 代表委员履职记“在药物或疫苗研发过程中,需要通过动物模型代替临床病人,来筛选和评价药物、疫苗。而如果没有合适的动物模型,就无法进行研究,对防止疾病感染将是很大障碍。这次对新冠病毒的研究,得......

新方法通过毛囊接种疫苗

由俄罗斯萨拉托夫车尔尼雪夫斯基国立大学、斯莫罗金采夫流感研究所等组成的科研团队,研发出通过毛囊接种疫苗的方法。该方法能确保把药物输送到免疫活性细胞,而不会损害皮肤。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新一期的《材料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