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3-06 08:38 原文链接: 陈竺:“十二五”全面取消“以药补医”

  “如果要问当前医疗卫生领域最需要革除的机制性弊病是什么?我想绝大多数同志的回答是‘以药补医’。”卫生部部长陈竺近日表示。

  同时,时间表业已敲定:2012年在300个试点县先行推开,2013年在县级医院普遍推行,2015年在所有公立医院全面推开,最终在“十二五”全面取消“以药补医”。

  由此,沿用了60多年的“以药补医”正式进入终结倒计时。3年之后,这项饱受诟病的医疗弊政将成为历史。

非改不可

  在主管医改的一位高层官员看来,“以药补医”是影响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

  这不难理解,医院收取15%药品加成的做法显然助长了医院趋利倾向,养成医生开大处方、多用药、用贵药的做派。

  卫生部有关人士对此解释说,上世纪50年代时国家财力不足,因此对公立医院实施了“以药补医”政策,从而保障了公立医院的运行。

  不过,一些医疗机构目前仍然依赖药品收入作为重要补偿渠道,推动了医药费用的不合理上涨。病人成为待宰的羔羊,而医生成为该制度的“替罪羊”。

  最终,官方和公众在认识上达成一致,“以药补医”是酿成看病贵的直接推手。

  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饶克勤对记者表示,“以药补医”实质是公立医院的筹资和支付制度问题。它既是社会向医院的支付方式,也是医院的主要资金来源。

  他指出,按照目前这种按项目、按药品加成付费的制度安排,在市场条件下只能激励多开药、多开检查,诱导或过度治疗。

  随着医改的推进,这一制度愈发显得不合时宜。

  “现在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著名医改专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李玲对记者分析,“以药补医”既损害病人的利益,也损坏了医生队伍,还破坏了政府形象,没有一方是赢家。

 
改革之辩
 

  尽管道理已是尽人皆知,但沉疴多年,治理起来并不容易。

  北大医院外科主治医师赵承渊表示,他赞成取消“以药补医”,不过前提是医疗收费应体现医务工作者的智力劳动价值。“一个医学博士苦读十多年,挂号诊疗费用还不足十元,这种漠视医务人员劳动的收费机制必须取消。”

  按照官方的改革思路,要全面取消“以药补医”,也首先要理顺补偿机制,即补偿公立医院因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和零差率政策之后的亏缺,以维持医院的正常运转。

  激烈争议正集中在这一问题上。其能否妥善处理,也成为关系到改革命运的关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究员王国治告诉记者,他今年提案的内容之一即是建议暂缓实施取消“以药补医”政策。

  王国治援引一项调查结果称,扣除15%药品加成之外,在未涉及给医生个人回扣情况下,医院额外药品收入仍高达28.7%。

  他认为,医院在药品收入中除了15%的药品加成之外,显然还有药品返利折扣和医生回扣。零差率无法切断药价与医院和医生之间的利益链。即便这一问题得到根除,在政府投入有限的情况下,也可能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转。

  取消“以药补医”后,医院怎么运转?在饶克勤看来,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公立医院如何回归公益性,政府必须回答为什么要办公立医院和怎样办这两个基本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认为,取消“以药补医”之后,医生的收入应该由政府“包下来”,给医生合理的收入,而且可以尝试开发医保基金。

  “这个问题不难解决。”李玲表示,“我们的医疗费用已经到了22000亿元的水准,医保基金也近万亿了,这个钱拿来养800万医生,这不是小菜一碟吗?问题在于你怎么来定规则。”

  “我觉得现在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方法、方式的问题,而是决心的问题。”李玲说。

  而在饶克勤给出的路径中,支付制度的改革是规范医疗行为、控制医疗费用、建立医疗机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关键。

相关文章

六部门明确深化医改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下半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了下一阶段深化医改的六方面重点。这些重点工作任务主要包括: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中法转化医学和精准诊治国际论坛开幕

5月27日,由中国工程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及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共同主办的“中法转化医学和精准诊治国际论坛”在沪开幕。本次论坛以公共卫生、癌症和老龄化、神经学和血液学为主题,期望与会专家学者......

从2022年重大事件看医改趋势

2022年已悄然进入尾声,回顾全年重磅的医药政策,医改仍是重中之重。医改是一项需要多部门合作的复杂系统工程,尤其需要医疗、医保和医药的密切协同配合。通过行政、市场和法律主体之间相互配合,破解医改难题,......

区域医疗中心2023年将覆盖中国所有省份

中新网重庆12月10日电(梁钦卿)“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要发挥引领作用,集中力量开展疑难危急重症诊断治疗技术攻关。在已布局10个国家医学中心、26个区域医疗中心的基础上扩大建设范围,到2023年......

国务院发文推广三明医改学习三明医改经验之路如何走

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国家卫生健康委7月6日在福建省三明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三明医改经验有关情况。这是在2021年医改重点任务明确后首次对三明医改经验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作出详细解释,也使得深化......

人民日报谈深化医改,完善生物医药创新生态

在国家新药创制重大科技专项、药品监管改革、医保制度改革和科技金融创新的合力助推下,我国生物医药迎来蓬勃发展、量质齐升的可喜局面只要继续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创新生态,中国新药研发未来可期最近一段时间,生物......

全国首家医改研究学会联合体在福建成立

1月9日上午,由福建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研究会牵头,福建省省内11家医类学(协)会参与的福建省科协医改研究学会联合体成立大会在福州举行。相关人士称,此举将鼓励多方共同参与,广聚研究力量,海纳各方人才,推......

聚焦两会:医疗医改议案排名第一保护医生职业尊严

“医患矛盾可能长期存在,医生仍面临着更为突出的职业风险。如何在制度建设、法律建设上更好的保护医生的职业尊严是很重要的”。2020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北大首钢医院院长顾晋表示。新冠疫情暴发后,国内......

医改明星之路落地地方

2019年12月份中央发文,号召全国学习福建三明医改经验,医改明星之路即将复制全国。按照文件指示,2019年12月底前,各省份要结合实际制定推广福建省和三明市医改经验、深化医改的工作方案,明确本地区各......

首位获得舍贝里奖的中国科学家

瑞典皇家科学院13日在斯德哥尔摩向中国科学家陈竺和法国科学家安娜·德尚、于克·德戴颁发2018年舍贝里奖,以表彰他们阐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分子机理并开创革命性疗法,为拯救全世界千万患者的生命作出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