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21 13:59 原文链接: 目前标定化学对照品系统适用性要求

 1.3 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不同检测波长下的对照品的峰面积百分比,面积百分比应不低于97% 。

  其他方法。 421分离技术 用于确定化学对照品纯度的方法,应建立适当的系统适用性要求并进行验证。 色谱方法是一种基于色谱分离技术的分析方法,对于化学对照品的杂质检测和定量特别有用。液相色谱法(HPLC)是为广泛使用的色谱方法,但也会用到TLC和GC法。有时质量评价也会包括采用色谱方法获得分离的各组分的分析。通常,HPLC和GC法的选择性要优于TLC法。HPLC和GC法的优势还表现在能够便捷地进行定量分析,当然,这2种方法都需要比较复杂的设备。配置了紫外(荧光)检测器的HPLC仪,对用于UV法含量测定的化学对照品的杂质检查,具有特别的价值。化学对照品杂质含量测定中,应选择杂质与主成分响应系数接近的波长作为紫外检测波长。当在检测条件下,杂质与主成分的响应因子有显著差异时,必须采用校正因子进行校正,以便正确地获得杂质含量的估计值。配置了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LC仪对于记录主成分及杂质峰的UV图谱非常有用。配置了MS检测器的LC仪,可对已经获得分离的杂质以及主成分进行结构鉴定,对于没有任何标准物质或者IR图谱可以参考的化学对照品而言,MS检测器特别重要。 同LC法一样,含量测定用GC方法也要测定杂质的响应值。一般地,药品标准中采用的GC方法,对于化学对照品中残留溶剂等挥发性杂质的检测具

  有特别的价值。 TLC法所用的仪器简单且价格较低;此项技术易于操作并且可方便地在微克水平进行试验。该方法可分离立体异构体或者同系物等结构相似的有关物质。进行TLC分析的待测物质中的所有组分,在展开后的薄层板中有相应的斑点,当然,一些组分可能会仍然停留在点样线上,一些组分可能会迁移到溶剂前沿的位置,有的组分会与主成分以相同的速度在薄层板上迁移并且其中某些组分还不能被检出。基于上述原因,通过采用二维色谱技术、多个溶剂系统、多个检测方法,可能会极大地提高TLC法的分析能力和用途。在一定情况下,如果测定的准确度可以被接受,可采用光密度计进行定量分析。 毛细管电泳(CE)是一项正在不断得到应用的通用方法,被认为是对LC法检测杂质的一种补充技术。

  分光光度法:进行纯度测定时偶尔也会采用UV法。因为该方法是基于发色基团的特性,所以该方法可以检测那些使吸收度值偏高的杂质,并根据吸收度的变化,确定杂质的紫外吸收可以被忽略还是具有显著的紫外吸收。

  然而,由于只有少数物质在紫外区具有大吸收,大部分的物质都包含有相近的发色基团,并且紫

  外分光光度法还需要使用外部化学对照品,上述因素都使该方法的应用受到了限制。

  红外分光光度法可用于立体异构体的鉴别和定量分析。NMR是一种强大的光谱鉴别工具,偶尔也可用于物质的纯度测定。

  滴定方法: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手段,用于确认拟定化学对照品的结构和纯度,该方法还有助于对通过其他方法获得的纯度值进行确认。

  旋光度法:许多化学对照品具有光学活性而且有时可通过旋光度法对化学对照品中光学异构体的相对比例进行测定,该方法一般都缺乏专属性并且灵敏度低。

  如果上述技术的定量分析方法已经被良好地建立,并可以获得单个异构体的纯物质,根据测定所选择的溶剂和波长,这些方法可以提供高精密度的测定结果。手性色谱法、NMR和CE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

  水分和有机挥发物的测定:准确测定化学对照品中的水分和挥发性物质的含量是必需的。如果适用于对照品候选原料,也常可通过规定条件下的干燥失重方法,获得水分和挥发性物质总量的数据。有时干燥失重的方法并不适用而且会获得错误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也许可以采用热重分析方法来测定化学对照品中的水分和有机挥发物含量。另外,也可采用卡尔-费休滴定方法对水分进行测定,采用GC方法对挥发性溶剂的含量进行测定。如果当时采用了的其他方法,不能对这些数据进行准确的测定,那么,籍此做出拟定化学




相关文章

巴西研究发现恒星化学成分与其行星间的相关性

巴西圣保罗大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和大气科学研究所(IAG-USP)的科研人员研究了192颗与太阳相似的恒星样本,发现行星的存在与恒星中低锂含量之间存在相关性,这种相关性或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太阳的锂丰度与其......

46位拿到“新基石”连续5年2500万不看项目只看人

2023年10月30日,腾讯公司“10年100亿元资助基础研究”的“新基石研究员项目”第二期名单发布,来自数学与物质科学、生物与医学科学领域的46位科学家上榜,成为第二批“新基石研究员”。2023年第......

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召开重大项目评审会议

2023年10月19日-20日,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在北京组织召开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评审会议。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于吉红院士出席会议并讲话。化学科学部常务副主任杨俊林主......

爱“迟到”的诺贝尔奖让科学家获得认可的道路越来越长

近日,2023诺贝尔奖揭晓。能够获得这项一年一度的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科学奖项,是对获奖者努力的最大认可。但是有研究发现,这种“认可”到得越来越迟了——几乎一半的获奖者从做出有诺贝尔价值的发现到获得该奖项......

Science刊发生医学院张含悦博士等关于铁电化学设计的观点文章

近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南大学十大科学与技术问题”启动培育基金和江苏省生物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的资助下,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张含悦与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熊仁根合作在《科学》......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多重四极杆质谱仪中标候选人

项目名称:化学高分辨多重四极杆质谱仪招标项目编号:0834-2341SH23A267招标范围:化学高分辨多重四极杆质谱仪1套招标机构:上海中招招标有限公司招标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开标时间:2......

科学家首次发现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化学遗迹

6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研究团队率先在银晕恒星中发现了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演化后坍缩形成的对不稳定超新星(pair-insta......

大化所开发金属辅助氮化合成宽光谱捕光催化材料新方法

 近日,我所太阳能研究部太阳能制储氢材料与催化研究组(DNL1621组)章福祥研究员团队开发了一种低功函金属粉末(Mg、Al、Zr等)辅助氮化的合成新方法,实现了在低温、短时间内高效氮化合成......

苏州大学研究成果在《Nature》发表

目前,能源短缺危机以及碳排放问题正让世界各国重新审视核电发展的重要性。然而,作为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如何安全高效处理处置核燃料循环所产生的强放射性核废料,仍是尚未解决的世界性难题。近日,苏州大学放射......

少而精!Nature:两个人破解170年化学难题

文|《中国科学报》记者李思辉见习记者孟凌霄近日,武汉大学一名刚入职一年的年轻教授,在《自然》发文破解了一个困扰科学家170多年的化学难题。他就是陈才友,是该论文通讯作者之外的唯一作者。落“樱”缤纷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