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4-03 09:36 原文链接: 2018年北京大学工程科学优秀青年人才国际论坛举行

2018年3月17日至18日,为聚焦国内外学术前沿,开展多学科、跨领域的讨论和交流,同时也为北京大学“青年千人”计划储备更多优秀的国际化人才,由北京大学工程科学与新兴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联合北京大学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共同举办的首届北京大学工程科学优秀青年人才国际论坛举行。该论坛是一个面向全世界范围内工程科学领域优秀青年人才的专题会议,得到了来自全球范围内的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百余名科研人员的积极响应。经过遴选,主办方邀请了其中31位优秀青年学者作为代表出席本次论坛并作学术交流报告,报告内容涵盖了固体力学、工程力学、计算力学、智能机器人、微纳米制造、力学系统与控制、流体力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纳米材料与微纳器件、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健康的各个方面。

3月17日上午,北京大学副校长龚旗煌,人事部部长刘波,科研部部长周辉,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工学院院长张东晓教授,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振山,工学院力学与工程科学系主任段慧玲教授以及工学院和环境科学学院的老师们受邀出席了本次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由张东晓教授和段慧玲教授共同主持。

龚旗煌致辞

龚旗煌表示,近年来国家致力于开展新工科建设工作,北大自改革开放以来就自发地初步形成了建设新工科的基本思路,并在之后的学科建设中不断衍生出一批有别于传统工科的新型工程技术学科。北大新工科在近年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8的QS全球排名中,北大的工程技术领域进入了前十名。同时,北大也非常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培养,新工科的发展需要“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龚旗煌向广大青年学者们发出邀请,诚挚欢迎世界各地青年才俊加入北大,与北大一同鼎力支持祖国新工科建设,成就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刘波在开幕式上作了关于北大人事制度和引进人才福利待遇的全面介绍。他首先对于北大教研系列职位结构,包括职位类别、职位晋升、任职年限作了简明的概括,并介绍了北大最新的人才计划支持情况,包括博雅人才计划、人文基金、改革博士后资助体系等。随后刘波又针对薪酬福利体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优厚的工资待遇、充足的科研经费以及子女教育福利等其他人性化的支持性政策,都体现出北大对于新时代高素质复合型优秀青年人才的渴求和重视。

周辉全面阐述了北大的科研传统和优势特色,介绍了北大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情况和科研支撑体系。他提道,新时代要开启新征程,北大要抓住全面建设科技强国的重大历史机遇,积极深入参与国家科教建设,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大力发展人工智能、脑科学、量子科学等,同时也要努力营造更为人性化的制度环境,为青年学者在北大发展事业实现价值提供一流的科研平台。

开幕式后半场由张东晓教授介绍北大工学院的历史沿革以及发展现状。他指出“机制创新引航学院发展”,应坚持人才建设与国际接轨;同时,他强调应“开门办学”,加强国际交流、企业合作和地方联合等人才培养方式。张东晓多次强调北大对优秀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视,并向大家一一介绍了工学院各系的代表性领军人才以及对应的科研成果,使与会者们对工学院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和更全面的认识。最后他总结了工学院的未来核心建设目标——不求最大,但求最好。

随后,李振山为大家作了关于环境学院情况的简单介绍,包括学院的人员组成情况、空间与平台状况、教学与知识体系以及未来发展过程中关注的重点方向,并为大家展示介绍了近年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标志性科研成果。

开幕式的最后,北大“青千”人才代表郭少军研究员和杨越研究员先后发言,讲述亲身经历,分享心得体会,畅谈奋斗梦想,作为北大新时期涌现出的杰出青年人才,他们在北大的工作、学习、成长经历在与会青年学者中引起强烈反响,青年学者们纷纷表达了对学成后回国干事创业,参与到新时代祖国发展建设当中的热切期盼。

“青千”教师代表郭少军研究员(左)、杨越研究员(右)发言

3月17日下午,6个分论坛同时举行,内容涵盖固体力学、工程力学、计算力学、智能机器人、微纳米制造、力学系统与控制、流体力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纳米材料与微纳器件、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健康多个领域。分论坛上,参会学者们围绕各自的科研主题作出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

固体力学分论坛在力学楼434会议室进行,由工学院韦小丁特聘研究员主持,参会学者有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曹朋会博士、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焦鹏程博士、美国阿克伦大学的李冰博士、普林斯顿大学的毛晟博士,以及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的易敏博士。

