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11 09:44 原文链接: 研究揭示棉铃虫感受植物苦味物质香豆素味觉受体

植物次生物质是植物体内经过复杂的分支代谢途径的产物,一般没有营养价值,但构成不同植物特有的味道,在植物防御中起关键作用。植食性昆虫对植物的喜好程度往往取决于次生物质的种类和含量。我国重要农业害虫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虽然危害很多农作物,但对不同作物的喜好程度不同,危害程度也不同,其中“苦味”的次生物质的存在是决定幼虫是否偏好取食的关键因素。

2022年10月8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王琛柱研究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PLoS Genetics杂志上发表题为“Functional analysis of a bitter gustatory receptor highly expressed in the larval maxillary galea of Helicoverpa armigera”的研究论文,揭示了棉铃虫味觉受体HarmGr180是苦味物质香豆素(coumarin)的受体,还参与幼虫对黑芥子苷(sinigrin)和马钱子碱(strychnine)的感受。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陈燕和王沛超是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研究生,指导老师是王琛柱研究员。陈燕的博士论文课题主要研究棉铃虫苦味受体的功能,王沛超的博士课题则主攻基因编辑技术在昆虫味觉方面的利用。该实验室的博士生张帅帅和李国成、博士后杨军、高级工程师黄玲巧等参与了本项研究。

该团队前期的转录组分析发现,在棉铃虫幼虫的口器上表达多种味觉受体(gustatory receptor, Gr),其中HarmGr180的表达量最高,于是该团队优先把注意力放在这个受体上。当把该受体基因在爪蟾卵母细胞表达后,用双电极电压钳记录发现,表达HarmGr180的细胞特异地对香豆素有电生理反应(图1)。接着,核实了幼虫口器上的味觉感器是否有对香豆素反应的感器。利用顶端记录发现,在幼虫口器的下颚外颚叶上,一对中栓锥感器对香豆素有电生理反应,并且香豆素可以抑制另一对侧栓椎感器对蔗糖的反应。

为了深入揭示HarmGr180的在体功能,研究团队利用CRISPR/Cas9系统成功地构建并获得了棉铃虫的HarmGr180纯合突变体(HarmGr180-/-)。研究发现,该突变体幼虫中栓锥感器失去了对香豆素的反应,同时降低了对黑芥子苷和马钱子碱的反应,但不影响香豆素对侧栓椎感器的抑制作用(图2)。进一步的行为学实验表明,尽管香豆素、黑芥子苷和马钱子碱对突变体幼虫仍有一定的取食遏制作用,但取食遏制指数显著降低。

由此,研究人员从分子生物学、组学、电生理学、行为等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了棉铃虫苦味受体HarmGr180的功能,这对于增进对植食性昆虫味觉感受分子基础的了解、研发害虫拒食剂具有重要意义。棉铃虫苦味受体估计有180个,其中绝大多数的功能尚未知。该研究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打下了基础,并为其它植食性昆虫味觉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论文链接:https://journals.plos.org/plosgenetics/article?id=10.1371/journal.pgen.1010455

Chen Y, Wang P-C, Zhang S-S, Yang J, Li G-C, Huang L-Q & Wang C-Z (2022) Functional analysis of a bitter gustatory receptor highly expressed in the larval maxillary galea of Helicoverpa armigera. PLoS Genetics 18: e1010455. doi:10.1371/journal.pgen.1010455.

图1 表达HarmGr180的爪蟾卵母细胞对香豆素具有浓度依赖的电生理反应

图2 棉铃虫野生型(WT)与HarmGr180纯合突变体(Gr180-/-)幼虫下颚的中栓锥感器对香豆素、黑芥子苷和马钱子碱的电生理反应


相关文章

全球科学家携手重建被子植物“生命之树”

被子植物,即有花植物,占据陆地植物种类的90%,其起源和早期快速演化问题被达尔文称为“恼人之谜”,也成为植物学、进化生物学和古生物学家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最近30多年来,科学家们尝试利用DNA序列重建......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新绘制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植物学家利用9500多个物种的基因组数据,绘制了开花植物之间的进化关系图。新绘制的生命之树将帮助科学家拼凑出开花植物的起源,并为未来的植物保护工作提供信息。相关研究已发表于《自然》。大约1.5亿年前,......

植物群落垂直结构复杂地理格局及驱动机制获揭示

日,东北林业大学教授何念鹏和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全球变化与陆地碳循环”团队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在青藏高原开展了大规模的野外调研并揭示了植物群落垂直结构复杂性的......

新研究揭示苦味之谜

TAS2R14-Ggust-scFv16的代表性冷冻电镜图(左)和模型(右),根据每个亚基TAS2R14进行着色;绿色,Gαi1;紫色,Gαgust;粉红色,Gβ1;天蓝色,Gγ2;黄色,scFv16......

研究人员开发出用杨树生物质制造止痛药的新方法

美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效益高、环境可持续的制药方法,即用植物代替石油生产一种流行的止痛药及其他有价值的产品。这一发现建立在一种先前获得专利的生产扑热息痛(泰诺的活性成分)的方法基础上,有望为世界上使用最......

味觉异常可能增加脑卒中的患病风险?

·“此次结果有望指导临床医生在例行健康检查中,加入对味觉功能的评估,对于表现出味觉异常的患者,医生可以更密切地监测其他脑卒中风险因素,并采取个性化的预防和干预措施。”脑卒中,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由脑部......

JIPB中国农大张小兰课题组在黄瓜叶片大小单株产量调控机制上取得新进展

在自然界中,植物叶片的形态、大小和颜色多种多样,是构成缤纷多彩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植物分类的可靠特征。叶片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片的大小和形态与农作物的最终产量密切相......

【植物科学研究】赛默飞一站式学科热点解决方案

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推动高校、职业院校更新置换先进教学及科研技术仪器,提升教学与科研水平您是否还在为填报仪器升级计划而犯难?来了!来了!赛默飞带着一站式学科热点升......

萤火牵牛花来了,发光植物首次进入美国市场

现在,美国的消费者可以预订一种持续发光的基因工程植物了。美国48个州的居民只需花29美元就可以得到一株能持续发出淡淡绿色光芒的矮牵牛。美国生物技术公司LightBio将于4月份开始运送一批5万株“萤火......

全球首次|新研究揭示外来植物的多维入侵机制

2月13日,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和浙江天童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研究员郭文永团队,首次在全球尺度上阐明了多因子间复杂的交互关系及其对外来植物入侵的复合驱动机制,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