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7-09 14:37 原文链接: 锂电池材料输运机理研究获突破

  三元材料是目前锂离子电池广泛应用的正极材料,也是正在开展的国家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重大创新工程的关键正极材料。随着目前动力电池的需求越来越高,对锂离子电池的功率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电池正极材料具有快速充放电的性能,而影响锂电池充放电速度最重要的因素是正极材料自身的锂离子输运机理。日前,北京大学新材料学院的科研人员在锂电池材料输运机理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

  北京大学的科研人员开展交叉学科协同创新,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测量,首次系统地、完备地揭示了三元层状正极材料的锂离子是如何脱出的输运机理。他们采用量子化学的第一性原理的理论计算发现,三元层状正极材料中,存在两种类型的锂离子扩散通道ODH和TSH,在充电的初始阶段以ODH为主,随后以TSH为主。同时锰和钴等过渡金属元素会对结构、缺陷和锂层的层间距起到调制作用,从而间接影响锂离子的扩散。

  同时,他们还采用电化学的实验测量一系列三元层状正极材料的锂离子扩散系数,进一步验证了所提出的机理和模型。这将为今后三元材料锂离子动力学性质的优化和设计以及制备高性能的锂电池材料提供重要线索和理论指导。

相关文章

钠离子电池可几秒钟完成充电

科技日报北京4月22日电 (记者刘霞)据韩国科学技术院官网19日报道,该机构科学家将电池中常用的阳极材料与适用于超级电容器的阴极材料集成在一起,开发出一种高能量、高功率钠离子混合电池。该电池......

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新型钠离子电池高熵正极材料

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教授王鹏飞与材料学院副教授高志斌合作,针对电化学过程中复杂的相变伴随缓慢的Na+扩散动力学制约O3型正极的性能发挥问题,通过“理论模型设计+第一性计算+实验测量与表征”的方法提高过......

溴基液流电池革新:功率密度与循环寿命显著增强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先锋和副研究员鲁文静团队在溴基液流电池电极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通过在电极表面基于可逆的固态溴络合效应,同步提高了电极的固溴能力和催化活性,降低了溴基液流电......

溴基液流电池新进展!可提高功率密度和循环寿命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先锋和副研究员鲁文静团队在溴基液流电池电极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通过在电极表面基于可逆的固态溴络合效应,同步提高了电极的固溴能力和催化活性,降低了溴基液流电......

多功能可穿戴电池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副教授蔡欣和教授方岳平等人在多功能集成电极及其柔性可穿戴锌-空气电池领域取得新进展。他们通过设计构建0D/2D/3D异质结构的双相纳米合金薄膜用于催化析氢/析氧/氧还原......

比亚迪宣布将加大两轮车研发投入6月试点“能上楼的安全电池”

2月,南京某小区电动两轮车引发火灾一事,引起广泛关注。彼时,比亚迪旗下弗迪电池发文宣称,基于南京“2.23”火灾事故,电池管理团队、开发团队“连夜召开紧急会议”,探讨对两轮车品质安全解决方案,决定将乘......

新型低成本铁基液流电池储能技术获新进展

中新网北京4月4日电(记者孙自法)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该所李瑛研究员、唐奡研究员团队在新型低成本铁基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他们的最新研究结果证明,电极界面优化设计可有效提升铁......

华为公布新专利“迪王”15GWh项目明年5月投产钠电赛道再升温

钠电池产业在“从0到1”的过程中大踏步前进。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显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于4月2日公布一项名为“钠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应用”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117810379A,专利申请日为2......

过程工程所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铁基磷酸盐研究获进展

复合磷酸焦磷酸亚铁钠因其成本低、循环性能优异被视为一种颇具应用潜力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绿色化工研究部研究员赵君梅团队通过激发惰性磷酸铁钠提升了铁基磷酸焦磷酸盐正极材料的可逆容......

过程工程所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铁基磷酸盐研究获进展

复合磷酸焦磷酸亚铁钠因其成本低、循环性能优异被视为一种颇具应用潜力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绿色化工研究部研究员赵君梅团队通过激发惰性磷酸铁钠提升了铁基磷酸焦磷酸盐正极材料的可逆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