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9-03 11:29 原文链接: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补心手术创面不足1厘米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补心手术创面不足1厘米


    医生正在使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显微镜都没法看清楚的微小血管,“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却能放大10到15倍;一不留神就会引发大出血的血管瘤手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却能保持极低的出血量。作为江苏省首家引进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单位,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已经在四年里完成了将近800例由机器人“主刀”的微创外科手术,挑战多项医学禁区,其中最小的一名手术患者甚至只有23个月。昨天,南总召开新闻发布会,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院长史兆荣通报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应用状况,将“达芬奇”背后的秘密逐一解开。


    手臂:四只“最灵巧的手腕”可360度旋转

    和一般概念里的机器人不同,达芬奇机器人共有四条“手臂”,而“手臂”前段的“最灵巧手腕”则是“达芬奇”手术制胜的法宝。手术时,这些学名为“可自由活动的镜下手术器械”可以完全重现人手动作,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人手,使手术操作更加方便自如。南总普外科江志伟主任医师给媒体记者做过演示,将一颗葡萄放在一个一次性塑料水杯中,常人无法在水杯中完成剥除葡萄皮的工作,但达芬奇机器人的“灵巧手腕”却能将“两只手”伸进杯中,将葡萄皮一点一点剥离得干赶紧净。“同理于这个演示,在我们胃肠外科的手术中,不少一般手术器械无法触及的‘禁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却能通过灵活的机械手巧妙触及,还能将肿瘤或者淋巴结组织分离清除得干赶紧净。”江志伟说。

    此外,达芬奇机器人的“手臂”颤抖缩小功能也不可小觑。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当天,江志伟演示了一台直肠癌肿瘤切除手术,“医生拿起手术刀难免会有颤抖的可能,但在机器人手术中,医生的颤抖会被机器自动缩小,精准的分离和切除会极大提高手术质量。”

    视力:3D效果精准放大血管

    达芬奇机器人的“视力”也是超群,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王秋萍告诉记者,达芬奇机器人的目镜效果是更为大气的“裸眼3D”,医生直接通过操作台的目镜看过去,目镜呈现的镜像就已经是3D效果。王秋萍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医生在类似IMAX电影的空间立体视野下进行手术,术野可调10-15倍的大小远近。原本无法看清楚的微小血管,在手术机器人镜像下被放大,医生能够看得一清二楚。

    “我们科为一位23个月大的患儿做过小儿肾盂成形手术,这应该是达芬奇机器人的最小‘受益者’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泌尿外科葛京平主任医师说。这位23个月大的小患儿在一出生时就被查出左肾重度积水,虽然辗转多家医院,但由于年龄太小,输尿管比较细,手术的成功率不是很高。“别家医院的医生告诉患儿的家人,患儿得等到5岁之后才能动手术,但我们南总由于有了达芬奇机器人,今年3月份,患儿成功在我院完成了手术。”

    愈后:创可贴就能缝合手术创面

    心胸外科的手术在医院里是个大挑战,“开膛破肚”的场面无比血腥。不仅对手术供血是个考验,而且病人会留下严重的创伤。但去年8月,南总心胸外科景华主任医师完成的继发孔型心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却打破了传统手术的常规。在达芬奇机器人的帮助下,手术总设计师景华主任控制着“最灵巧的手腕”,用“手”(通过操作两个控制器)和“脚”(通过脚踏板)遥控机械臂执行手术操作。由于患者的心房间隔缺损达3.2厘米,景华主任从心包处切取了3.5厘米的心包片作为房间隔修补材料。随后,“达芬奇”机器人的“手臂”,在患者心脏内灵活精确地完成了一系列复杂动作:静脉血阻隔、房间隔修补、缝合打结。而患者术后的外部创伤还不足1厘米,伤口缝合材料竟然是一块小小的创可贴。

    未来:达芬奇的应用面会更广

    用机器人来做手术,手术的费用会不会增加?记者了解到,虽然机器人的手术费用略高于传统手术,但由于术后恢复时间快,住院时间的缩短以及用药时间的减少,整个手术的“性价比”更高,总体费用也没有显著增加。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政委陈忠良认为,手术机器人整合了目前全球最先进的技术条件,是传统手术无法企及的,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未来应用的范围会更广。同时每种手术都有自己的优势,患者的选择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传统手术也不会因此消失。

    ■链接

    手术机器人

    为啥叫“达芬奇”


    这一手术机器人之所以称为“达芬奇”,是因为达芬奇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达芬奇不单是杰出的画家,他还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远在500多年前,达芬奇就设计了机器人的雏形。此外,达芬奇还是一位著名的医学家,在生理解剖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医用的“达芬奇机器人” 是一种高级机器人平台。其设计的理念是通过使用微创的方法,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


相关文章

上海高校创新发展新医科

中新网上海6月12日电(记者陈静)当下,工科为新医科提供了发展的“神器”,医科则是新工科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记者12日获悉,在手术机器人、3D打印技术、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领域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国产手术机器人冲击“达芬奇”垄断地位

国产手术机器人的出现,在追求高质量的同时,进一步降低了经济成本,提高了性价比,相信机器人手术也会像传统腹腔镜手术一样“遍地开花”。纪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10月10日,科技日报记者获悉,我国自主研......

辽宁省微创手术机器人重点实验室2019年学术年会召开

12月13日,智能手术机器人医工交叉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暨辽宁省微创手术机器人重点实验室2019年学术年会在沈阳举行,来自国内50多名医疗机器人领域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围绕机器人、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及临床应......

手术机器人全球市场争夺战打响

2016年全球共有4000余台医疗机器人,然而,几乎所有的手术机器人都来源于加利福尼亚州桑尼维尔市的IntuitiveSurgical。这家公司最为瞩目的产品即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系统,亦称之为达......

上海交大拟6年内研发微米级手术机器人

上海交通大学今天宣布成立“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值得一提的是,医疗机器人研究院在今天的发布会上公开了建设目标——在3年内自主研发毫米级手术机器人手;6年内实现精准的微米级手术;9年达到纳米级到微纳米级水......

手术机器人赋予医生“超能力”

在两三厘米见方的人体空间内,机械臂可以如绣花般精细操作。如今,手术机器人正在让很多原本无法想象的手术场景变为现实。其中,达芬奇外科手术机器人系统(以下简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更是代表了该领域的尖端水......

2015年那些被“刷屏”的医疗创新之举

从借助手术机器人,突破世界外科手术“禁区”,到3D打印人工髋关节现“量产”,再到“触觉”智能机械手亮相,2015年医疗行业创新技术不断“刷屏”,其中不少为我国自主研发。新华健康盘点那些今年被“刷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