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7-09 10:17 原文链接: 谈谈不孝有三,读博为大!!!

  近日偶尔翻看一位在读女博士的QQ日志,赫然发现此女写就了一句“名言”——“不孝有三,读博为大。”虽乍看此句有转换孟老夫子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将“读博”=“无后”之嫌,但却一语中的:读博以当前每月的补助连自己尚且难以养活,“经济基础”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遑论结婚生子,又何来子嗣?于我,此八字读来字字如金,不禁感慨。后遂奉为经典,终日念叨不休。

  读博,实乃不孝之举。我常自叹:读博是非常自私的“个人行为”,因为它对于父母是异常“残忍的”和“不孝的”。除却不能结婚生子以满足父母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外,反而使父母承受着双重劳累:一则物质负担重,大多在读博士的父母已年过半百,甚或已逾60大寿,因为子女读博士,还在辛苦操劳,到了国家法定的退休年龄也不休息;二则精神压力大,读博,工作和婚姻大多没有着落,这永远都是父母的牵挂。读博,虽带给了父母光鲜的面子,但是,你可曾知道,平日里父母忍耐着怎样的煎熬?他们瞒天过海没说破,我们也不知道罢了。不仅父母为你继续操劳,其他的亲人,诸如兄弟姐妹等,也为你担着几分心。倒转逻辑,假设你不是读博而是工作,多少也能改变家人的状况,至少不用他们为了你而担心,而牵挂。但是,如今,你只能“望书兴叹”了。久而久之,你心底逐渐浮起和堆积的对家人的愧疚感便上升为一种难以名状的“罪感”——对家人之“罪”。

  博士者,饱学之士矣。子几乎读尽天下书,但是,面对朋友的困难你却是手无缚鸡之力,情何以堪?举目四望,剩下论文几片,书本几编,换不来任何实际的 “生产力”。那一刻,心里横生愧疚,慢慢也汇聚成了对朋友之“罪”。

  关于爱情与婚恋。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天地之理。未婚的在读博士肯定已年过婚龄,婚恋之事也是非同小可。女博士近来风光,获得另外一个头衔——“第三性”,恍惚早已超脱凡界,似乎也不食人间烟火,被女性排斥,也被男性拒斥。男博士的光景也不会好过几分。未找到女朋友者,寻觅大多困难重重,苦于爱情没有着落。男博士终日对着书本和电脑,抑或实验器材和物品,包括小白鼠之流,虽然不是尘垢生其面,但也会是两眼浑浊,皱纹初现,断然不会四目放光,眉清目秀。加之平素匆忙,断然难以注重形象,而且年岁已长,断然不会帅气逼人,年华似水,不见当年,鲜有一见钟情之功效。寻寻觅觅,左右采之,除非此女慕博士之名,否则,你等的人她始终没有出现。有女朋友或准备结婚或已婚,伊人定是贤惠忠良之辈,方能同此糟糠。举一月之博士补助,尚不能资付一套化妆品,“云想衣裳花想容”,此时伊人仍忠贞伴君左右,你的心里自然生出愧疚和“罪感”。对于爱情,你无疑欠债太多。于是乎,找女朋友难,处女朋友更难,没女朋友最难。对于爱情与婚恋,你需要,也许你得不到,更多的,也许是你不敢得到。读博三年,你收获了哥们儿兄弟之谊,未尝不是人生幸事,但是,当你一个人孤单影只地看到校园里的成双成对时,秋风未起,倒是平生三分寒意,也许在心底开始怀恋某个地方、某段时光、某个人。

  总之,读博的生活中有一种深深的愧疚感、负债感和“罪感”,——对家人,对朋友,也有对恋人的。此种“罪感”在身,轻则眉头紧锁,重则辗转反侧。最终,准博士总是在一种“补过”和修修补补的心理状态中度过读博生活。当然,此等“罪感”,也有“正面功效”。在其感染下,你最担怕大后方不稳,最担怕后院起火,于是乎,“罪感”也可以发酵,使你以其为起点寻找动力和激情,更加发愤图强。

  负毕业与事业之“累”

  旧中国的人民头上压着“三座大山”,当下博士的状况比彼时好转,只压着两座大山:毕业和就业。但是,每座大山都是高耸入云的山,都是能够压弯脊梁的山,都是能够使人难以入眠的山。

  在某种意义上,读博意味着一场“赌博”:和时间的“赌博”——不能“赢”,那样要推迟毕业,不能“亏”,那样完不成科研任务和毕业论文。时间一天一天变换,但是,引起的时间成本却不是简单的加法,甚至会有鸿沟之别,比如国家宏观政策的变迁。因此,按时顺利毕业就成了读博的头等大事。

