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13 16:48 原文链接: 2023年1月中国学者在CNS发表31篇文章

2023年1月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 Science 发表31篇研究成果,iNature对此进行了汇总:

【1】按杂志划分,Cell 有7篇,Science 有8篇,Nature 有16篇;

【2】按单位划分,中国科学院发表8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4篇,浙江大学有4篇,香港大学有2篇,四川大学有2篇,南京大学有2篇,华中科技大学有2篇;

【3】按照是否有国外单位合作,中外合作的有20篇文章,有11篇主要由中国单位完成;

最后,由于时间比较仓促,如有任何错误,可留言告知编辑部,方便我们第一时间纠正,同时对此产生的任何错误,我们深表歉意。

单位列表:

image.png

2023年1月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 Science发表的31篇文章列表:

image.pngimage.png

2023年1月中国学者在Cell 发表7篇文章列表:

【1】2023年1月23日,浙江大学胡海岚团队在Cell 在线发表题为“Neural mechanism underlying depressive-like state associated with social status los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与社会地位丧失相关的抑郁样状态的神经机制。这些结果揭示了相互促进社会地位丧失和抑郁行为的核心神经机制。控制mPFC和LHb活动的相互交织的神经元信号为社会流动性和心理障碍之间的相互对话提供了一个机制基础,揭示了一个有希望的干预目标

【2】2023年1月19日,厦门大学王科嘉及梁青共同通讯在Cell 在线发表题为“Opioid-induced fragile-like regulatory T cells contribute to withdrawal”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描述了阿片类药物使用障碍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外周免疫细胞的分布。该研究表明,阿片类药物推动脆弱样Treg的扩张,并有利于外周Treg在血脑屏障的退化,从而导致IFN-γ介导的突触不稳定和随后的戒断症状

【3】2023年1月19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薛天团队在Cell 在线发表题为“Light modulates glucose metabolism by a retina-hypothalamus-brown adipose tissue ax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光可以通过激活支配下丘脑视上核(SON)的固有光敏性视网膜自感光神经节细胞(ipRGCs)急剧降低小鼠的葡萄糖耐量(GT)。该研究工作揭示了视网膜-SON-BAT轴介导光对葡萄糖代谢的影响,这可能解释了人工光和代谢失调之间的联系,提出了一种潜在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来管理葡萄糖代谢障碍

【4】2023年1月19日,牛津大学Anjali P. Kusumbe团队(四川大学陈俊宇为共同第一作者)在Cell 在线发表题为”Lymphatic vessels in bone support regeneration after injur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结合高分辨率光片成像和细胞特异性小鼠遗传学,证明了小鼠和人类骨骼中淋巴管的存在。该研究发现在基因毒性胁迫下,骨中的淋巴管扩张。VEGF-C/VEGFR-3信号通路和基因毒性应激诱导的IL6驱动骨骼的淋巴管生成。在淋巴管生成过程中,增殖的淋巴内皮细胞分泌CXCL12对造血和骨再生至关重要。此外,淋巴血管分泌素CXCL12触发成熟Myh11+ CXCR4+周细胞的扩张,这些周细胞分化为骨细胞,并有助于骨和造血再生。在老年动物中,这种淋巴管和myh11阳性细胞在应对基因毒性应激时的扩张受到损害。这些数据表明淋巴管生成是刺激造血和骨再生的一种治疗途径。

【5】2023年1月12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徐华强/庄友文团队联合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Bryan L. Roth团队合作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 上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了题为“Structures of the entire human opioid receptor family”的研究论文,该项研究系统地解析了阿片受体家族四个亚型μOR、δOR、κOR、NOPR和各自的选择性多肽包括内啡肽、内吗啡肽、强啡肽、皮啡肽和痛敏肽的冷冻电镜复合物结构,结合大量细胞水平的功能实验,揭示了多肽类配体和阿片受体的结合模式,阐述了它们的选择性和保守性机制,为“信使-信箱-效能”模式提供了结构和功能支持

【6】2023年1月6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刘光慧课题组、曲静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张维绮课题组合作在Cell 杂志在线发表题为Resurrection of endogenous retroviruses during aging reinforces senescen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发现了年轻的ERV亚家族在细胞衰老过程中被再度唤醒,提出了古病毒复活介导衰老程序化及传染性的理论,并且创新性地发展出阻断ERV古病毒复活及扩散以实现延缓衰老的多维干预策略

【7】2023年1月5日,香港大学生物科学学院翟元梁研究组、香港科技大学党尚宇研究组、香港科技大学/康奈尔大学戴碧瓘研究组和法国居里研究所陈春龙研究组合作在Cell杂志在线发表题为“The human pre-replication complex is an open complex”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了2.59-Å人类MCM-DH (human MCM-DH, hMCM-DH)的冷冻电子显微镜结构,也称为复制前复合体。这项工作揭示了一种内在机制,将DH的形成与初始DNA结合起来,以许可人类细胞中的复制启动

