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3-27 16:45 原文链接: 斯里兰卡成为首个禁止销售使用草甘膦的国家

  鉴于最新研究发现,草甘膦与该国北部四处蔓延的慢性肾脏病有关,因此总统已下令禁止销售和使用草甘膦除草剂。

  草甘膦在全球140多个国家批准使用。根据研究者称,在斯里兰卡,大约50%的农用化学品含有草甘膦,但是厂家通常用多种多样的商品名来掩盖草甘膦的成分。

  Rajarata大学的Channa Jayasumana博士的研究发现,农用化学品中的草甘膦在进入人体之后,对人会产生有害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因为其化学结构,草甘膦能够很快和硬水结合,进而成为砷和重金属的载体。草甘膦能够使重金属在肾脏内停留很长的时间,进而造成肾脏疾病。

  草甘膦在斯里兰卡也有着广泛的使用。研究者指出,早期试验认为,草甘膦在土壤中的典型的半衰期是47天。但如果和金属离子形成复杂的合成体,草甘膦就会变得难以生物降解,而在这种情况下草甘膦的半衰期会延长到22年之久。

  阿根廷环保团体曾申请暂停销售及使用草甘膦

  今年2月,阿根廷环保律师协会(Aadeaa)曾向阿根廷最高法院提起申请,要求禁止草甘膦和硫丹在阿根廷的营销、销售和使用。草甘膦生产商和市场参与者们反对这一申请。草甘膦已在阿根廷使用33年,阿根廷每年约销售1.6亿升草甘膦,市场价值超6亿美元。

  我国草甘膦行业标准已在“低调”制定

  据知情人士独家披露,受环保因素推动,农药草甘膦原药行业标准(下简称“行标”)的制定已悄然进行。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行标主要针对草甘膦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进行规范,但具体定稿时间和颁布日期尚未确定。

  那么,草甘膦原药行标的制定对国内草甘膦市场有何影响?

  沪上某券商研究员表示,草甘膦行标制定将和环保核查一起,对整个市场不良产能形成冲击。“如果真正执行下去,草甘膦行业将会被有效规范,亦能有效提高行业集中度,形成产业优势,利好我国草甘膦出口贸易。”(注:我国近80%草甘膦用于出口)

  此外,上海某高校农药教授亦指出,国内针对具体农药行业的标准制定尚属首次,结合针对整个化工行业的环保核查亦从草甘膦起头的现象,该行标的制定将影响整个草甘膦行业发展。

  “由于草甘膦生产工艺不复杂,因此只要你有设备,就能开始‘无照’生产,并在草甘膦价格不断上涨的背景下获取利益,”该教授说,“因此,行业标准的制定结合环保核查事件,如果真正落实下去了,会对不合标准的中小企业造成打击,影响国内整个草甘膦行业的构造。”

  但华南某券商分析师则对行标后期的执行情况表示忧虑,并指出主要原因在于未设定具体奖惩罚措施。“中国草甘膦厂家众多、地区分布广泛,对生产“三废”排放标准执行不一,因此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至关重要,我国需要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据悉,在我国50~55万吨/年的草甘膦产能中,除去各大厂30余万吨/年的产能,新增中小型产能(低于1.5万吨/年)亦占据“半壁江山”。据沪上某券商统计,仅在2013年全年,国内新增中小型产能累积增长了约15万吨/年,占同年国内草甘膦总产能的27.28%。(注:以上数据仅供参考)

  因此,分析人士一致观点认为,草甘膦行业标准的制定将对行业未来产生良好影响,并利好相关上市公司发展。

  此外,沪上某券商分析师表示,草甘膦原药行业标准一旦颁布,亦对股票市场形成冲击。他指出,去年5月在草甘膦环保核查刚“唱响”时,曾一度引起生产单位恐慌,并引起中小企业承压减产、停产,草甘膦的供给受到大幅削减,导致其价格强力拉升创下2年内最高点,相关概念股股价亦屡创新高。因此,该行标对行业的冲击亦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