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13 13:49 原文链接: 概述SK在各类溶栓酶中的地位

  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都很高,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溶栓治疗是治疗血栓疾病的有效手段,因此溶栓药物的研究进展非常迅速,大致有三个阶段:

  (1)第一代溶栓剂:以链激酶、尿激酶为代表,第一代溶栓剂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使血栓性疾病的病死率明显降低,但它们存在着许多的缺点,主要是没有溶栓特异性,过多的降解了纤维蛋白原,导致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

  (2)第二代溶栓剂:以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和单链尿激酶为代表,两者均有一定程度的纤维蛋白特异性,但它们依然存在半衰期短等缺点。

  (3)第三代溶栓剂:为了克服现有溶栓剂的不足,人们想方设法对现有的溶栓药物进行改造。例如用基因突变的方法对现有溶栓剂进行改建;将两种溶栓剂分子的功能区连接起来形成嵌合分子;还有一条新途径就是把纤维蛋白或者血小板的抗体和溶栓药物融合起来使其具有导向性,以加快血栓的溶解速度,争取时间抢救患者。但是这些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口。 [2]

  国内外已正式批准临床使用的主要溶栓药物有:链激酶(Streptokinase,sK)、尿激酶(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重组组织型溶栓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对一甲氧苯甲酰溶栓酶原链激酶激活剂复合物(Anisoylated plasminogen strep-tokinase activator complex,APsAC)和重组链激酶(Recombinant streptokinase,r-SK) [3] 。由此可见,链激酶在血栓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改造,以达到更好的溶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