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6-17 16:53 原文链接: 高质量的巴戟天基因组图谱发布

  

  

  中药材巴戟天来源于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干燥根,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南药”和“十大广药”之一,具有1700余年药用历史,并收载于历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巴戟天在广东省的栽培面积最大,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肇庆市高要、德庆等地为历史道地产区。高要巴戟天于2012年获得国家“道地药材”认证,并在2015年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随着市场对巴戟天的需求量急速增长,导致其面临野生资源耗竭和种质退化等问题。然而,高质量的巴戟天基因组图谱的缺乏制约了其功能基因组学和分子育种的发展。

  近日,Horticulture Reaearch在线发表了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等单位题为Ahigh-quality genome assembly of Morinda officinalis, a famous native southernherb in the Lingnan region of southern China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采用Oxford Nanopore三代测序和Hi-C技术对广东省高要市的巴戟天主要栽培品种“高戟3号”进行了测序,首次组装了巴戟天染色体级高质量基因组。组装的参考基因组大小为484.85 Mb,杂合度为1.32%,contig N50为4.21Mb, scaffold N50为40.97 Mb,BUSCO指数为97.02%,注释获得27,10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图1)。

  

  图1 巴戟天的基因组特征。a. 染色体; b. 基因密度; c. 串联重复序列密度; d. LTR-Copia密度; e. LTR-Gypsy密度; f. 转座子密度; g. 基因共线性。

  蒽醌类、环烯醚萜类和多糖类是巴戟天中最重要的活性成分。目前为止,上述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在其他药用植物中均有报道,而巴戟天中的关键中间产物和基因信息尚不清楚。利用上述高质量基因组信息推定了参与蒽醌类、环烯醚萜类和多糖类成分生物合成的结构基因及其在不同组织部位和不同生长年限根中的表达模式(图2)。此外,我们还发现涉及上述活性成分生物合成的DHQS,GGPPS, TPS-Clin, TPS04, sacA和UGDH等基因家族在巴戟天中发生扩张。

  

  图2 巴戟天中主要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通路。a. 蒽醌和萜类生物合成途径;b. 多糖生物合成途径;c. 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部分)。热图代表基因的表达水平,红点代表该基因家族在巴戟天中发生了扩张。

  综上,该研究利用Oxford Nanopore三代测序和HiC技术对我国著名的岭南道地药材巴戟天的基因组进行了组装,获得了高质量的染色体级别参考基因组图谱,为巴戟天的遗传改良以及活性成分的合成调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王继华研究员和徐世强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杨少海研究员为通讯作者。相关工作得到了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 (2020B02022100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高水平科学创新战略建设项目(R2019PY-JX003)和广东省高要南药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的资助。


相关文章

海鸥与丹顶鹤居然是近亲?浙大研究将改写教科书

海鸥与丹顶鹤、老鹰与猫头鹰,这几组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鸟类,不久前刚认上亲。浙江大学生命演化研究中心张国捷教授联合国内外学者,正在组织收集世界上现生一万多种鸟类的基因组及形态信息,旨在构建起鸟类物种......

迄今最详细人类血液干细胞图谱出炉,有望为白血病提供新疗法

 科学家绘制出迄今最详细人类血液干细胞图谱。图片来源:辛辛那提儿童医院美国科学家借助博弈论和机器学习技术,绘制出迄今最详细人类血液干细胞图谱。借助该图谱,研究团队已经鉴定出80多个不同的造血......

“女娲”基因组计划发布第五项成果

近日,“女娲”基因组团队重点阐释了适应性选择下非编码调控元件对表型演化的影响,相关研究发表于《分子生物学与进化》。这项工作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徐涛院士、何顺民研究员牵头的“女娲”(NyuWa)中......

深脑刺激图谱有助改进神经疾病疗法

《自然·神经科学》23日发表的一项神经科学研究显示,使用脑深部电刺激(DBS)绘制功能失调的脑环路图谱,将有助于改进特定神经疾病的疗法。研究结果有助于引领人们认识导致这类疾病的脑环路,从而推动发现进一......

一生中患病的几率或可预测,十种慢性病遗传风险估算更接近临床

通过分析基因组中数百万个微小的遗传差异,就可预测一个人一生中患某种疾病的几率。在过去的10年中,研究人员为数十种疾病制定了风险评分,希望有一天患者能利用这些信息来降低患病风险。在《自然·医学》杂志最新......

揭秘基因组“暗物质”

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基因信息传递过程中非编码RNA的调控作用机制”在人类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非编码RNA不参与编码蛋白质,占全部RNA的98%,如同宇宙中神秘的“暗物质”,是生命活动调控的......

构建水稻基因组倒位变异图谱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联合国内多家单位发布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水稻群体水平倒位变异图谱,并挖掘获得了新的水稻耐热优异等位基因,该研究对水稻育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通......

构建水稻基因组倒位变异图谱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联合国内多家单位发布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水稻群体水平倒位变异图谱,并挖掘获得了新的水稻耐热优异等位基因,该研究对水稻育种改良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通......

基因组精确注释新方法:增强子鉴定新技术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动物功能基因组学创新团队研发出增强子鉴定新技术。该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平均分辨率提高了约10倍,为基因组的精确注释提供了新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核酸研究》(......

迈向CRISPR2.0,下一代基因编辑技术方兴未艾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本月稍早时间宣布,批准CRISPR/Cas9基因编辑疗法Casgevy上市,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镰状细胞贫血病患者。这是FDA批准的首款CRISPR基因编辑疗法。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