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04 15:13 原文链接: 研究生为何成为弱势群体了?

   近日又传出某校研究生发生了本不该发生的悲剧,实在令人痛惜惋惜。近几年,类似这样的事件时有发生,这暴露出不少当下教育中,存在着许多尖锐的问题,不知道还有多少类似不为人知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正在发生着、或即将发生着。昔日天子骄子,人之向往,即将走向社会、风华正茂的研究生,本应是国家各行各业的栋梁,却一下子似乎成为弱势群体了!为何会有这样的结果,值得分析与探讨。

   近十几年,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数目剧增。随之而来,研究生队伍也随之扩大。今年报道本科毕业生就有820万人之多。显然,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这就直接导致社会就业压力骤增,同学之间的竞争增加。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选择了继续读研,一是为了缓解一下职业选择的困难,另外继续深造一下,毕业之后预期可以在更高的层次上找到更好的出路。连续多年就业形势紧迫,找到一个满意的、好的工作实在是一件并不太容易的事,继续读研是一个不坏的选择。为了能够继续从事研究,就要到一个好的大学,觅得一个好的导师,也就是获得一个好的读研机会和名额,就要花费精力去竞争,其精神压力之大显而易见。

   虽然中国有许多好大学,但去好大学谈何容易,而现实情况是,僧多粥少这个事实。这就让学生成为了乙方,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被选择被动的一方。学生一旦得到读研的机会,自然会珍惜,自然就要老老实实的学习工作。

   从学校导师这方面看,从某种意义上说,如今的导师权利不是一般的大。导师对学生来说,既是人生学业师长,又是衣食父母工资的提供者,更主要的是,学生能否毕业、能否继续找到一个好的出路,学生的前途命运,学生的‘生杀’大权,都掌握在导师手中,导师就是个‘大权’在握的人。在学生心中,导师的地位、导师的意义、导师的分量,不同凡响,也决不可小觑。而且,我们大部分的学生,从小就是乖孩子,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孩子,对老师的话更是言听计从,很少有敢于为自己辩解正名。

   再从学生的角度看,许多学生都懂得珍惜的道理,更明白导师的分量。为了不冤枉这两年三年时间,为了学到方法和技术,为了获得一纸文凭,在许多事情等方面,对待导师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等,即使有意见,有想法,也不敢反驳和争辩,对待导师许多无理的、不近人意的‘要求’,只得忍气吞声,忍辱负重。

   我们的学生之所以很苦,像‘绵羊’一样的温顺,还因为,他们都知道,他们都懂得自身的处境,明白他们自身的家庭,更深知他们的家庭对他们的期望。如今每个孩子,不都是每一个家庭、甚至包括祖辈,二十几年心心血血和金钱堆成、铸就的金娃娃!许多学生,从小就在家人的相陪伴之下,从小就在父母的身边,一直在校学习,并没有经历过多少事情。如果再面对一些无理的老师,我们许多学生就不知道如何处理问题乃至交流,甚至不懂得、不知道寻求帮助,导致遗憾的人生结局。

   我们阳光的大学生研究生,未来的创业者领导者,莫非真的就要变成弱势群体了?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解决这类问题,还需要从管理和心理等几个方面来重视和对待。

   学校应该建立三方对话交流机制。即学校研究生处组织、导师和学生三方。我一直感觉,之所以发生类似不该发生的事件,是因为在研究生和导师之间存在着一个空隙,如果没有了这个空隙,许多问题就可以很好的解决了。根据我们国家的特点,应该进一步发挥研究生处的作用来填补这个空隙。研究生处要充分发挥作用,就是要在学生和老师之间建立顺畅的交流和沟通渠道,让学生和导师都有个依托,都有个能够说心里话的地方。通过对师生间的科研、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了解,开展适当的交流和探讨工作,以期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比如,导师项目进展、学生学业、乃至就业情况等。尤其是应该在学生的心理等方面适当开展工作。即使在研究生这个阶段,也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引导和咨询。当学生有困难、有问题时,让学生心理有个依靠,可以找到组织,寻求帮助,而不是无处可诉求,让学生无能为力。一旦学生有困难、有问题,研究生组织就要及时出面,帮助学生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如师生之间的纠纷等,以减小或避免悲剧事件的发生。如果学生真的和导师相处不到一起,那么组织就可以帮助协调换导师好了,好聚好散。人生一场,本来都不容易。学生在校发生不幸事件,对家庭是惨痛的,对学校的声誉也是有影响的。因此,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是值得的。

   其实,不仅学生需要教育和心理疏导,一些导师老师也需要教育和心理疏导等问题。

   作为导师,所处上层建筑,在学生的心里,那就是至高无上的天!号令一出,谁敢不从!因此,导师更要洁身自好、为人师表。学生岂是奴仆和驱使?若对待学生,视如己出,幼吾幼所幼,哪里还会发生把学生逼上高楼的事件!导师不应当简单的只是学生学业的引路者,还应该是学生精神的导师和引领者,师生应该是很好的合作者,既然已处同一屋檐下,既然已是入门弟子。

