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1-12 14:22 原文链接: 朱邦芬:遏制学术不端,从认真查处重大案例开始

  “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性再怎么估计也不为过,学风是一个国家的根本,这是社会的最后一块儿净土和良知,如果成为败坏社会空气的污染源,那就是亡天下。”11月8日,清华大学物理系和高等研究院教授、中科院院士朱邦芬在“中国科学院学部科技伦理研讨会”上严词指出。

  朱邦芬用两个“史无前例”描述了当前我国科研诚信的现状,一是随着社会整体大环境的急功近利倾向与道德水准滑坡,拥有各种学术头衔带来的利益与学术不端行为低风险之间的反差,导致我国科研不端行为的涉及面之广及严重程度史无前例;二是由于国家科技投入大幅增加、互联网自媒体传播广、速度快等特点,人们对科研诚信的关注史无前例。

  每个国家都有科研诚信问题,而我国尤为严重。朱邦芬指出,这主要表现在,严重学术不端的重大典型案例调查很不彻底、惩处力度小;严重学术不端如黄禹锡之流在韩国刑满释放后在中国仍有市场;虚假同行评审业已危及学术期刊和学术评价的立身之本,然而至今尚未见到国内期刊对此的揭露;许多官员和学术界领袖存在学术诚信问题,国内一流高校炮制了大量真的“假学位”。

  近年来,虽然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始重视学术诚信问题,但学术不端行为频发仍未得到遏制,仅在2018年我国就发生多起“学术大地震”。如何遏制此类事件的频发和蔓延?

  朱邦芬认为,要对严重学术不端行为真正做到“零容忍”,首先要区分学术不端行为和学术不当行为。

  国际上通常将学术问题分为三类:负责任的科研行为、学术不当行为、学术不端行为。学术不端主要是在计划、完成或评审科研项目,或是在报告科研成果时,有伪造、篡改、抄袭与剽窃行为,以及欺诈评审等若干新的变种。而学术不当行为则是介于负责任的科研行为与学术不端行为之间的“灰色地带”,例如:无意的一稿多发、滥用同行评审特权、实施有悖伦理道德实验等。

  “我们国家的很多条例、处理办法等规定中常把学术不诚信的问题都称作学术不端,但我们有必要把学术不当与学术不端行为加以区分,否则打击面太广,有时反而无法严厉打击真正需要惩处的严重学术不端者”,他说,对于严重的学术不端行为,要真正做到“零容忍”,尤其是对有“头衔”的人和影响大的典型案例,而对于学术不当行为,应以教育为主。

  其次,应适当淡化名利与“帽子”之间的关联。“我们现在名与利绑得太紧,一个科研人员拿到了’帽子’,各种好处待遇就接踵而来,有‘帽子’的和没‘帽子’的待遇差别太大,实际上鼓励一些人铤而走险,犯下学术不端错误。”朱邦芬认为,目前各部门各种奖励过多过滥,应合并“同类项”,改进评价体系,不要重复奖励,让学术荣誉与个人物质利益适当分离,让研究人员精力回归到科学研究。

  再者,需要加强处理学术不端事件部门的建设,充实调查处理学术不端的队伍,高校、研究单位和学术期刊都应有专人负责调查处理学术不端行为事件。朱邦芬说:“我们相关的管理部门和单位学术委员会,有各种条例、细则和规范,然而设有专门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机构却很少,落实不到位,很多事件揭露出来后,没有认真调查研究就推给下属单位处理,这样往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不能给出一个恰当的处理意见。”

  最后,他还提到,研究人员,特别是青年学者和学生,要加强科研诚信和学术规范的学习和教育,减少由于不懂学术规范而引起的科研不当行为。

  “千万不要低估学术不端行为的严重危害性!守住社会道德伦理的最后底线。”朱邦芬强调。


相关文章

我国科技期刊超5000种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

中国科协日前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2)》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科技期刊总量已达5071种,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科技期刊体现着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科技强国建设离不开一流科技期刊的......

40年风雨路,中国质谱迎来新征程

——2020-2023杭州质谱学术大会系列报导2023年6月10日,2020-2023中国质谱学术大会在杭州盛大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物理学会质谱分会、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

刘庆生:我们需要务实的学术交流活动

闲暇之余看了几个有关学者给我发来的国内某些专业学术会议信息,发现了一个长期以来带有共性的见怪不怪的现象。会议安排中参杂了一些非学术因素,例如会议主办方往往由于某些需求邀请并不处在学术一线的学者、政府官......

20202023年中国质谱学术大会第五轮通知

    由中国物理学会质谱分会联合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主办的《2020—2023年中国质谱学术大会》将于2023年6月9-......

国家自然基金委通报今年首批八起学术不端案件七起涉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4月11日的通报还涉及一篇中文期刊论文相关的学术不端案件。4月11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通报了2023年查处的不端行为案件第一批次8个案件的处理结果。因涉嫌买卖实验数......

资源“高配”和拔尖人才将如何“化学反应”

聆听院士和知名教授讲座报告,参观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上海化工研究院等机构,进入华东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华理)生物采油实验室科研轮转,负责“航天育种菌种及代谢产物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

关于开展2023年度重要学术会议征集工作的通知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落实科协组织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新地标”建设工作部署,建设学术创新高地,中国科协组织面向科技领域征集高质量学术会议,形成《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以下简称《指南(2......

重磅|学术论文编写标准发布!

近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中国科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大学、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中国科......

当ChatGPT杀入学术出版领域,有人围堵,有人悄悄打开大门

导读最近,智能聊天机器人ChatGPT火到了天际。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内容的上下文进行互动,像人一样来沟通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等任务。......

朱邦芬院士:新基石助力中国基础科学腾飞

去年教师节,施一公教授给我打了个电话,然后传给我一封马化腾先生跟他联名邀请我担任“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监督委员会委员的邀请函。在电话里,一公兴奋地说,他觉得这个项目非常重要,开创了一个新的资助基础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