  如今读博的阵势,“宽进严出”已成事实,很庆幸博士毕业论文的质量还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不过,毕业论文似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自入学的那一天就悬在广大在读博士们的头上:10万字、盲审、答辩,任何一个环节都让人喘不过气来。我现今虽然还未步入博士毕业论文写作阶段,但是,师哥师姐们的“言传”那个癫狂的状态着实令人闻来胆寒,“别看这是10万字,比硕士毕业论文的字数只是多了3倍多,但是,所付出的劳动和心血却是3的平方还要多,否则就不叫博士论文了。”“写作博士毕业论文就是一种疯癫的状态,半痴半醒,吃不好,睡不好,有时候深夜突然想到了一个好点子,都要起床写下来,有时甚至乘兴一下子写到了天亮。”由此可以想见博士毕业论文写作的难度,也可以想见论文写作者的压力和劳累了。写作博士毕业论文不仅是对智识的挑战,还是对身体的挑战。由于大多博士作息时间不规律,经常熬夜写作论文,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的博士尤甚,结果拖坏了身体。有一位师姐甚至因为写作博士毕业论文硬是“写”出了腰椎病,令人心痛。难怪一位西方经济学的博士建议,写作博士毕业论文时一定要买一把舒适的椅子坐,从经济学的角度讲,这把椅子的收益率最高,而且其边际效益是递增的。

  除了毕业论文的大块压力外,读博还要求发表一定数量的“资格论文”方可毕业,一般是>=2篇。它们要么是要求发表在核心期刊上,要么是权威期刊,要么是外文期刊等,其难度一点也不可小觑,甚至颇有“蜀道难”的味道。此外,虽然读博需要修的课程一般不多,但是,学业却很重,需要阅读的文献非常多。我还常常暗想,好歹是一个博士,肯定要有真才实学。博士不只是一顶“博士帽”,而是“博学之士”。我现在经常诚恐诚慌,担怕别人说一句,“还是博士呢,连这个都不知道。”情何以堪!

  除了毕业的压力,在读博士还面临着找工作的压力,并饱受其累。当下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大潮中的博士,早已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了,博士的就业市场起了很多变化。有人概括道,博士毕业后,要么走“红道”入仕,要么走“黑道”经商,要么走 “白道”当高校教师,要么走“灰道”进公司企业等。虽然“条条大道通罗马”,但是,“人间正道是沧桑”,“道道”逼人,没有哪一条道百分之百保险,没有哪一条不需要你“撞破脑袋挤破头”。

  毕业和找工作的双重压力与劳累往往相互掺和,产生“叠加效应”,萦绕于读博的日常生活。这双重 “累”,还是心累,挥之不去,难以排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所以在读博士容易“陷进”这种“累”的状态中,积重难返。这种状态使得读博有点“前怕虎后怕狼”的意味,前有毕业的“拦路虎”,后有找工作的“中山狼”,双重之“累”的威力自然不小,个中滋味,只有夜深人静面对自己时方能体味。

  我曾列出长长一串读博需要的素质:需要勇气、需要胸怀、需要定力、需要毅力、需要执行力……这个单子还可以开列下去。准博士都是在考场上身经百战,打退无数敌人,也“干掉”无数战友而活下来的幸运儿。读博,同样需要这种“战斗精神”方能应对双重之“累”。博士,首先应该是一个“战士”。博士,博也,博学之谓;士,战士也,终日战斗之谓。在这个意义上,读博是一场“个人战争”——与时间战斗、与论文战斗、与找工作战斗,这场“战争”在知识的战壕里展开,我们都是知识的亲密战友。

  砺寂寞与责任之“淬”

  外表光鲜与奢华的内心也许脆弱和落寞,繁华落尽与风景看透也许心生悲绪和惆怅。何曾“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天下知”,哪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前文描摹了在读博士真实的生存图景:真切的愧疚与“罪感”,双重之 “累”,等等,似乎是“暗无天日”。但是,果真如此,在读博士早已成了“烈士”而不是“博学之士”。读博,还是一个“淬火”的过程,如是方能救赎与突围,实现读博的意义与价值。