   学生也要为导师着想,在学校,在试验室,就要全心全意,不遗余力地工作,为老师分担忧愁。同时,学生学会为人处事和自我管控的能力,学会释放心理压力等。虽然一纸文凭很重要,但更要懂得,还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的。如果你选择了一条那样的路,那就是你的狭隘和无知。你真的辜负了多少人对你的期望。做个学生,也要学会阿Q精神,别人嘲笑你就嘲笑,你还要自嘲一下这又如何。即使谁谁把你骂了一通,又能怎么样!你不还是那个伟岸的男儿,婀娜的女儿。即使你真的被逼上高楼,我想这下到好了,你可以走出那个狭小的试验室,你到有机会有时间可以好好看看风景了!狭小的试验室肯定不是你长久眷恋之地。看那天有多高,地有多广,地平线在一直向前延伸。如果是夜空,你可以仰望群星灿烂。这世界有多辽阔!这世界有多美好!还有多少路在前方等待你去走!即使没有那张文凭,你还少了什么?比尔盖茨、乔布斯,是为那一张纸活着吗?退一步,依旧海阔天空。即使真的是弱势群体了,也不要真的就成为‘弱视’群体,做出那些不应该的自卑而又自践的行为。我们要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劲头啊。

   人生的路有多条。有人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一则小寓言,或许能解心头疑惑。一人前行,前有拦路虎,后有猛狮追。向前被虎吃,退后遭狮咬。怎么办,向右闪去,这部就又多了一条路。世界上不只有两条路,不只是向前与退后;世界上也不只有两种颜色,非黑即白,还有七彩的天空。

   人生就是一场勇敢者的游戏,我们就要不断敢于拓开戏路。每一个年轻的面孔和矫健的身躯,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立于困境,方知本心。你是拥有一颗勇敢的心,还是一颗柔弱的心?你是有一颗理智的心,还是一颗狂躁的心?当面临困境时,你的心便动了。境随心动,还是心随境动?你能成为你的主宰吗?这个时候,只有你安静下来,你才会逐渐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还需要自己不断修为,不断悟道,不断培养一颗强大的心,能够忍受、能够坚强,能够面对打击,能够面对困境,不屈不挠,能够想出办法,解决问题,这才是我们应该学到的和做到的。

   眼界再开阔一点,心胸再敞亮一点,你眼里的世界就将不同。纵上高楼,望九州,男儿何处显身手!

   昨天晚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很受鼓舞和激励:“今天的时代最缺少这样的年轻人,在黯淡的前景下,依然勇敢地面对内心和世界。”与大家共勉。

相关文章

国内首个研究生商业性助学贷款产品落地

记者今天从中国银行了解到,由中国银行推出的研究生商业性助学贷款日前已在江苏、上海和北京三地落地,这是国内第一款研究生商业性助学贷款产品。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四部门关于调整完善助学......

山东大学拟对五名研究生予以退学处理

根据教育部及山东大学学籍管理规定中有关退学处理意见,依《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41号令)第三章第三十条和《山东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修订)》第四十三条,经导师同意、学院党......

研究生培养,核心问题并非学制长短

新学年开始在即,许多高校2024年的研究生招生简章(或招生考试调整的通知)开始陆续发布。有媒体发现,不少高校延长了研究生学制,诸如“博士研究生四年,硕士研究生三年”,已成当下高校研究生学制主流。稍微梳......

企业课题,如何让研究生参与进去

近年来,高等教育与科研的关系正变得越发密切,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论述。然而,蓬勃发展的科技创新活动如何为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赋能,实现三者之间的互联、闭环乃至......

研究生嫖娼被开除起诉复旦,二审宣判;3所大学停办

研究生嫖娼被开除起诉复旦,二审宣判复旦大学一研究生嫖娼被开除起诉学校一案近日迎来二审判决结果,据东方网·纵相视频报道,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决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021年9月,复旦大学3名研究生(......

博士生第一大挑战,很多人困在这里

在研究生阶段,学校并不会教你如何管理你的时间,更多的是需要你自己摸索。但学校不教的,恰恰最重要。在读博的诸多挑战中,时间管理往往占据首位。根据Nature杂志对全球3200多名研究生的调查,有一半的人......

中北大学进入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贡献力排行榜前50

日前,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发布了《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十年发展报告》,公布了研究生培养单位贡献力TOP100排行榜,中北大学位列全国第47名,成绩位居山西省第一。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是......

2022年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推荐成果公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219.shtm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的通知》(教师函〔2022〕9......

当老师不再“老”,研究生该如何指导

近年来,我国高端人才日趋年轻化,时常有“90后博导”之类的新闻引发热议。这些人才虽然年轻,但已然有了“导师”身份。与此同时,这些年轻导师与学生似乎也越来越近,他们有着同一时代的喜好,穿着、聊天也没有太......

三部门部署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组考防疫工作

当前,2023年研考组织工作正在平稳有序推进。近日,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二十条”和“新十条”要求,就高效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考试组织工作进行专项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