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12-01 17:53 原文链接: 气候变化的影响

  据世界气象组织宣布,1998年至2007年是有记载以来最暖和的十年。没有人知道气候变化的影响在多大程度上才能算是“安全”,但我们却清楚知道全球气候变化为人类及生态系统带来的灾难:极端天气、冰川消融、永久冻土层融化、珊瑚礁死亡、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改变、旱涝灾害增加、致命热浪等等。现在,不再是科学家在预言着这些改变,从北极到赤道,人类已开始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挣扎着求生存。

  但这一切只不过是气候变化的影响之序幕,我们正在经历危险的气候变化,升温的车轮越转越快。要阻止这场灾难,我们必须马上行动。

  我们能看得到的气候变化的影响:

  ·地球温度上升导致喜马拉雅等高山的冰川消融、对淡水资源形成长期隐患;

  ·海平面上升,上海、广州等人口密集的沿海地区面临咸潮破坏,甚至淹没之灾;

  ·冻土溶化,日益威胁当地居民生计和道路工程设施;

  ·热浪、干旱、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等越来越频繁,导致当地居民生命财产损失加剧;

  ·粮食减产,千百万人面临饥饿威胁;

  ·每年,全球因气候变化导致腹泻、疟疾、营养不良多发而死亡的人数高达15万,主要发生在非洲及其它发展中国家。2020年,这个数字预期会增加一倍;

  ·珊瑚礁、红树林、极地、高山生态系统、热带雨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威胁,生物多样性受损害。

  无论气候变化的影响规模大小,贫困人群将受害最深。贫穷国家因没有足够的能力解决海平面上升、疾病传播及农作物减产所带来的问题,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比发达国家更为严重。

  持续升温若不加以阻止,数千年后,格陵兰冰盖会全部消失,全球海平面将随之上升7米!

  人类从未面对如此巨大的环境危机,如果我们再不立即采取行动,阻止全球变暖,气候变化的影响将再也无法弥补。

 

  温室气体是元凶

  温室效应剖析图

  地球大气层是由一层层气体组成,气体把热量罩住,维持了地球上的生命。可是,燃烧化石燃料和采伐森林,增强了温室效应,加上原有气体天蓬,导致了更多热量被笼罩。结果,全球气温不断上升,使世界气候失去平衡。

  尽管虽然二氧化碳是人类排放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但我们也同时排放其他可以困住热能的气体。《京都议定书》涵盖了二氧化碳以外的五种气体:甲烷、氧化氮、氢氟化碳、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而且,水蒸气也是温室气体,但人类产生的水蒸气不会进入大气层。

  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能源生产和交通运输中的化石燃料燃烧。土地用途的改变和森林采伐也释放更多二氧化碳到大气中去。而树木等植物作为天然的“碳仓库”,会吸收二氧化碳,但一旦被毁,这些碳便又会释放到大气层中去。一旦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大部分二氧化碳可以停留50-200年,一些更可永久停留。

  什么是化石燃料?

  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统称为化石燃料,因为它们都是数百万年前植物和动物残骸演化而成。所有化石燃料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燃烧时会释放二氧化碳。

  现在,化石燃料占工业世界能源的八成来源。它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所以迟早会耗尽。但是,如果我们想避免危险的气候变化,我们只可燃烧现在已知的石油、煤炭和天然气少于四分之一的库存量,燃烧更多只会释放更多二氧化碳,大大加剧气候变化。

  谁在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最简单的答案就是由于工业国有强大的经济,燃烧化石燃料已经有上百年,他们要对二氧化碳排放的累积性影响负最大责任。不过,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也在不断增长,未来这些国家肩上的责任也会越来越重大。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实现经济发展与排放增长之间脱钩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效对于

  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已经认识到了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危害,并且正以积极的态度应对这一全球性的严问题。中国在“十一五”国家发展规划中设定了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之后,“节能减排” 成为了各级政府绩效评估的重要指标。2007年6月4日,中国发布了第一个《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这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个实质的进步。政府关停小型火力发电站,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等等一系列的举措明确了中国对于气候变化的重视态度。倡导“绿色出行”、推行“节能20%”活动等也已经变成了公众自发的实际行动。

 

