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5-11 00:00 原文链接: 沙漠环境高矿化度水灌溉条件下人工防护林稳定性研究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雷加强研究员承担的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项目 “沙漠环境高矿化度水灌溉条件下人工防护林稳定性研究”,于5月7日通过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成果鉴定。

  该成果基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特殊环境背景,以塔里木沙漠公路防护林生态工程为研究对象,集调查、观测、试验、测试等技术手段为一体,系统采集原始数据,并结合回归分析、模型构建等进行数据处理,多角度研究了人工防护林地水盐运移过程与生态防护林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本项目丰富了沙漠地区水盐运移理论,揭示了荒漠植物逆境适应机理,为开发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地下水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该成果创新点:系统阐明了沙漠公路防护林灌溉用水的地下水影响范围与响应过程;揭示了极端干旱环境和高矿化度水灌溉条件下强表聚、快淋溶的风沙土水盐运移过程;系统阐明了水盐胁迫下沙漠公路防护林主要植物逆境适应途径与能力。

相关文章

治沙英雄居然被文盲质疑为骗子,以后谁还去治理沙漠

有关部门应该立即制止孙国友在荒漠种树。”在宁夏灵武荒漠植树治沙20年的孙国友一跪求水引发的争议仍在发酵,不过,相较于此前网络上一片共情,这一次则是更多专业组织公开发声,要求当地制止孙国友在荒漠种树的行......

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何出现“湖泊”

干旱荒芜的茫茫沙海中,出现了一汪汪蓝莹莹的湖水。黄沙与碧水交相辉映,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场面蔚为壮观。前不久,“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出现湖泊”的视频冲上热搜,并引发社会关注。沙漠中为何会出现“湖泊”......

冬季降水多世界“干极”或现花海

地处南半球的智利今年冬季北部多雨,素有世界“干极”之称的阿塔卡马沙漠可能出现鲜花盛开的景象。路透社24日援引智利生物学家罗伯托·孔特雷拉斯的话报道,阿塔卡马沙漠部分地区6月份降水量超过80毫米,这对该......

徐新文:给沙漠佩戴一条翡翠项链

沙漠探险,是件让人兴奋、期待的经历,但如果要在沙漠腹地工作、生活30年,那也许是枯燥,也许是亏欠,但一定是坚守。山东汉子徐新文,自1992年春天开始围绕塔里木沙漠公路的建设和防护开展试验研究工作,今年......

荒漠到绿洲,中国制造穿越生态壁垒

提起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你会想到什么?极大昼夜温差?恶劣生态环境?生存挑战之地?或许正是这碎片印象的拼合,才清晰完整地勾勒出这片沙漠禁区的全貌。近日,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一个科学研究团队迎来了一个探......

第二届塔克拉玛干沙漠论坛举办

6月16日,纪念第2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第二届塔克拉玛干沙漠论坛举办。此次论坛是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UNCCD)和“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新疆......

第二届塔克拉玛干沙漠论坛举办

6月16日,纪念第28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第二届塔克拉玛干沙漠论坛举办。此次论坛是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UNCCD)和“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ANSO)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新疆......

气候变化使中亚更多地区变沙漠

一项气候评估研究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温上升,中亚部分地区的沙漠气候向北蔓延了100公里。这项近日发表于《地球物理研究快报》的研究还发现,过去35年间,包括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

徐新文:为沙漠公路设计“绿丝带”

在多数人眼里,沙漠是荒凉的,但是在徐新文眼里,沙漠里却是灵动的。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有一条长436千米,宽约80米的“绿丝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生地所)研究员徐新文是这条......

中科院研究员曾凡江:大漠廿余载,人沙两相安

沙漠是什么样的,曾凡江不是不知道。他出生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老家就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但当他第一次来到策勒站时,还是被这里的荒凉震慑了。新疆两大沙漠,除了北疆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就是南疆的塔克拉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