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22 09:36 原文链接: “科学大脑”背后的信息枢纽

2021年12月,《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总体方案》获批,标志着国家首个区域综合性科学中心由此落户成渝,其中四川区域选址天府新区兴隆湖,重庆区域选址金凤片区。

2023年5月初,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正式揭牌,其定位为西部(成都)科学城创新策源地、国家实验室和天府实验室承载地、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内核支撑,将聚焦先进核能、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要领域,瞄准战略高技术开发,打造原始创新集群和研究基地集中承载地。

“科学大脑”在此驻扎,对内对外如何传输、获取以及共享海量科技信息或数据?中国科技云成渝枢纽将承担起这一重大职能。

2022年底,由中国科技云总中心指导,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以下简称成都文献中心)牵头,联合中科院成都分院院属单位共同建设的中国科技云成渝枢纽(以下简称“成渝枢纽”)从华西坝整体迁移至成都科学城。这次搬迁,不仅是空间距离的变化,更是一次软硬件的升级。

未来,成渝枢纽将辐射成渝双城经济圈各类大科学装置与科研机构,力争成为成渝地区重要科研机构、大科学装置、科学数据中心、超算中心、重大科研项目等不可或缺的高带宽高可靠科研专网。

牵起一根数据专线 交流合作的通道逐渐畅通

网络是路,数据是车。以前,“车马”很慢。

八十年代,四川在地的科研院所和高校与国外科研机构的联系,大多通过纸质信函。一来一往,起码得半月以上。而在国外,“email”已开始“走红”。

成都文献中心原副主任许志强86年出国交流,一年间,感受了网络发展的便利,意识到通过网络同国外交流科研信息的重要性。回国后,他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优化中心的通讯条件,改善网络环境。

“当时我们去电信局申请了一条专线,连接到科学院的计算中心,通过他们建立起了对外的e-mail联系。”许志强回忆,因此对国外通信效率大大提升,一封电子邮件两三天内就完成来回。这条线,不仅便利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也帮助四川不少高校的科研人员建立起对外学术交流的快速通道。

不仅如此,成都文献中心,也成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西南地区最早实现联机检索国际文献数据库的机构。八十年代中期,馆内还建立起了3+COM局域网,开发软件推动了计算机图书编目和馆藏图书计算机检索,被认为是国内最早真正提供读者免费自行检索的图书馆之一......

这是成都文献中心提供网络服务的起点。

1989年,中国科学院主持实施了国家计委立项的“中关村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NCFC)——中国科技网(CSTNET)前身的建设。1994年,NCFC率先与美国NSFNET直接互联,实现了中国与Internet全功能网络连接,标志着我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络CSTNET的诞生。而后几年中,中国科技网不断扩充发展,各个分院陆续搭建起地区分中心。经各方协调,1998年,院里将中国科技网成都分中心建设运营的任务交予了成都文献中心。

“通过IP/X.25数据专线,我们统一连接到院网络中心,建立起满足院内研究所邮件传输、科研交流和文献检索这三项服务的网络,但费用昂贵。”成都文献中心现四级职员、原信息技术部主任刘丹军介绍,在1999年,成都文献中心又建立起了国际卫星专线,大大提升了网络性能。

在互联网发展初期,成都文献中心针对图书文献领域,基于业务范围尝试推出了一些应用,包括申请创建电子公告板。“很多做法和服务超前,不逊于当时的一些互联网服务企业,只是我们工作偏科学应用方面,服务对象比较单纯。”刘丹军表示。

对外交流方式从一个英文单词需三块钱、必须绞尽脑汁省着打的电报,再到只能发送文字和简单图片的电邮,再到上百兆速度无限畅游的网络,整个国家互联网蓬勃发展,运营商提供的光纤接入服务愈发成熟。

“发送视频在以前都是无法想象的。”刘丹军说,网络改变了很多,助推着中国科技网成都分中心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在新的历史时期分中心也迎来了新的任务。

构建起云生态系统 实现超高速科研专网互联

2017年,中国科技网成都分中心更名为中国科技云成都区域中心,并于去年底,从华西坝整体迁移至成都科学城,正式升级成为成都科学城的中国科技云成渝枢纽,致力于构建成都科学城中国科技云生态体系。

