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6-18 17:40 原文链接: 神奇细菌可在室温下将甲烷转换为甲醇

  甲烷氧化菌能够从环境中清除甲烷,并将其转化为可用燃料,这种细菌究竟是如何自然地进行这样的复杂的反应是一个未解谜团。日前,美国西北大学一支跨学科研究小组发现,负责甲烷—甲醇转换的酶物质在一个包含仅1个铜离子的位置发生催化反应。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上。

  这项最新发现将引导科学家设计新型人造催化剂,它能将甲烷转化为易于使用的甲醇,其机理与甲烷氧化菌相同。研究报告合著作者、西北大学温伯格艺术科学学院温伯格家族特聘生命科学教授Amy C. Rosenzweig说:“几十年以来,负责催化作用的金属离子的性质和结构很难确定,目前我们的研究为进一步理解细菌如何将甲烷转化为甲醇实现了一次重大飞跃。”

  该研究报告另一位合著作者、西北大学温伯格艺术科学学院化学教授Brian M. Hoffman说:“通过识别涉及该复杂反应的关键铜离子类型,将为我们确定大自然如何进行最具挑战性的复杂反应奠定基础。”

  研究人员称,通过氧化甲烷并将其转换为甲醇,甲烷氧化菌的作用令人惊奇,它不仅从环境中消除有害的甲烷温室气体,而且还将其转换成为一种易于使用、可持续性汽车燃料。

  当前甲烷—甲醇反应工业催化过程需要巨大压力和极高温度,温度需要达到1300摄氏度以上。相比之下,甲烷氧化菌在室温条件下就可以“免费反应”。

  研究报告第一作者、西北大学研究生Matthew O. Ross说:“虽然铜离子所在位置能够催化人造材料中甲烷—甲醇转化进程,但是在自然环境中铜离子位置的甲烷—甲醇催化过程是前所未有的。如果我们能够全面理解在室温条件下如何实现甲烷—甲醇转化,就能进一步优化改良当前的催化剂。”

相关文章

大连化物所实现室温下电催化甲烷和氧气转化制甲酸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与环境小分子催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邓德会以及副研究员崔晓菊和于良等,在甲烷室温电催化转化的研究中取得进展。该研究实现了由高压-电芬顿驱动的甲烷与......

Cell:某些遗传性眼病中的视力丧失可能是由于肠道细菌进入眼睛引起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中山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南华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在小鼠中发现,某些遗传性眼病中的视力丧失可能是由肠道细菌引起的,而且可能可以通过抗菌剂治疗......

甲烷嗅探卫星监测全球“漏点”

谈及气候变化,二氧化碳通常是焦点,但未来几十年,削减甲烷排放可能对控制全球变暖产生更大的影响。据《自然》报道,在一颗即将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射的卫星的帮助下,政府部门和企业终于有了一个工具,能帮助它们......

核糖体结合“预组织”的抗生素克服了超级细菌

哈佛大学和其他地方的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合成抗生素,可以非常有效地对抗困扰许多现代抗生素的抗菌素耐药机制。一篇新的《科学》论文提供了该抗生素的设计、合成和评估的详细信息,题为“一种预先组织用于核糖体结合......

微型“龙卷风”为何能导致作物传染病扩散?

病原体和细菌不仅会使人类和动物生病,也会对植物造成严重破坏,每年造成全球农作物减产超过20%。近日,美国康奈尔大学科研团队在《科学进展》发表成果,通过使用高速摄像机拍摄真菌孢子的散播过程,揭示了健康植......

突破|新抗生素显著增强抑制耐药菌功效

细菌的抗生素耐药性正在使许多现代药物失效,甚至可能引起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现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开发的一种新抗生素克服了抗生素耐药性机制。据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报道,合成化合物克雷霉素(cresom......

上海高研院在微生物强化餐厨垃圾产甲烷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史吉平、刘莉团队,在微生物协同强化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甲烷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SynergisticbioaugmentationwithClostridiu......

事关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2项国家标准首次发布

标准发布为规范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生态环境部近日批准发布了《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便携式催化氧化-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法》(HJ1331-2023)和《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

微生物协同强化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甲烷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史吉平、刘莉团队,在微生物协同强化餐厨垃圾厌氧发酵产甲烷方面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SynergisticbioaugmentationwithClostridiu......

金纳米颗粒有望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赖仞团队研究获得了直径约3纳米的多肽修饰的金纳米颗粒(Au_CR),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特异的抑菌作用,主要通过作用于细菌的细胞膜杀死细菌。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