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9-08 09:22 原文链接: 英国培育出可抑制蓝藻毒性的无害细菌

  英国研究人员9月7日说,他们培养出一些新型细菌,可以有效分解蓝藻释放到水中的毒素,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有害影响。

  英国罗伯特戈登大学研究人员在当天举行的英国“普通生物学学会”会议上报告了这一成果。他们利用节杆菌、短杆菌和红球菌等种类的细菌,培育出了约10种新型细菌,可有效分解蓝藻释放的微囊藻毒素。研究人员在含蓝藻的水中试验了其中6种细菌,结果显示它们都能有效降低水中的微囊藻毒素含量。

  据介绍,蓝藻在淡水和海水中都可以存活,在全球江河湖海中广泛存在。它会向水中释放微囊藻毒素,这种物质会损害人和动物的肝脏,如果长期饮用这种水,有可能导致肝衰竭或肝癌。另外,蓝藻大规模繁殖会造成水中毒素含量过高,进而导致大量鱼虾死亡。

  研究人员说,常规的净水措施,如沉淀、过滤和氯化消毒等,都无法去除水中的微囊藻毒素,而一些高级净水措施的成本又偏高,不利于广泛使用。本次研究培养出的新型细菌提供了一种便宜可靠的解决方案,并且它们不会对环境造成有害影响。

 

  更多阅读

  EurekAlert!相关报道(英文)

相关文章

微囊藻毒素长期暴露,引起小鼠脑区特异性脂质代谢变化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以及气候变暖,全球湖泊蓝藻水华日益频发。蓝藻衍生污染物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慢性暴露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MCs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能够影响哺乳动物大脑......

微囊藻毒素长期暴露引起小鼠脑区特异性的脂质代谢变化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日益严重以及气候变暖,全球湖泊蓝藻水华日益频发。蓝藻衍生污染物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s,MCs)慢性暴露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MCs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能够影响哺乳动物大脑......

《Nature》:科学家捕获了蓝藻光合作用的“触角”

研究人员帮助揭示了迄今为止最详细的重要生物“触角”的图像。大自然已经进化出通过光合作用来利用太阳的能量的结构,但这些阳光接收器不属于植物。它们存在于被称为蓝藻的微生物中,蓝藻是地球上第一个能够吸收阳光......

扬大研发蓝藻微能耗加压控藻船在太湖下水

每年7-8月份是无锡太湖蓝藻易发季节。记者从扬州大学获悉,由该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丛海兵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智能蓝藻微能耗加压控藻船近日在无锡太湖下水,试运行取得圆满成功,其对湖面蓝藻控藻率可达到80%......

学者鉴定出十株噬藻体,为巢湖蓝藻水华找到天敌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该校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周丛照教授课题组,从巢湖成功分离五株侵染伪鱼腥藻Chao1806的噬藻体Pam1~Pam5,揭示了Pam1~Pam5的进化多样性及它们在巢湖自然水体中......

治理蓝藻水华无需研究基础科学问题?大误!

“目前存在一种认识上的误区,认为蓝藻水华只是水体污染的结果,治理水华做好截污治污、消除污染,蓝藻水华也就消失了,无需研究蓝藻水华的基础科学问题。这种看法反映了对蓝藻水华问题认识上的不深入,是过于简单化......

城市环境所在产毒蓝藻的早期精准检测研究中取得进展

产毒蓝藻水华威胁水生态系统健康和饮用水安全,除了在浅水湖泊常见的微囊藻水华之外,新型水华蓝藻——拉氏尖头藻(Raphidiopsisraciborskii)由于其入侵性、高毒性、暴发性等特征日益受到关......

研究揭示疏浚以缓解湖泊蓝藻水华生态机制

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蓝藻水华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沉积物疏浚作为有效缓解蓝藻水华的措施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在城市湖泊治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疏浚背后的生态学机制研究不够深入。中国科学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

研究人员预测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加剧蓝藻爆发

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助理研究员吉星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荷兰皇家科学院、德国不莱梅大学合作完成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从蓝藻的表型可塑性角度,创新性地将实验室数据与数学模型模拟成果相结合,预......

全球气候变化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加剧水华蓝藻爆发

2月19日,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助理研究员吉星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荷兰皇家科学院、德国不莱梅大学合作,在《科学进展》上以第一作者发表题为《蓝藻的固碳表型可塑性将促进其在高CO2环境下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