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03 14:34 原文链接: “黑黄金”碳纤维,从天上来到人间

 工人在生产线上为成千上万股碳纤维“理丝”。

  高档自行车只手可提,轮转如飞,却基本都是进口货。在日前举行的首届环巢湖全国自行车邀请赛上,公路精英组冠军选手走上领奖台,轻轻将手中爱车举过头顶。原来,冠军车手所在的ZGL车队已全部采用ZGL车型,这种国产碳纤维自行车在新一届城运会上包揽冠亚军,由此一战成名。这也是国产自行车在全国职业赛事的冠军册上写下的第一个名字,它宣告:进口能做到的,国产也能做到。

  碳纤维被誉为新材料之王,又有黑色黄金之称。国内20多年前自行研制、小批量生产成功,多装备航天、国防领域;而今,随着大规模产业化条件日渐成熟,多样化的碳纤维民用产品正从天上走向人间。

  细细黑线不怕烧

  碳材料界有句话:“19世纪是铁的时代,20世纪是硅的时代,21世纪可能是碳的时代。”从金属材料广泛用于传统制造业,到硅等半导体材料广泛用于IT业,再到碳纤维等材料日益推广普及,材料科学总是不断推陈出新,满足人类需求。

  其实,碳纤维与其它纺织材料一样,本质是一种化纤,通俗地说也是一丝丝“黑线”拧成的。据东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潘鼎介绍,碳纤维只有头发丝的十分之一细,纤维束的强度却是钢的4到5倍。“在20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环境中,别的纤维或许早已化为灰烬,它不仅不断,而且不烫。”

  正是由于这一神奇特性,它成为洲际导弹弹头防热层的关键材料。上世纪80年代,只有美国、前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拥有航天级碳纤维,他们对外实行严密禁运、技术封锁。潘鼎领衔项目组受命自主攻关,4年间先后突破“原丝、工艺、强度、排废”4道难关,为我国头号战略武器飞天配上“安全盔”。此后多年,潘鼎团队为我国各型导弹持续稳定提供碳纤维产品,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

  轻钢品质内需大

  显然,碳纤维的用武之地远不止穿越大气层的火箭飞弹。它的强度与重量之比,令其它材料十分 “羡慕”。用碳纤维来造飞机、轮船、汽车、自行车,能大幅减重提速;用它来做高尔夫球棒、羽毛球拍、钩鱼竿、三脚架以及医疗器械,轻且耐用……

  在交通领域,碳纤维材料的单位重量比金属轻,单位强度却比金属高,抗疲劳和断裂的性能也更好。由此,碳纤维开始变为民用交通工具的黑色“内外衣”,帮助它们减轻体重,更加安全节能。基于这种“轻钢”品质,碳纤维内需日盛,应用也从天上走向地面。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凌立成介绍,世界最大客机空客A380机身内外,碳复合材料用量超过40%的比例;被称为“黑色飞机”的波音787客机,碳复合材料占其全重50%以上;而国产大飞机C919的碳复合材料目前还只有约20%。据了解,国产民用机先是采用金属机翼方案,未来将大量采用碳复合材料做机身和机翼,将碳比例提高到4成左右,变得更轻盈更环保。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民用车辆也流行轻量化,庞大厚重的车前盖纷纷改装为黑色碳质,内部结构件出厂时也大量“变黑”。

  产能扩张降成本

  走进国内最大的民用碳纤维生产基地DD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这个原本生产纺织机械、毛绒织物的老厂已变身为高新技术重点企业,展台上最多的新产品就是碳纤维自行车。从每辆5万多元的竞赛用车,到一两千元的折叠小车,应有尽有。

  碳纤维产品的价格能否贴近传统材料制成的同类产品?董事长张国良认为,随着多规格产品线投产,国内碳纤维产能正迅速扩张,国产成本也必然随着下降。据介绍,碳纤维与其它材料相似,产品标号从T300到T1000高低不同,品质高低也不同。中复神鹰与东华大学等国内科研单位产学研合作,已创造国内碳纤维领域的多项第一:如第一个实现千吨级T300碳纤维产业化,第一个实现干喷湿纺的T700碳纤维技术突破……去年,全国碳纤维产销量近1500吨,神鹰碳纤维产销量已达1000吨,预计今年可增产至3000吨。

  张国良透露,当T300碳纤维上线量产时,国内民用碳纤维的进口价应声而降,一下子跌去20%。目前,更高规格的T700碳纤维已有一个千吨级项目上马,达到国际主流产品水平。年内还将开发一条2000吨级的碳纤维线,与日本同行等量齐观。“预计2015年,国内碳纤维自主产能将达1.2万吨,可基本满足本土科技产业需求。”

相关文章

精工科技:签署5.5亿元碳纤维装备采购合同

12月26日晚间,精工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3年12月26日与东华能源(茂名)碳纤维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华能源”)签署了《碳纤维装备采购合同》。该合同分为两期实施,第一期金额为2.82亿元,第......

工信部: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加速期已然来临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的最新信息显示,今年以来,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新材料产业进入蓬勃发展的加速期。就在几天前,由我国企业自主研发的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堆芯支承结构中的石墨材......

吕春祥:见证国产碳纤维从自立到自强

2022年对于纤维领域而言是极特殊的一年。这一年,国产碳纤维终成长为中国市场的主流供应,国产份额首次超越了进口量。对于行业发展现状,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研究员、碳纤维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铝基体与碳纤维界面“弱结合”可提高复合材料强度

俄罗斯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证实,铝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强度取决于组元间结合强度,即组元间的界面强度降低时,因裂纹扩展受阻,复合材料的抗断裂性反而增加。研究结果为建立金属基纤维复合材料强度数学模......

两大巨头“杀入”碳纤维

近年以来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稳定,国产替代进程加速。2022年以来,像中复神鹰、吉林化纤等国内领头企业的发展势头正盛。新年伊始,就有两家企业打算进入这一赛道,先后斥资建设碳纤维产线。获悉,1月7日,山西......

日本东丽将投1000亿日元增产碳纤维

日本经济新闻社1月16日报道称,日本东丽计划到2025年投资约1000亿日元扩大美国、韩国和法国等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基地的产能。日本东丽的碳纤维业务主要面向航空制造、体育休闲及一般产业等领域。此前,受......

两大巨头“杀入”碳纤维

近年以来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稳定,国产替代进程加速。2022年以来,像中复神鹰、吉林化纤等国内领头企业的发展势头正盛。新年伊始,就有两家企业打算进入这一赛道,先后斥资建设碳纤维产线。获悉,1月7日,山西......

碳纤维这种低等级材料,已经out了

有人觉得碳纤维很高级,但我觉得恰恰相反,碳纤维只是一种工业材料,它和高级没有一点关系,你认为高级,是因为碳纤维往往和一些特定的商品挂钩,而这些商品往往有着高价值属性,所以碳纤维才会被人觉得非常高级。但......

国内首套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成功投产

随着碳纤维应用率的不断提升,相关行业将迎来长跨度的高景气阶段。国内首套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成功投产据《中国科学报》,近日,我国首个万吨级48K大丝束碳纤维工程第一套国产线在中国石化上海石化碳纤维产业基地......

李仲平:如何认识神奇的碳纤维

李仲平(1964.08—),复合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长期从事航天极端环境复合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工程应用研究以及型号研制。负责并带领团队探明天线罩热透波、防热复合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