曹朋会博士主要为大家介绍了极端环境下对耐损伤材料的计算模型;焦鹏程博士的报告主要围绕多尺度结构的力学性能与失稳分析展开;李冰博士主要介绍了弹性/机械超材料的结构设计与动力学响应;毛晟博士推导了挠曲电的一般控制方程,利用精确解解释了挠曲电在弹性体以及缺陷存在情况下的力学行为,并基于上述理论提出了与之相恰的混合有限元计算方法;易敏博士介绍了电压驱动电荷介导的室温下纳米异质结构的180°磁化转换,通过磁化动力学模拟演示了室温下电压驱动的电荷介导的180°磁化转换。

固体力学分论坛青年学者焦鹏程博士作报告

工程力学、计算力学分论坛在力学楼314会议室进行,由工学院刘谋斌研究员主持,参会学者有来自杜克大学的刘英杰博士、美国西北大学的廉艳平博士和严金辉博士,以及昆士兰大学的张宏博士。

刘英杰博士主要论述了一种新型的模拟各向异性材料粘性断裂的多相场框架;廉艳平博士的报告描述了一种元胞自动机有限元方法预测增材制造过程中的晶粒生长的方法;严金辉博士主要论述了如何计算多项流固耦合及其在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张宏博士详细介绍了用于结构元素力学分析的Hencky bar-chain / net的开发。

工程力学、计算力学分论坛现场

智能机器人、微纳米制造、力学系统与控制分论坛在工学院1号楼209会议室举行,由工学院王启宁研究员主持,参会学者有来自比萨圣安娜高等学校的陈保君博士、麻省理工学院的崔可航博士、香港科技大学的陈伟博士,以及香港中文大学的延廷芳博士。

陈保君博士主要介绍可穿戴机器人人机界面的发展,并讨论这一领域的局限性和挑战;崔可航博士的报告论述了功能微纳结构的规模化制造及其在高效太阳能转换器件的应用;陈伟博士在报告中提出了一个通信/控制协同设计范例来研究网络控制系统,这一系统的实质是允许通信网络与控制器设计共同设计,同时讨论两种不同的通信/控制协同设计方法;延廷芳博士对目前动力型下肢外骨骼人常用的辅助策略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一种传感系统最简化的方法来检测人的运动意图和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智能机器人、微纳米制造、力学系统与控制分论坛青年学者延廷芳博士作报告

流体力学分论坛在工学院1号楼210会议室举行,主持人为工学院肖左利研究员,参会学者有来自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的公超博士、日本学术振兴会的李庆安博士、纽约大学的谢金翰博士、麻省理工学院的徐克博士,以及普林斯顿的朱来来博士。

公超博士主要论述了低推力工艺对柴油机喷油嘴内部流动的影响研究;李庆安博士主要介绍了他对于直叶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风洞性能试验研究的一些成果;谢金翰博士的报告介绍了近海惯性波与中尺度海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徐克博士在报告中表示他的研究团队对传统二维微模型平台进行了根本性的改进并引入了关键的局部三维特征,从而成功在准二维平台上实现了孔隙相和颗粒相的双连续拓扑特性。利用这一新平台, 针对多孔介质中气泡群熟化机理、超低界面张力渗流等复杂体系渗流现象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若干突破性的成果;朱来来博士主要介绍关于蠕动流中液滴动力学的两项研究,并重点讨论其中的不稳定性和分叉现象。

流体力学分论坛青年学者朱来来博士作报告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纳米材料与微纳器件分论坛在工学院1号楼212会议室举行,主持人为郭少军研究员,参会学者有来自俄勒冈州立大学的冯振兴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官操博士、达特茅斯学院的李全博士、哈佛大学的李远博士,以及麻省理工学院的庞全全博士。

冯振兴博士介绍了他及研究团队设计了三种不同的铜配合物分子,实现了二氧化碳高效电催化转换的最新进展;官操博士的报告从材料的结构设计和复合材料的构建出发,通过结构和组分优化并将其应用到柔性储能器件的研究中,实现了多种性能稳定,且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和长循环性能的柔性储能器件;李全博士报告展示了将光导单向分子转子作为网状单元集成在聚合物凝胶中可以扩大它们各自的运动以实现材料的宏观收缩;李远博士的报告主要描述了控制分子隧道结的超分子和电子结构以优化其性能的重要性;庞全全博士的报告介绍了其在锂负极保护设计方面的最新进展。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纳米材料与微纳器件分论坛青年学者李远博士作报告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健康分论坛在环境大楼B112会议室举行,主持人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宫继成研究员,参会学者有来自荷兰莱顿大学的董亮博士、哈佛大学的高蒙博士、德州农机大学的彭剑飞博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魏宗苏博士、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闫美霖博士、南洋理工大学的赵峻博士、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的张悦博士,以及犹他大学的张岳助理教授。同时,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张世秋、胡敏、邱兴华、童美萍、刘文、戴瀚程、叶春翔等几位老师也出席了论坛。