2023年1月中国学者在Science 发表8篇文章列表:

【1】2023年1月26日,成都理工大学王达及美国卡内基研究所聂喜柯共同通讯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Meteorites have inherited nucleosynthetic anomalies of potassium-40 produced in supernova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陨石继承了超新星中钾-40的核合成异常。该研究测量了32颗陨石中的钾同位素比率,并确定了同位素钾-40的核合成异常。碳质球粒陨石(CC)的异常比非碳质陨石(NC)更大,更多变,表明CC继承了更多超新星核合成产生的物质。地球钾-40异常与NCs异常接近,说明地球钾主要由NCs输送

【2】2023年1月26日,河南大学李萌,德国赫姆霍兹柏林材料与能源中心Antonio Abate及Luyao Wang共同通讯在Science 杂志杂线发表题为“Highly efficient p-i-n perovskite solar cells that endure temperature variatio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β-聚(1,1-二氟乙烯)的有序偶极结构来控制钙钛矿薄膜的结晶和能量排列,稳定了钙钛矿黑相并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性能。该研究展示了p-i-n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其功率转换效率为24.6%超过18平方毫米,23.1%超过1平方厘米,在25°和75°C下1个太阳最大功率点跟踪1000小时后,效率分别保持了96%和88%。在−60°和+80°C之间的快速热循环下,器件没有显示出疲劳迹象,证明了有序偶极结构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运行稳定性的影响

【3】2023年1月19日,南京大学王牧,彭茹雯及美国东北大学刘咏民共同通讯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Breaking the limitation of polarization multiplexing in optical metasurfaces with engineered nois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将工程噪声引入到琼斯(Jones)矩阵元的精确求解中,打破了超表面极化复用能力的基本限制,这种限制源于琼斯矩阵的维数约束。该研究的实验证明了多达11个独立的全息图像使用单一超表面照亮可见光与不同的偏振,这是极化多路复用的最高容量。结合位置复用方案,超表面可生成36个不同的图像,形成全息键盘图案。这一发现意味着高容量光学显示、信息加密和数据存储的新范式

【4】2023年1月19日,华中科技大学李雄,荣耀光及洛桑理工学院Michael Grätzel共同通讯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Radical polymeric p-doping and grain modulation for stable, efficient perovskite solar modul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在混合阳离子钙钛矿中引入了一种膦酸功能化富勒烯衍生物作为晶界调制剂来巩固晶体结构,从而提高了薄膜对光照、热和湿的耐受性。该研究还开发了一种氧化还原活性自由基聚合物聚(氧化铵盐),它可以通过空穴注射有效地对空穴运输材料进行对掺杂,同时也缓解了锂离子的扩散。1平方厘米混合阳离子-阴离子PSCs的功率转换效率为23.5%,17.1平方厘米微型模块的功率转换效率为21.4%。在70°±5°C连续1个太阳光照下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3265小时后,PSCs仍保持了95.5%的初始效率

【5】2023年1月19日,吉林大学于吉红,陈飞剑,北京大学黎建及西班牙马德里材料科学研究所Miguel A. Camblor共同通讯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A 3D extra-large-pore zeolite enabled by 1D-to-3D topotactic condensation of a chain silicat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了一种新的高度稳定的纯二氧化硅沸石,称为ZEO-3,它具有一个多维的、相互连接的超大型孔隙系统,通过由16和14硅酸盐四面体制成的窗口打开,这是迄今为止已知的密度最小的二氧化硅多面体。这种沸石是由链硅酸盐史无前例的一维到三维(1d到3d)拓扑凝结形成的。与其他沸石和金属有机骨架相比,ZEO-3具有超过1000平方米/克的比表面积,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减少和回收表现出较高的性能

【6】2023年1月12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毛兰群课题组与于萍课题组合作在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题为“Neuromorphic functions with a polyelectrolyte-confined fluidic memristor”的研究论文,这项研究聚电解质-受限流体忆阻器(polyelectrolyte-confined fluidic memristorPFM)成功地实现了神经形态功能,其中受限的聚电解质-离子相互作用导致了滞后的离子传输,从而导致了离子记忆效应。总之,该研究提出的PFM由于其结构与离子通道相似,PFM是通用的,易于与生物系统接口,为通过引入丰富的化学设计构建具有高级功能的神经形态设备铺平了道路