“它将面向更多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科研人员,以及政府部门等,连接更多的科研要素。”成都文献中心知识系统部副主任姜恩波介绍,作为重要的信息传输和中转的枢纽,目前成渝枢纽已经服务于二十余家重要科研机构,同时正在与四川联通、国家超算(成都)中心、中科曙光等合作筹建环成都科学城的高速科研专网。

与之前相比,其服务对象将由原来中科院系统研究院所逐步拓展到天府新区乃至成渝地区的大科学装置、重点实验室、超算中心、野外台站和其他科学数据中心等;服务内容将由原来的单一科技网接入升级为提供高速科研专网、权威科技文献数据资源以及超级算力接入等综合性服务。

建成后,成渝枢纽的基础设施条件也将大幅度提升:机房物理空间从华西坝园区约200平米扩展至新园区近800平方米,可容纳机柜数量超200个;通过合作伙伴可提供10万CPU核、300PB存储容量、20PFlops高性能计算能力,实现与各重大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之间超高速网络互联。

同时,成渝枢纽已经汇聚了国内外170多个科技数据库,5.5亿篇科技论文,1.7亿件专利等多种类型的科技资源,后续还会持续提升科技文献资源服务的质量。

未来,成渝枢纽将辐射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成渝地区重要的新型科研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科学大脑”成都驻扎,“科学触角”西部延伸,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

相关文章

衣宝廉:做科研就像爬楼梯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要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不仅储能方式廉价,同时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再分配,解决可......

青海省科技厅新认定科研科普基地6家

近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开展2023年省级科研科普基地认定工作。经会议评审、实地考察、信用核查、厅务会审议和公示等程序,最终认定青海省科技创新数智科研科普基地、青海省药用植物科研科普基地、青海省西宁湟水......

科研人员如何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才合规?科技部发布《负责任研究行为规范指引(2023)》

近日,科技部监督司发布《负责任研究行为规范指引(2023)》。《指引》共11个部分,覆盖了科研活动的主要方面和重点环节,针对科研人员、科研单位、科研资助机构、科技类社团、学术期刊等不同主体,提出了开展......

华厦眼科成功创建“特级人才创新实验室”

近日,根据《泉州市院士工作站暨特级人才创新实验室建设管理规定》(泉委人才[2023]4号)要求,经泉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研究,同意认定泉州华厦眼科(301267)医院特级人才创新实验室,管理......

法国将大规模改革科研体系

法国政府12月7日宣布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彻底变革该国的研究机构。总统马克龙声称,这些措施会减少官僚主义,并将科学置于“政治决策的核心”。据《自然》报道,这是法国研究体系近20年来最大的一次改革。其中包括......

大湾区大学(筹)无机类设备等科研设备采购项目,这家公司2174万中标!

大湾区大学(筹)无机类设备等科研设备采购项目,广东省中科进出口有限公司2174.87万元中标,详细信息如下:采购项目名称大湾区大学(筹)无机类设备等科研设备采购项目采购计划编号441901-2023-......

科研人员必看!Nature发出最新警告:AI人工智能对科学探索存在隐藏的危机

    导读:12月5日Nature发表的新闻评论,关于使用AI的许多论文的有效性或可靠性存在许多潜在问题,但目前尚不清楚基于AI的科学文献中的错误或不可靠的发......

这个科研成果全球第11的国家,不再“唯论文”

根据西班牙国家评估和认证机构(ANECA)的新提议,该国备受诟病的科学家评价体系将彻底改革。在旧体系中,学术职业发展的唯一评价标准是发表论文。据《科学》报道,上月宣布的这一改革举措提出,将首次评估西班......

第一批科研仪器设备采购项目,2275万元成交!

ZYCGR22011901公共技术服务中心第一批科研仪器设备采购项目,总金额2275.87万元成交。详细信息如下:一、项目编号:OITC-G230291679(招标文件编号:OITC-G2302916......

院士汤钊猷:搞科研不能只为SCI

“今天要讲我的一生做成的两件半事,其实这些都是我和团队一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肝癌的早诊早治,大幅度提高疗效;第二件事,就是不能切除的肝癌,过去一般没有活过5年,通过综合治疗,缩小后切除;另外半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