董亮博士结合自己曾经和正在进行的典型案例阐述了自己的实践研究成果,最后从决策支撑、管理与创新商业模式设计等角度讨论了我国进一步推进区域生态工业发展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方向;高蒙博士从二次气溶胶形成、区域运输、以及反馈作用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华北地区冬季灰霾的成因,为华北地区的灰霾污染控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彭剑飞博士的报告针对PM2.5生成机制中的重点及热点问题,以烟雾箱实验为主要手段,从三个方面阐述大气重污染不同阶段PM2.5的形成机制;魏宗苏博士通过几个实例说明可持续工艺的合理设计可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并阐释水溶液中IOAs的表征以及Cr(VI)和IOAs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研究成果可以用于可持续净水技术的开发;闫美琳博士研究了热带风暴和1988年至2005年78个美国社区的全因死亡,意外死亡,心血管死亡和呼吸死亡的合并风险,研究结果表明非常严重的热带风暴暴露不仅可以造成人群的直接意外死亡,还可能造成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风险;赵峻博士的研究主要是通过设计和制备高性能的催化材料以及复合多功能材料,来实现快速的生物质转化过程,并且通过对于材料的修饰和改进,来调整产物的选择性,提高生物质利用率;张悦博士在报告中着重探讨了大气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气候性质之间的相互影响;张岳博士重点讨论了环境健康领域大数据应用的三个主题:1)暴露评估中的机器学习方法;2)多污染物混合效应的统计方法;和3)评估大气污染物干预效果的临时推理方法。

环境科学分论坛现场

3月18日上午,部分青年学者在宫继成老师的陪同下,参观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组分在线监测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和环境健康组学测量实验室,与相关领域的老师和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此同时,其他参会的青年学者们在工学院1号楼210会议室与段慧玲教授、刘谋斌研究员、肖左利研究员以及其他相关学科负责人和教师代表进行了座谈会,在会上双方就研究方向、合作前景、支持保障和来校意向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各位学者踊跃发言,部分青年学者纷纷表达了来北大发展的强烈意向。座谈会后,在相关学科教师的带领下,青年学者们参观了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湿地保护与修复技术中心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并纷纷在参观结束后作出了高度的评价。

部分青年学者参观后留影


与会人员在春雪中合影留念


相关文章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成立特色老年医学中心

本报北京电(陈得)日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分中心正式挂牌,双方将共同推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特色老年医学中心建设。中心将依托宣武医院在老年疾病临床诊疗技术方面......

关于举办第五届中国实验室发展大会的第一轮通知

关于举办第五届中国实验室发展大会的通知(第一轮)各有关单位:为推进我国实验室技术的发展,提升实验室综合水平,促进国内外行业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世信国际会展集团研究决定于2024年......

淡水河谷中南大学低碳与氢冶金联合实验室启用

4月8日,由淡水河谷公司与中南大学合作共建的淡水河谷-中南大学低碳与氢冶金联合实验室正式启用。该实验室是2021年11月和2022年5月中国-巴西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第五、六次会议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

北京大学超千万采购两台质谱仪

北京大学2024年5月政府采购意向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政府采购意向公开工作的通知》(财库〔2020〕10号)等有关规定,现将北京大学2024年5月政府采购意向公开如下......

北京大学近900万元采购三重四极杆质谱仪

北京大学2024年5月政府采购意向-超高灵敏度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仪详细情况超高灵敏度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仪项目所在采购意向:北京大学2024年5月政府采购意向采购单位:北京大学采购项目名......

最高50万,一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报指南

为促进我国内燃机与动力系统领域前沿技术研究,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2024年内燃机与动力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特设立开放基金资助相关课题研究,申请者须根据实验室拟资助的领域和方向进行申......

公示,北京大学拟录取蔡元培

4月1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发布2024年硕士(内地)招生拟录取公示名单,此前受到网友关注的考生蔡元培和莫言在列。据此前报道,3月26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发布了2024年硕士生招生复试成绩,一位......

公示,北京大学拟录取蔡元培

4月1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发布2024年硕士(内地)招生拟录取公示名单,此前受到网友关注的考生蔡元培和莫言在列。据此前报道,3月26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发布了2024年硕士生招生复试成绩,一位......

五一假期北京大学将继续有序开放校园提供研学导览

中新网3月28日电据北京大学官方网站消息,2024年4月29日起,北京大学校园研学导览项目(五一假期档)将再次启动,面向社会各界,接受团体预约。公众可以通过北京大学官网主页导航栏—>【访客】—&......

373万这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68项实验室科研仪器中标公布

一、项目编号:11000024210200075394-XM001二、项目名称:友谊医院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实验室科研仪器设备购置三、中标(成交)信息总中标成交金额:373.472万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