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蒋学龙课题组与安徽师范大学等单位合作,在长尾鼩鼱属分类和系统演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这一研究在喜马拉雅地区发现2个哺乳动物新种以及一个待描记新种。

中国科研人员在喜马拉雅地区发现2个哺乳动物新种

  图为雪山大爪鼩鼱生态照。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供图

  长尾鼩鼱属隶属于哺乳纲鼩形目鼩鼱科,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及其相邻的高黎贡山,是喜马拉雅地区最为常见和最具代表性的鼩鼱科动物。由于长尾鼩鼱属分布区交通不便,采样困难,该属分类体系长期存在争议。已有分类体系认为长尾鼩鼱是一个单型属,仅包含1个物种大爪长尾鼩鼱(S. nigrescens),2个亚种(S. n. nigrescens和S. n. minor)。

  为了厘清长尾鼩鼱属的分类与系统演化过程,研究团队在喜马拉雅-高黎贡山地区开展了深入的调查,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数据对该属的分类和系统演化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尾鼩鼱属共包含5个主要分支,其分化均已达到物种水平。其中两支分别代表着已知的两个亚种:S. n. nigrescens和S. n. minor,由于S. n. minor体型明显偏小,遂将其提升为有效种:小大爪长尾鼩鼱(S. minor)。

  同时,研究人员发现,两个分别采自西藏墨脱海拔2100-2830米地区和林芝海拔2560-4200米地区的标本皆单独聚成一支,且在形态明显区别于其它支系,遂将其描记为新物种:墨脱大爪鼩鼱(Soriculus medogensis)和雪山大爪鼩鼱(Soriculus nivatus)。此外,另有采自墨脱海拔2100米地区的一标本单独聚成一支,其体型大于小大爪长尾鼩鼱但显著小于其它3个物种,也应代表着一个未被描记的新种,但由于标本较少,研究人员将在获得更多标本后再对其进行正式描记。

  研究还显示,长尾鼩鼱属起源于中新世晚期,并在更新世早期发生了快速分化。研究强调,喜马拉雅地区小型兽类多样性可能仍被严重低估,相关调查和研究急需加强。

  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动物学专业期刊Zo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上。


相关文章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大教授万惠霖辞世,享年86岁

据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消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物理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催化成就奖获得者,厦门大学教授万惠霖先生于2024年4月28日......

王志珍:女性不需要照顾,需同等条件下受到平等对待

近日,2024中关村论坛全球科技女性创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以“激发她活力,创造新动能”为主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志珍在论坛发言中表示,近年来,全国......

丘成桐:基础科学发展不是立竿见影,需要一些时间

4月27日,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丘成桐在2024中关村论坛举办期间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基础科学的发展不是立竿见影,一般来讲要5年到10年才看......

《自然》:巧制正丁醛,新型多相催化体系立大功

《中国科学报》4月25日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山西煤化所)获悉,该所研究员曹直团队与中科合成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首次在多相催化剂上实现了丙烯氢甲酰化超高区域选择性制取正丁醛。因正......

科技部等8个部门:持续加强科技伦理宣传教育

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国防科工局关于印发《2024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省、......

哺乳动物“计算时间”机制被发现

候鸟迁徙,蝴蝶振翅,心脏律动,生命的节律演绎着自然界最美妙的生命交响乐。然而,生物体如何能感知一天的时刻变化?相关问题一直悬而未决,等待着科学家们的实验与回答。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科学中心主任程和......

一粒种子的“持久战”

1956年,中国科学院的14名青年背起行囊离开北京,踏上前往陕西的列车。火车开动后,有同行者惊讶地问一位戴眼镜的瘦高个儿青年:“背包里怎么带了这么多草根?”他回答说:“西北可能需要。”这些青年是为了响......

中国天眼已发现超900颗新脉冲星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发现超900颗新脉冲星,其中FAST优先和重大项目之一的银道面脉冲星巡天项目发现了650余颗脉冲星......

我国科学家实现二维金属碲化物材料的批量制备

4月3日,《自然》在线发表了一项关于二维金属碲化物材料的重要进展。来自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和北京大学的科研人员,在二维过渡金属碲化物材料的批量制备方向取得新进展,......

王大中:做科研,是一种爱国方式

2022年8月15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工作组发布公告,将国际永久编号为19235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王大中星”,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大中被授予202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后,获得的又一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