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21 10:21 原文链接: 虾青素制取有那些种类

虾青素,又名虾黄质、龙虾壳色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也是类胡萝卜素合成的别产物,呈深粉红色,化学结构类似于β-胡萝卜素。而β - 胡萝卜素、叶黄素、角黄素、番茄红素等都是类胡萝卜素合成的中间产物,因此在自然界,虾青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广泛存在于生物界,特别是虾、蟹、鱼、藻体、酵母和鸟类的羽毛中含量较高,是海洋生物体内主要的类胡萝卜素之一。

虾青素化学名称:3,3′-二羟基-4,4′-二酮基β-胡萝卜素, CAS No: 472-61-7,分子式C40H52O4,分子量为596.86。由于两端的羟基(-OH)旋光性原因,虾青素具有3S-3 'S、3R-3' S、3R-3'R(也称为左旋、内消旋、右旋)这三种异构型态,其中人工合成虾青素为三种结构虾青素的混合物,极少抗氧化活性,与鲑鱼等养殖生物体内的虾青素截然不同 .酵母菌源的虾青素有部分抗氧化活性;这两种来源虾青素主要用在非食用动物和物资的着色上。只有藻源的虾青素,具有较强的生物学活性。

虾青素有人工合成和生物获取两种方式:

人工合成即为化学方法,是从胡萝卜素制得虾青素;生物获取天然虾青素的方法,其生物来源一般有三种:水产品加工工业的废弃物、红发夫酵母和微藻(主要是雨生红球藻)。

虾青素可以用化学方法从胡萝卜素制得。这是鱼饲料中虾青素的主要来源,除了从藻类提取外,由于添加虾废料提取或产虾青素酵母提取两种方法比较贵,这也是化学合成的方法比较常用的原因。

生物获取

生物获取虾青素一般有三种:水产品加工工业的废弃物、红发夫酵母和微藻(雨生红球藻)。废弃物中虾青素含量较低,且提取费用较高。天然的红发夫酵母中虾青素平均含量也仅为0.40%。相比、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含量却高达1.5%~3.0%,因此被看作是天然虾青素的“浓缩品”。 

海产废弃物提取

从水产品加工工业的废弃物、各种海产加工废料中提取。

酵母提取

酵母中的红发夫酵母菌落因菌体产生虾青素等类胡萝卜素而呈红色,类胡萝卜素均匀地分布于细胞脂质中。天然的红发夫酵母中虾青素平均含量为0.40%。

藻类提取

天然的虾青素主要来自雨生红球藻。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含量为1.5%~3.0%,被看作是天然虾青素的“浓缩品”。

研究表明雨生红球藻对虾青素的积累速率和生产总量较其它绿藻高,而且雨生红球藻所含虾青素及其酯类的配比(约70%的单酯,25%的双酯及5%的单体)与水产养殖动物自身配比极为相似,这是通过化学合成和利用红发夫酵母等提取的虾青素所不具备的优势。雨生红球藻被公认为自然界中生产天然虾青素的较好生物。 

对比

人工合成虾青素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亦比天然虾青素低。由于虾青素分子两端的羟基(-OH)可以被酯化导致其稳定性不一样。天然虾青素90%以上酯化形式存在,因此较稳定,合成虾青素以游离态存在,因此稳定性不一样,合成虾青素必须要进行包埋才能稳定。合成虾青素由于只有1/4左右的左旋结构,因此其抗氧化性也只有天然的1/4左右。

吸收效果

人工虾青素的生物吸收效果也较天然虾青素差,喂食浓度较低时,人工虾青素在虹鳟鱼血液中浓度明显低于天然虾青素,且在体内无法转化为天然构型,其着色能力和生物效价更比同浓度的天然虾青素低的多。

生物安全

利用化学手段合成虾青素时将不可避免的引入杂质化学物质,如合成过程中产生的非天然副产物等,将降低其生物利用安全性 。




相关文章

Science刊发生医学院张含悦博士等关于铁电化学设计的观点文章

近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东南大学十大科学与技术问题”启动培育基金和江苏省生物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的资助下,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青年教师张含悦与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熊仁根合作在《科学》......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多重四极杆质谱仪中标候选人

项目名称:化学高分辨多重四极杆质谱仪招标项目编号:0834-2341SH23A267招标范围:化学高分辨多重四极杆质谱仪1套招标机构:上海中招招标有限公司招标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开标时间:2......

科学家首次发现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化学遗迹

6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研究团队率先在银晕恒星中发现了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演化后坍缩形成的对不稳定超新星(pair-insta......

大化所开发金属辅助氮化合成宽光谱捕光催化材料新方法

 近日,我所太阳能研究部太阳能制储氢材料与催化研究组(DNL1621组)章福祥研究员团队开发了一种低功函金属粉末(Mg、Al、Zr等)辅助氮化的合成新方法,实现了在低温、短时间内高效氮化合成......

苏州大学研究成果在《Nature》发表

目前,能源短缺危机以及碳排放问题正让世界各国重新审视核电发展的重要性。然而,作为核能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如何安全高效处理处置核燃料循环所产生的强放射性核废料,仍是尚未解决的世界性难题。近日,苏州大学放射......

少而精!Nature:两个人破解170年化学难题

文|《中国科学报》记者李思辉见习记者孟凌霄近日,武汉大学一名刚入职一年的年轻教授,在《自然》发文破解了一个困扰科学家170多年的化学难题。他就是陈才友,是该论文通讯作者之外的唯一作者。落“樱”缤纷时节......

美国将从饮用水中去除“永久化学物质”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首次提出限制美国饮用水中一系列普遍存在的危险的“永久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以难以被破坏的碳氟键而闻名,并已广泛分散在环境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正忙于研究如何更有效地从水和土壤中提......

创新与机遇,欢迎参加BCEIA学术报告会电分析化学分会

BCEIA概况 第十九届北京分析测试学术报告会暨展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盛大举行。在疫情、场地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下,展会依然取得了圆满成功,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参会专业观众人数达......

资源“高配”和拔尖人才将如何“化学反应”

聆听院士和知名教授讲座报告,参观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上海化工研究院等机构,进入华东理工大学(以下简称华理)生物采油实验室科研轮转,负责“航天育种菌种及代谢产物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

我国学者在活体化学发光成像方面取得进展

图 基于Schaap'sdioxetane的长波长化学发光分子探针的设计及用于活体分子的高分辨化学发光成像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874024、U21A20377)资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