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8-31 11:33 原文链接: 青岛能源所在仿生储能材料方面取得系列进展

  开发高性能电极材料是储能电池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近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仿生能源系统团队负责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崔光磊研究员等在储能电池电极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

  一般来讲,储能电池(以锂离子电池为例)有3个主要的动力学过程:锂离子在电解液中的传输过程;锂离子在电解液与电极表面的跃迁过程;锂离子在电极材料中的化学扩散过程(图1)。其中,第三个过程是决定性步骤。另外,这个过程还要符合扩散方程的限制,锂离子在固体电极材料中的扩散时间(τ)与扩散长度(L)的平方成正比,即:τ=L2/2D(D为锂离子的扩散系数)。当电极材料尺寸变小时,由于扩散路径缩短,锂离子在电极材料中的扩散时间减少,使得电极材料的倍率性能得以提高。

  崔光磊团队以纳米结构的混合传输(电子和离子)电极材料为设计核心,兼顾构筑快速有效的传输网络和有利的界面,研究开发了高性能储能电池电极材料和电池新技术(图2)。基于氮化钛(TiN)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高化学稳定性和较好的经济性,设计了新型纳米结构的TiN/MnO2材料(Energy Environ. Sci., 2011, 4 (9), 3502 – 3508)、介孔TiN纳米球(ACS applied material interf. 2011, 3, 93-98)以及同轴的TiN-VN材料(ACS applied material interf. 2011, DOI:10.1021/am200564b)用作高能电容器的电极材料。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复合材料能表现出较好的混合导电性并发挥较高的容量,可兼顾材料的能量和功率密度。其中,介孔TiN纳米球在较高的功率密度下,仍可保持45.0 Wh kg−1的能量密度。

  锂空气二次电池理论上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大于锂离子电池的十倍)。为满足动力电池对锂电池能量密度的需求,该团队利用氮搀杂石墨烯/MoN复合物构筑了新型的空气极材料,该材料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大大减少放电极化,提高能量的利用率(Chem. Com. 2011, DOI:10.1039/C1CC14427H)。同时,利用生物酶和TiN的导电阵列,构筑结构仿生的生物空电池(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6 (2011) 4088–4094)。

  崔光磊团队同时还与德国马普协会固态所、金属所和胶体所的Joachim Maier教授、Antonietti Markus教授等合作,在材料储锂机理上展开深入的基础研究,采用氮化碳模板法设计出一种新型的Ti-V-N/C纳米复合材料,内部构筑多相界面。该种材料表现出很好的界面储锂的性质,在大电流下,该材料也表现出较好的倍率性能(ChemPhysChem 2010, 11, 3219–3223)。

  该团队与中科院物理所陈立泉院士、谷林教授等合作,研究氮搀杂对石墨烯的结构与储锂物性的构效关系以及相应的界面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氮搀杂为石墨烯片层提供了更多的锂活性位点,且氮搀杂可以大大减少界面阻抗(J. Mater. Chem., 2011, 21, 5430-5434),后期深入工作发现界面上产生了Li3N (快离子导体)及其衍生物是大大减少界面阻抗,形成有利的SEI界面的主要原因;在研究氮搀杂石墨烯/VN复合物过程中,利用EELS、外场的XRD和高分辨电镜技术发现复合物(VN活性低)需不断活化后跟锂反应,导致容量的不断提高(J. Mater. Chem., 2011, DOI: 10.1039/c1jm11710f),并基于上述机理开发了高功率锂离子电池电容器的电极材料(中国发明ZLZL201010104003.1)。

  相关研究得到了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97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百人计划”、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图1 锂离子在锂锂离子二次电池中的3个主要的动力学过程 [By Prof. Joachim Maier]

图2 纳米结构的混合传输(电子和离子)电极材料设计理念

图3 氮搀杂石墨烯/VN复合物的TEM(左)和EELS图(说明循环后锂离子被不断嵌入VN)

相关文章

纳米结构阴离子骨架催化硝基芳烃加氢反应取得进展

近日,ChineseChemicalLetters在线刊发了西北大学张文彦、王尧宇教授课题组题为Enhancementofcatalyticactivityforhydrogenationofnitr......

金属所在基于金刚石/膨胀垂直石墨烯的层状限域双电层电容行为的研究获进展

多孔或层状电极材料具有丰富的纳米限域环境,表现出高效的电荷储存行为,被广泛应用于电化学电容器。而这些限域环境中形成的双电层(限域双电层)结构与建立在平面电极上的经典双电层之间存在差异,导致其储能机理尚......

智能服装材料新突破,既可导电又可洗涤

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开发出一种基于尼龙织物和还原氧化石墨烯的“智能服装”新材料。这种混合纺织品在洗涤过程中可保持其特性并具有导电性,这使得它可用于制造纺织品传感器平台。研究成果发表在最近的美国化学会......

“室温超导”引发热议,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里程碑

“室温超导”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新一轮热潮,而资本市场同样对此有所反应。A股超导板块本周连续大幅上涨。而美国股市中一家名为美国超导(AmericanSuperconductor,AMSC.US)的公司在......

我国已初步布局石墨烯全产业链

7月下旬,第三届中国(重庆)石墨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西部(重庆)科学城举行,包括4名院士在内的来自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和投资机构等的200余名代表,围绕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最新成果和市场应用展开讨论。中......

深海冷泉水合物快速形成动力学机制获揭示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海洋和石油地质学》报道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冷泉环境中水合物快速形成动力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揭示了海底冷泉环境对水合物形成的影响,并且为南海冷泉区水合物形成的动力学过程提供......

重庆石墨烯产业发展排名进入全国前十

7月22日,第三届中国(重庆)石墨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开幕,包括4名院士在内的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和投资机构等200余名代表,将在为期3天的活动中围绕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最新成果和市场......

石墨烯钙钛矿新型X射线探测器问世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7日消息,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使用3D气溶胶喷射打印,开发了一种生产高效X射线探测器的新方法。这种新型探测器可以很容易地集成到标准微电子设备中,从而大大提高了医疗成像设......

我国科学家提出药物设计新方法

化学动力学疗法(CDT)通过对失调的肿瘤自由基稳态的特异性调控,为选择性和逻辑性癌症干预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目前的CDT方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典的芬顿(Fenton)或哈伯·韦斯(Haber-Weiss......

揭开了二维材料中自旋结构的秘密

二十年来,物理学家一直试图直接操纵石墨烯等二维材料中的电子自旋。这样做可以在蓬勃发展的二维电子学世界中带来关键性的进展,在这个领域中,超快、小型和灵活的电子设备会根据量子力学进行计算。研究人员发现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