【7】2023年1月12日,东北大学袁国课题组与李琳琳课题组和德国马普学会钢铁研究所Dierk Rolf Raabe课题组合作在Science 杂志在线发表题为“Ductile 2-GPa steels with hierarchical substructur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在均匀伸长率>20%的情况下,普通中锰钢可以加工成抗拉强度>2.2吉帕斯卡。这需要多个横向锻造、深冷处理和回火步骤的组合。由层状和双重拓扑排列的马氏体与精细分散的保留奥氏体组成的分层微结构同时激活多种微观机制来增强和延展性材料。组织良好的马氏体中的位错滑移和渐进变形刺激相变协同作用产生了较高的延性。总之,该研究提出的纳米结构设计策略可以生产出强度为20亿帕斯卡且具有延展性的钢,这些钢具有吸引人的成分,并具有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潜力

【8】2023年1月12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杨学明课题组、张东辉课题组、张兆军课题组与肖春雷课题组合作在Science 杂志在线发表题为“Stereodynamical control of the H + HD → H2 + D reaction through HD reagent alignment”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了一个高分辨率的交叉束研究H + HD(v = 1, j = 2)→H2(v ', j ') + D在碰撞能量为0.50,1.20和2.07电子伏特时的反应,其中振动激发的氘化氢(HD)分子以两种碰撞构型制备,它们的键优先平行排列和垂直于碰撞伙伴的相对速度。在微分截面上观察到显著的立体动力效应。量子动力学计算表明,垂直构型中的强构造干涉在观测到的立体动力学效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2023年1月中国学者在Nature 发表16篇文章列表:

【1】2023年1月4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希锋,新加坡国立大学仇成伟,Guo Qiangbing,Stephen J. Pennycook及Andrew T. S. Wee共同通道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Ultrathin quantum light source with van der Waals NbOCl2 crystal”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了一种van der Waals晶体,氧化二氯铌(NbOCl2),具有消失的层间电子耦合和单分子层样激子行为,以及可伸缩的二次谐波产生强度,比单分子WS2高3个数量级。值得注意的是,强二阶非线性使相关参数光子对的产生,通过自发参数下转换(SPDC)过程,薄片薄约46纳米。据研究人员所知,这是第一个在二维层状材料中明确证明的SPDC源,也是迄今为止报道过的最薄的SPDC源。总之,该研究工作为开发基于范德华材料的超紧凑片上SPDC源以及经典和量子光学技术中的高性能光子调制器开辟了道路

【2】023年1月4日,浙江大学徐建明及谷保静共同通讯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Cost-effective mitigation of nitrogen pollution from global cropland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综合了全球1521个现场观测数据,并确定了11项关键措施,这些措施可以将农田向空气和水中的氮损失减少30-70%,同时将作物产量和氮利用效率(NUE)分别提高10-30%和10-80%。为了在未来减轻农田氮污染,可以实施氮信用系统(NCS)等创新政策,以选择、激励并在必要时补贴这些措施的采用

【3】2023年1月4日,香港大学Yang Yi及麻省理工学院Charles Roques-Carmes共同通讯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Photonic flatband resonances for free-electron radi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从理论上揭示了光子平带可以克服这种不匹配,从而显著地促进它们的相互作用。该研究结果支持使用平板带作为强光-电子相互作用的试验台,特别是与高效和紧凑的自由电子光源和加速器相关

【4】2023年1月4日,哈佛大学Richard I. Gregory团队(武汉大学王隆飞共同第一作者)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al basis of regulated m7G tRNA modification by METTL1–WDR4”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对人类METTL1 - WDR4的结构、生化和细胞研究表明,WDR4可作为METTL1和tRNA T臂的支架。在tRNA结合后,METTL1的αC区转变为一个螺旋,该螺旋与α6螺旋一起固定tRNA变量环的两端。出乎意料的是,该研究发现METTL1预测的无序N端区域是催化口袋的一部分,对甲基转移酶活性至关重要。此外,该研究发现S27在METTL1 N端区域的磷酸化通过局部破坏催化中心来抑制甲基转移酶活性。总之,该研究结果提供了tRNA底物识别和磷酸化介导的METTL1-WDR4调控的分子理解,并揭示了METTL1无序的N端区域作为甲基转移酶活性的连接

【5】2023年1月4日,德州A&M大学张一歌团队(青岛大学为第一单位,李孜晔为第一作者)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Neogene burial of organic carbon in the global ocea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用全球分布的81个地点的数据建立了新近纪(大约23-3 Ma)有机碳埋藏的历史。结果显示有机碳埋藏的时空变异性比之前估计的要大。从全球来看,中新世早期和上新世埋藏率较高,中新世中期埋藏率最低,后一时期有机质-碳酸盐埋藏率最低。这与早期将中新世中期碳酸盐13C富集值解释为大量有机碳埋藏的研究(即蒙特雷假说)形成了鲜明对比。中新世中暖期有机碳埋藏的抑制可能与细菌对有机质的温度依赖性降解有关,表明有机碳循环对过去的全球变暖起到了正反馈作用。

