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2-15 14:38 原文链接: 气候会议进入第二阶段

  气候会议进入第二阶段 各方期待达成实质性共识

  经过一天短暂的休会调整之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4号进入新一阶段的谈判,与会各方将在会谈中涉及更多实质内容。会场上,各方代表团再次展开了激烈的交锋和讨价还价。而在会场之外,民众则翘首企盼,希望会议能达成实实在在的结果。

  哥本哈根大会14号开始了第二阶段,也就是部长级磋商的日程。在会议第一阶段,《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特设工作组和《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分别提出了两份案文,并提交给部长级磋商讨论修改,争取在会议结束时能够取得积极成果。

  14号上午的会议上,77国集团包括非洲集团代表宣布,鉴于会议有关《京都议定书》的谈判进程太慢,而且缺乏广泛性,他们退出了上午的磋商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的代表团团长紧急磋商后对他们表示了支持,并一起去了大会主席的办公室,希望尊重77国集团的意见,尽早开全体会,讨论《京都议定书》有关的问题,大会主席赫泽高也同意召开全会,转入对《京都议定书》的讨论。

  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下午举行了发布会,介绍了第一阶段有关的情况和下一阶段的谈判重点,其中资金问题是大家所关心的,也就是说资金在公约下运作还是由现有的国际金融机构运作。中国认为,希望能够全球建立一个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机制,在公约的框架下,接受公约的指导。发达国家出的资金应该给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要优先给非洲国家、小岛屿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以及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国家使用。中国现在正在,以后也愿意继续通过南南合作、双边合作的形式,给这些最不发达国家、非洲国家、小岛屿国家资金上的支持。

  对于最后会议是否能达成什么成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博埃尔形容说,目前所处的阶段就相当于上山的旅途走到了一半,现在正在排队等着搭车,剩下的旅程将会速度更快、平稳、十分放松。包括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在内的一些代表也都对会议结果表示了谨慎乐观。

  14号当天,联合国减灾事务助理秘书长玛格丽塔·瓦尔斯特伦在哥本哈根说,今年前11个月里共发生245起一定规模的自然灾害,其中超过90%与气候有关,而非洲成为了受气候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那么非洲国家和民众来说是如何看待哥本哈根大会的呢?

  正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引起了非洲各国民众的普遍关注。就拿我所在的肯尼亚来说吧,当地民众认为气候变化已对肯尼亚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造成了严重影响,国际社会是到了提高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的时候了。

  肯尼亚总理奥廷加日前表示,温室气体排放造成气候变暖,大面积森林被砍伐引发酸雨。由于气候变化产生的严重影响,肯尼亚已连续四年爆发大面积旱灾,鲜花、茶叶、咖啡等主要出口作物产量锐减,肯尼亚各动物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大批死亡,国民经济遭受重创。

  肯尼亚气候学专家理查德·奥丁高表示,气候变化对肯尼亚农业、能源、旅游等几乎所有的经济产业都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使得肯尼亚在2030年远景规划预测中所提到的连续25年保持每年10%的经济增长速度难以实现。

  而肯尼亚有识之士则认为,在应对气候变化大面,本国国民需要提高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意识,发达国家也应当承担起应尽的义务,真正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在该领域的合作,这样非洲才会更清洁,地球才会更美好。

  南美地区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越来越严重,这里亚马孙森林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但是由于近年来酸雨越来越频繁地袭击这里,亚马孙雨林正在迅速消失。

  亚马孙雨林因为气候变化减少的例子仅仅是南美近些年来面临的气候变化问题之一。南美国家的主要水源来自安第斯山脉的冰川,受气候变暖的影响,这些冰川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据秘鲁官方的统计,自1970年以来,安第斯山脉的冰川面积已有20%消融,而这将威胁到3千万人口的水源供应。科学家更表示,位于低海拔的冰川可能在10年内消失不见。

  在这种情况下,正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更引起了南美国家的高度关注。智利环境部长乌里亚特女士14号对媒体表示,智利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智利愿意付出一切,与其他国家一道解决气候变化的问题,同时她要求发达国家承担起减少排放温室气体的责任,并资助发展中国家以减少类似气体的排放。

  在本次会议上,要求发达国家承担应有的减排义务,并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共同的呼声。作为全球温室气体最大的排放国,美国的减排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在本次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美国代表的推卸态度再次引起广泛不满。那么美国国内对此又是怎么看呢?

  美国媒体近日也对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进行了连续的追踪报道,但不少报道都是站在美国立场上,为美国作辩解的。14号上午,77国集团宣布退出磋商后,大部分美国媒体都将责任推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头上,认为是发展中国家提出的要求危及会议本身。《华尔街日报》则表示,在京都议定书问题上,目前“谁承担减排义务”和“谁买单”的问题已经进入了“摊牌期”,而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坚持议定书中规定的原则,是因为议定书没有规定发展中国家的减排义务。而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则引用专家的话表示,会议被迫暂停证明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仍有很多矛盾和分歧,目前会议争论的焦点仍然在如何产生《京都议定书》的替代协定问题上,而关键词则是“减排指标”和“资金”。

相关文章

气候变化或加剧城镇化对当地野生动物影响有哪些?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生态与演化》最新发表一篇环境研究论文指出,研究人员基于分布在北美20座城市725个不同地点的相机陷阱的数据分析显示,气候变化或加剧城镇化对当地野生动物的影响。该论......

地表负荷季节性信号空间大地测量研究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金双根带领的卫星导航与遥感研究团队,开展了地表负荷季节性信号的空间大地测量研究,综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

氢泄露对气候的影响超二氧化碳十多倍

由挪威奥斯陆国际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CICERO)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6月7日出版的《通讯地球与环境》杂志上刊发论文称,泄漏的氢气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几乎是二氧化碳(CO2)的12倍。这是迄今对......

杭州质谱大会系列专访——方向研究员

——质谱魔力召唤从兴趣爱好到奋斗终身的理想导读:2020-2023年中国质谱学术大会将于2023年6月9-13日在杭州举办,本次大会是中国质谱界的一次盛会,旨在促进学界团结进步、和谐发展、共赢未来,提......

臭氧条约推迟首个无冰北极夏季

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1987年签署的以保护臭氧层为主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将第一个无冰北极夏季的出现推迟了15年。《蒙特利尔议定书》是第一个由所有联合国成员国批准......

“创新助力双碳绿色赋能发展”第十二届颗粒大会海南举行

2023年4月22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颗粒学会主办,海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颗粒学会能源颗粒材料专业委员会、海南大学承办,由广州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海岸鸿蒙标准物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共......

20202023年中国质谱学术大会第五轮通知

    由中国物理学会质谱分会联合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主办的《2020—2023年中国质谱学术大会》将于2023年6月9-......

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在三亚开幕

4月1日,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开幕,超3000位国内外嘉宾和种业专家参加大会。多位院士专家、企业家作专题报告,发布最新成果,分享最新理念,助力种业高质量发展。主论坛期间,还发布“第三批人......

广东汕尾举办国际康养产业发展大会

2月26日,由广东省民政厅指导,中共汕尾市委、汕尾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汕尾国际康养产业发展大会在汕尾城区举行。400多名康养领域企业家、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

突破危险的界限——气候临界点究竟是什么?

气候临界点是气候变化研究的热门领域,也是全球面临的最大气候风险。关于气候临界点,201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诺德豪斯曾有这样的一个比喻:一叶在水面上漂浮的独木舟开始倾斜进水的时候,尚能保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