  森林破坏

  以美国为基地的Cargill公司燃烧大片热带雨林,准备种植大豆。

  森林破坏也是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来生长,但枯萎、腐烂或燃烧后便会释放出来。植物腐烂也会产生比二氧化碳更厉害的温室气体-甲烷。所以,可吸收二氧化碳的树木同时减少,温室气体便会释放出来(例如森林火灾、或燃烧薪柴)。森林采伐和退化可以说是双重的破坏。过去150年,三成的二氧化碳释放是来自森林采伐,不过相比全球森林所储存的碳,仍是一个小数目。单是加拿大和俄罗斯的温带森林便储存了世界四成的碳存量。

  如今,毁林所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五分之一。泥炭沼泽森林的破坏是印尼二氧化碳高排放量的主要原因。根据近期评估数字显示,印尼已经成为继中国、美国之后的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国。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研究显示,要避免气候变化对全球造成严重危害,就必须大幅削减与能源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全面停止森林破坏。

  气候变化伤害森林

  温差和降雨变化可以伤害森林。由于气候变化,预计将来可能会发生更频密的旱灾和森林火灾。森林火灾本来是森林生态循环的正常现象,因为可以清除茂密的灌木林,而且也是部分生物生命周期的规律条件。可是,种种迹象显示,巴西亚马逊森林正在枯竭,火灾和沙漠化严重威胁森林。

  病虫害也可伤害森林。昆虫是森林生态的重要部分,它可分解废弃物、提供粮食给鸟类和小动物,并清除生病的树木。但是在较暖和较干燥的气候条件下,有害昆虫攻击森林的频率日益增加。一些原本受制于寒冷气候的病虫害,正在大量繁殖扩散。

  减少毁林和可持续林业

  值得注意的是,适当的可持续林业经营并不会引起大气层二氧化碳的增加。保护原始森林、推行可持续林业,这些对减缓气候变化都十分重要。

  要保护世界的原始森林,你可以选择购买由林业管理公会认可的木材,及利用循环再造物料的木材产品。所以你既可以拯救重要生物栖息地,也可有利于气候。

相关文章

气候变化或加剧城镇化对当地野生动物影响有哪些?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生态与演化》最新发表一篇环境研究论文指出,研究人员基于分布在北美20座城市725个不同地点的相机陷阱的数据分析显示,气候变化或加剧城镇化对当地野生动物的影响。该论......

地表负荷季节性信号空间大地测量研究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金双根带领的卫星导航与遥感研究团队,开展了地表负荷季节性信号的空间大地测量研究,综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

【喜讯】2022年ChineseChemicalLetters影响因子9.1!

  2023年6月28日,科睿唯安(ClarivateAnalytics)发布了2022年《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JCR),Chinese&......

刚刚!2023年最新SCI影响因子(JCR2022),正式公布!

6月28日,科睿唯安发布2023年度《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简称JCR)。本年度《引证报告》对WebofScience核心合集收录的所有期刊赋予期刊影响因子,同......

氢泄露对气候的影响超二氧化碳十多倍

由挪威奥斯陆国际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CICERO)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6月7日出版的《通讯地球与环境》杂志上刊发论文称,泄漏的氢气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几乎是二氧化碳(CO2)的12倍。这是迄今对......

氢泄露对气候的影响超二氧化碳十多倍

由挪威奥斯陆国际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CICERO)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6月7日出版的《通讯地球与环境》杂志上刊发论文称,泄漏的氢气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几乎是二氧化碳(CO2)的12倍。这是迄今对......

臭氧条约推迟首个无冰北极夏季

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1987年签署的以保护臭氧层为主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将第一个无冰北极夏季的出现推迟了15年。《蒙特利尔议定书》是第一个由所有联合国成员国批准......

科学家在印度洋热量存储格局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海洋所所长王凡团队联合中科院大气所在印度洋热量存储格局研究中取得新进展,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气候学报》杂志上。  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海洋吸收了全球变暖93......

突破危险的界限——气候临界点究竟是什么?

气候临界点是气候变化研究的热门领域,也是全球面临的最大气候风险。关于气候临界点,201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诺德豪斯曾有这样的一个比喻:一叶在水面上漂浮的独木舟开始倾斜进水的时候,尚能保持平衡......

西北太平洋海洋热浪归因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海洋热浪事件归因为何?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尹宝树团队在该项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地学领域Top期刊《美国气象学会公报》上。 据介绍,&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