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2-18 21:24 原文链接: 近红外量子点生物探针用于肿瘤靶向成像和肿瘤切除

早期检测和随后的手术完全切除是治疗癌症最有效的方法 , 然 而检测灵敏度低和不能完全确定肿瘤边缘部位是治疗时面临的两个挑战性的问题,基于纳米颗粒的影像引导手术治疗已被证明是肿瘤靶向成像和随后的减瘤手术的有 效方法,近红外荧光探针,如近红外量子点具有深层组织渗透性和较高的灵敏度可用于肿瘤检测。本研究中,合成的近红外发光 CdTe 量子点(最大荧光发射峰为 728nm )具有 38% 的高量子产率,将环 RGD 多肽(环精氨酸  -  甘氨酸  -  天冬氨酸肽)偶联到量子点表面合成肿瘤特异性量子点探针,通过尾静脉注射此量子点探针到 U87 MG 荷瘤小鼠体内,可以清楚区分出肿瘤及其边缘部位,使用 Fluobeam-700 近红外实时成像系统指导成功完成肿瘤切除。实验证明,我们合成的肿瘤特异性的近红外量子点可以作为手术中肿瘤显像的荧光指示剂且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实验仪器: Fluobeam -700 近红外实时成像系统

实验鼠模型建立: 实验鼠为七周龄雌性无胸腺裸鼠(重约25g ),异种移植肿瘤模型通过皮下注射 U87MG 细胞(约 5 × 106 个每 50 微升 PBS 中)接种到小鼠的前侧翼,接种四周后等肿瘤体积达到约 500 mm 3  大小进行荧光成像研究。在尾静脉注入量子点探针前12h 仅给予喂水处理,以减少食物自发荧光的干扰。

实验步骤: 200微升的近红外量子点探针( 0.3 毫克 / 毫升),制备在 2 × PBS 缓冲液中,通过尾静脉注射。探针注射前后利用成像系统拍摄图像,激光照射的能量密度是约 1.5 mW/cm 2 ,激发波长为690nm ,曝光时间为 100ms 。待实体肿瘤切除后用 Fluobeam 仪器检测其荧光信号强度。

NIR QDs 理化特性: 如下图

A: CdTe QDs  直径为 4.5nm;  B : DLA 实验

C: CdTe QDs  的激发与发射光 D: 细胞毒性试验表明, CdTe QDs 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

近红外量子点探针的肿瘤靶向成像和图像引导下的肿瘤切除:

A: 注入 cRGD-NIR 量子点探针后立即用 Fluobeam 仪器成像,未注射探针鼠作为空白对照(右边为空白对照),结果表明静脉注入 cRGD-NIR  量子点探针后血管(包括肿瘤血管)的荧光信号明显加强,肿瘤部位的荧光信号强度明显高于身体其他部位

B:尾静脉注射探针后 48h 利用 Fluobeam 进行图像引导的肿瘤切除

C:实体肿瘤完全切除

主动靶向和被动靶向实验

A:偶联上环 RGD多肽后的 CdTe  量子点探针的荧光信号强度是 CdTe  量子点信号轻度的 5倍,说明偶联上环 RGD 肽后 CdTe  量子点探针的主动靶向性明显增强

B:切除的实体肿瘤的荧光信号:( 1 )主动靶向、( 2 )被动靶向、( 3 )空白对照


相关文章

国内首例!医生把“独肾”取出,切除肿瘤再植回体内

失去了一侧肾脏,再次遭遇肾肿瘤,传统保肾手术行不通,怎么办?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以下简称“仁济医院”)采用的方法是:把肾取出来,“工作台”上切除肿瘤及静脉瘤栓,再把肾脏植回体内。11月15日,......

揭秘癌细胞,10%的癌症竟能自然消退?

一、肿瘤发生要经历三个阶段才能成为癌症:1、激发阶段指肿瘤发生的第一阶段,即不可逆地将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的起始步骤,是细胞增殖分裂过程中,基因受致癌因素作用发生突变,而这种突变又经细胞分裂增殖被固定......

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41种药品采购成功

近日,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在上海产生拟中选结果。此次集采有41种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8%,预计每年可节约药费182亿元。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医药企业积极参与本次集采,26......

微流控磁学检测肿瘤外泌体研究取得进展

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Tumor-DerivedExosomes,TDEs)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检测TDEs,对肿瘤早期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分析,以及对TDEs进行高灵敏的定量检测具有重要意义。近......

进博会风采奇迹实验室科学创新不断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简称进博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行,赛诺菲这家创新医药健康企业连续第六年参展。今年,他们以“奇迹实验室”为主题,精彩亮相进博会的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这里展示了他们在免疫......

学者同聚北师大,Urimarker2023共讨新发展

——第三届尿液生物标志物学术研讨会(Urimarker2023)顺利召开11月4日-11月5日,第三届尿液生物标志物学术研讨会(Urimarker2023)于北京师范大学圆满落幕。本次研讨会采用线上线......

我国学者在抗肿瘤免疫调控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研究成果以“BCL6通过拮抗BLIMP1促进癌症中干细胞样CD8+T细胞抗肿瘤程序(BCL6PromotesaStem-likeCD8+TCellPrograminCancerviaAntagoniz......

“即插即用”纳米颗粒,靶向多种生物目标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工程师开发出一种模块化纳米颗粒,其表面经精心设计,可容纳任何选择的生物分子,从而可定制纳米颗粒以靶向肿瘤、病毒或毒素等不同的生物实体。研究论文30日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上。与......

激活癌细胞自毁的“开关”发现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综合癌症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确定了CD95受体上一个可导致细胞死亡的关键表位。这种触发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新能力可能会为改进癌症治疗打开大门。这一发现发表在近期《自然》杂志旗下的《细胞......

最新研究发现新影像标志物,或助早期识别阿尔茨海默病高危患者

记者23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通过与国际多中心、多学科交叉融合团队协作,揭示了脑室形态影响脑疾病发生的遗传机制。他们率先发现侧脑室下角体积增大是阿尔茨海默病可遗传的影像标记,可早期预测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