  读博首先是件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第一要义是耐得住寂寞。读博以来,我常常念想:人类最大的敌人是人自己,最终我们需要面对的还是自我,我们完胜的时刻是战胜自己,而不是打败敌人和别人的眼神。一切都将归于真诚与真实。走上了读博这条路,注定艰辛,注定寂寞,注定孤独,否则何谓“板凳甘做十年冷”。耐得寂寞,方能静下来、沉下去思考,方能有所洞见,方能做得学术。寂寞也是学术自由和精神独立最好的伴侣,因此,读博必须经受寂寞之“淬”,如是方能耕耘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寂寞不是落寞,寂寞也不是沉默。读博更意味着责任,还必须经历责任之 “淬”,寂寞与责任并不相互排斥,反而紧密结合在读博的进程中。博士不是一个头衔,不是一种荣耀,而是一种责任,是一种担当。我们需要妙手写得文章,更需要铁肩一副担得道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毕生追求,在当下,在读博士更是需要。读博,我们不能做两只脚的书架(网络早就打败了它),不能做“讷于言,敏于行”的仁者或圣人(小国寡民的时代早已进入了历史的丛林深处),不能甘于中庸(虽然中庸大多时候并不坏)。何须自卑自怨,何须故步自封。何能自高自大,何能自欺欺人。我们必须走出去,主动出击,适应社会,担当责任。因此,读博一定需要气魄和血性,练就在关键时刻能够抡起大锤开天辟地。

  读博,是一种生命状态和生活方式,更是一个历练和淬火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砺寂寞与责任之“淬”,完成向有机知识分子和公共知识分子的转变。读博,我选择,我便负责。本来就不“柳暗”,自然会有“花明”。人生豪迈,对酒当歌,读博,我们注定在路上,注定风雨兼程,注定勇往直前。

  哥读的不是博,哥只是在演绎个传说!

  读博有风险,入读需谨慎!

 

 

分析化学  仪器分析  红外光谱

相关文章

从农村娃到终身教授,他说读博别怕麻烦导师

“如果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来读博,那简直就是完全错了!”刘平劝退过好些学生。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任教的8年里,刘平听过、见过很多并不喜欢搞研究的学生选择读博。从农村一路打拼出来,他很明白高收入的重......

为了读博,我差点卖掉一个肾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138.shtm阿里?哈勒迪-纳萨布(AliKhaledi-Nasab)出生于伊朗一个贫穷的家庭,是......

5位科研人Nature发文谈“换赛道”

读博,是与时间赛跑以获得学位的过程。这一阶段,科研人员同样面临资金链断裂、科研成果被抢发、疫情封控无法实验、同门压力等问题,甚至不得不面对彻底推翻课题重来的风险。离目标毕业时间越近,换方向的沉没成本也......

第一次读博半年即退学,7年后他入职顶尖研究所

在韩国读博,由于生活窘迫及备受歧视,许杨压力巨大。挣扎大半年,他最终熬不下去,选择了退学。这让他成为了父母口中的“失败者”,“这是耻辱,怎么别人都行你不行呢?太不光彩了”……2年后,他难舍科研,重新申......

13封拒稿,屡投屡拒,屡拒屡投,是什么让他坚持下去

“我在读博5年期间,一共收到13封拒稿信;从2017年到2020年,我投出4篇文章。从会议到期刊,从顶会到一般,屡投屡拒,屡拒屡投。”这是邵帅曾经充满了打击与挫败的读博经历。如今,29岁的邵帅已经成为......

47岁读博、5年后当教授,他是怎么做到的?

47岁决定转行到学术界,5年时间完成博士学位,跟比自己小20岁的人一起上课,利用工作及陪伴孩子的间隙进行实验研究,对于RogerTipton来说,这也许是破除中年危机的最好方式。最近,在Nature职......

官宣!取消统考,读博更难了!

“这一路,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这是前段时间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的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黄国平的毕业论文《致谢》里的一句话,这篇不卖惨,不叫苦,堪称现代版《送东阳马生序》的致谢辞,......

武汉理工通报“读博需学位认证”:改进流程

6月30日电武汉理工大学30日对媒体报道的“报考母校博士生被要求证明硕士学位证是真的”一事作出回应,表示将对研究生报考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彻底清理烦扰考生的证明材料和办事手续,优化工作流程。 ......

读不读博:为自己的选择创造理由!

关于读不读博这件事,就像毕业要不要留在北上广,一年一年困扰着一批批新的年轻人。这不,最近科学网博主们又掀起了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说到底,如何做出一个正确的人生选择,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永恒的难题,所以......

读博与坐牢的相似之处

读博与坐牢的相似之处1、都是因为一时糊涂或一时冲动,亦或是对于名利财富的贪婪欲望,错误的选择了这条道路2、进来先接受“入伙教育”3、所有人都分在不同的:攻博叫课题组,监狱叫监区或大队4、必须参与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