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7-31 16:07 原文链接: 湿地岸边氮循环反应的研究进展

  湿地岸边带作为连接内陆水体与陆地生态系统的交界面,不仅是氮循环反应的“热区”,亦是温室气体——氧化亚氮的高释放区。前期大量研究表明湿地岸边带系统能够有效拦截陆源污染和净化水体,但其微观机理仍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祝贵兵研究组通过构建针对各氮循环反应微生物功能基因的高通量测序分析、同位素示踪技术等方法解析不同氮循环反应过程,对湿地岸边带系统各界面开展全面系统研究。目前已取得一系列研究进展,分别发表在土壤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TOP杂志,充分体现了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分述如下:

  (1)构建了针对厌氧氨氧化菌功能基因(hzsB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并应用于青藏高原高海拔梯度厌氧氨氧化细菌的多样性和群落组成研究。结果显示在641米到5033米高度两种土壤类型中存在三种已知厌氧氨氧化菌属(Candidatus Brocadia、Candidatus Jettenia、Candidatus Kuenenia)。其多样性、群落组成和丰度并未显示出显著的海拔效应,而旱地土壤比湿地土壤具有更高的厌氧氨氧化菌多样性。研究成果发表于MicrobiologyOpen。

  (2)旱地土壤氮气产生过程主要发生在20cm以上表层土壤,与厌氧氨氧化、n-damo两种新型氮循环过程相比,反硝化是氮气产生主导过程(85.0-99.0%)。而在亚表层及深层土壤,则由厌氧氨氧化反应主导氮气产生过程(65.4-79.4%)。研究成果发表于环境微生物学期刊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3)分析与厌氧氨氧化菌共存的菌种可知,新型产氮气过程硝酸盐型厌氧甲烷氧化菌n-damo零星分布于全球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最深达63 m),表明旱地土壤不能为damo菌生长代谢提供良好的生境,因此局限了旱地土壤在全球CH4循环中的潜在作用,研究成果发表于土壤学期刊Soil Biology Biochemistry。

  (4)前期已知,好氧氨氧化过程可在多种环境中为厌氧氨氧化反应提供关键底物亚硝酸盐,对其执行菌种AOA和AOB的研究表明,被激活的AOB过程主导氨氧化过程,比细胞速率的提高是AOB速率提高的根本原因,关键执行菌属为Nitrosomonas,研究成果发表于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5)通过测定冬季和夏季湖泊岸边带的氧化亚氮产生速率以及反硝化微生物,来研究氧化亚氮产生的微生物机制。发现氧化亚氮生产者(nirS,nirK)和氧化氮还原者(nosZ clade I和nosZ clade II)在湖泊岸边带的分布具有显著的异质性。nirS和nosZ clade I 型反硝化作用在开阔水体沉积物(持续淹水区)中占优势。而在代表非持续淹水区的样品含有更多的nirK型反硝化菌和nosZ clade II型反硝化菌。最终得出反硝化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影响氧化亚氮产生速率。研究成果发表于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6)为了改善大型湖泊富营养化状况,发挥岸边带在氮素去除过程中的“热区”作用,研究人员调查了氮循环主要过程微生物在岸边带和开阔水体中的分布差异。结果显示在巢湖岸边带,不同氮循环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分布受到不同环境因子的影响。氨氧化古菌(AOA)和厌氧氨氧化细菌的分布呈现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反硝化细菌和DNRA细菌主要受到温度的影响;氨氧化细菌(AOB)丰度受到空间和温度的双重影响,并且在岸边带和开阔水体由不同属主导。研究成果发表于土壤学期刊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7)首次在实际生态工程中,人为构建并强化了110公顷的厌氧氨氧化热区工程。结果表明,嘉兴石臼漾湿地的小沟岸边带系统不仅是厌氧氨氧化的热区,还是各个氮循环过程的热区,同时达到温室气体N2O减排的效果。该研究是前期自然生态系统厌氧氨氧化热区研究成果的成功实例,可为水污染高效低耗的生态治理提供更加有效的技术支持。该成果发表于环境科学与工程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8)基于前期对自然生态系统厌氧氨氧化的研究基础,研究人员成功富集了颗粒化厌氧氨氧化团聚体,首次筛选出兼具高厌氧氨氧化活性、高生物稳定性和低温室气体N2O释放等优点的优势团聚体,同时深入剖析该团聚体的优势成因。通过高通量对N2O的生成和消耗基因的研究表明,不完全反硝化和不充足碳源是厌氧氨氧化团聚体产生N2O的主要原因。该成果发表于水处理领域期刊Water Research。


相关文章

研究揭示中国湿地土壤有机碳库现状与变化特征

近期,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地理景观遥感研究团队对中国湿地土壤有机碳库估算进行了优化创新研究,揭示了中国湿地土壤有机碳库现状特征、历史变化和未来趋势。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全球变化生物学......

保护“地球之肾” 他们开出“中国药方”

《中国沼泽志》(第二版)总结凝练了近年来国内外沼泽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摸清了我国主要沼泽的“家底”,为后续湿地的保护恢复、综合利用等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支撑。置身莫莫格湿地中,举目可见天空碧蓝如洗......

保护“地球之肾” 他们开出“中国药方”

《中国沼泽志》(第二版)总结凝练了近年来国内外沼泽学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摸清了我国主要沼泽的“家底”,为后续湿地的保护恢复、综合利用等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支撑。置身莫莫格湿地中,举目可见天空碧蓝如洗......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一成果入选氮循环十大科学进展

4月1日,第四届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学术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论坛同期发布2021年度氮循环十大科学进展。记者获悉,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创新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氮沉降促进热带森林捕获大气碳”......

全球增温如何影响湿地碳“汇”?中科院发现功能大幅减弱

不同优势植物功能群湿地,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三种温室气体净交换对增温的响应。中科院大气所供图全球增温对湿地的温室气体“汇”(简称碳汇)功能有没有影响?有何影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气......

烟台海岸带所在滨海湿地土壤碳库对气候变化研究获进展

滨海湿地的蓝碳功能和增碳潜力已成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长期解决方案之一,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基于自然的重要解决方案。滨海湿地也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气温升高、降水变异、大气氮沉降等环境变化决定滨......

世界湿地日:我国新增国际重要湿地18处

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我国再新增北京延庆野鸭湖、黑龙江大兴安岭九曲十八湾、江苏淮安白马湖等18处国际重要湿地,总数达82处;面积764.7万公顷,居世界第4位。今年......

世界湿地日|湿地应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恢复为辅

今天是世界湿地日,主题是“湿地恢复”。这一主题强调了优先恢复湿地的迫切需要,并呼吁采取措施恢复和复原退化的湿地。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过分干扰,一些湿地的生态......

流域湿地干旱调节功能研究获重要进展

湿地水文调蓄功能可作为基于自然的水资源与气候变化解决方案中的重要载体,在维护流域水量平衡、减轻洪旱灾害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干旱调节功能是湿地水文调蓄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从流......

王学雷:守护湿地“嗖的三十年”

2004年,蔡述明(右二)及团队在丹江口库区进行生态调查。受访者供图  2020年,王学雷(右)考察洪湖洪涝灾情及湖泊生态状况。受访者供图“下面有请王学雷研究员,他是湿地专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