【6】2023年1月5日,美国康奈尔大学林松课题组与四川大学余达刚课题组合作在Nature杂志在线发表题为“Electrochemical reactor dictates site selectivity in N-heteroarene carboxylation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描述了使用二氧化碳直接羧化吡啶的电化学策略的发展。该研究利用CO2作为理想的羧基源,通过改变电解池实现了氮杂芳烃直接高效且区域选择性可调控的羧基化反应,具有良好的底物适应性和官能团的兼容性,为重要含氮杂环羧酸类化合物的制备提供了新方法,也为CO2资源化利用、碳氢键官能团化以及反应选择性调控提供了新思路

【7】2023年1月11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朱彦武课题组与韩国蔚山国家科学与技术研究院Rodney S. Ruoff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杂志在线发表题为“Long-range ordered porous carbons produced from C60”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道了以α-Li3N为催化剂的C60粉末在常压条件下以克量级制备了一种新型碳——长程有序多孔碳(long-range ordered porous carbon, LOPC)通过模拟,研究发现LOPC是一种亚稳态结构,发生在富勒烯型碳向石墨烯型碳的转变过程中,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LOPC的性质从半导体型向金属型转变

【8】2023年1月11日,浙江大学/美国西北大学J. Fraser Stoddart,加州理工学院William A. Goddard III,缅因大学R. Dean Astumian及美国西北大学Long Zhang共同通讯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An electric molecular moto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描述了一种基于[3]连环烷的电动分子马达,其中两个环双(百草枯-对苯炔)(CBPQT4+)环在溶液中被电驱动,绕一个50元环单向旋转。单向性由振荡电压或氧化还原电位的外部调制提供动力。最初,该研究将注意力集中在同源[2]连环烷上,结果发现动力学不对称性不足以支持单环的单向运动。因此,研究人员加入了第二个CBPQT4+环,通过两个移动环之间的相互作用进一步打破对称性。在[3]连环烷中,两个环围绕一个环的电驱动连续旋转运动的演示不产生废物,代表了向表面结合的电动分子马达迈出的重要一步。

【9】2023年1月11日,南京大学王欣然、施毅及东南大学王金兰共同通讯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Approaching the quantum limit in two-dimensional semiconductor contac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强范德华相互作用使单层二硫化钼与半金属锑的能带杂化使电接触接近量子极限。优异的电学性能、稳定性和变异性使锑成为超越硅的过渡金属二卤属化合物电子器件的有前途的接触技术

【10】2019年1月18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超团队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Stellar initial mass function varies with metallicity and tim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了一个基于大约93000颗光谱观测到的M矮星的恒星计数结果,比以前的研究高出一个数量级,它们位于100-300秒差距的太阳附近。该研究发现了一个变量IMF的明确证据,它取决于金属丰度和恒星年龄。具体来说,与标准的IMF相比,早期形成的恒星群包含更少的低质量恒星,与恒星金属丰度无关。然而,在近代,低质量恒星的比例随着恒星金属丰度的增加而增加。我们银河系中低质量恒星的可变丰度为恒星形成模型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基准,并可能严重影响银河系化学富集建模、星系质量估计和行星形成效率的结果

【11】2023年1月18日,浙江大学田鹤教授、张泽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陈景升教授以及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Evgeny Y. Tsymbal教授合作在Nature 杂志在线发表题为In-plane charged domain walls with memristive behaviour in a ferroelectric film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了在几纳米厚的BiFeO3铁电薄膜中可控地创建和操纵平面内带电畴壁的策略

【12】2023年1月18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知琪教授、蒋成保教授与华中科技大学张佳教授以及苏州纳米所曾中明研究员合作在Nature 杂志在线发表题为“Room-temperature magnetoresistance in an all-antiferromagnetic tunnel junc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描述了一个串联反铁磁体(MnPt)和非串联反铁磁体(Mn3Pt)之间的室温交换偏压效应,它们共同类似于铁磁体-反铁磁体交换偏压系统。作者利用这种奇特的效应建立了全反铁磁隧道结,其非挥发性的室温磁阻值很大,最高达到约100%。原子自旋动力学模拟表明,MnPt界面处的无补偿局部自旋产生了交换偏置。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显著的隧穿磁电阻源于动量空间中Mn3Pt的自旋极化。总之,全反铁磁隧道结器件,具有几乎消失的杂散场和强烈增强的自旋动力学高达太赫兹水平,可能是下一代高集成和超快存储设备的重要

【13】2023年1月18日,新加坡国立大学仇成伟及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肖淑敏共同通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第一单位)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Observation of intrinsic chiral bound states in the continuum”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了真实/内在手性响应与共振超表面的实验实现,其中工程倾斜几何破坏面内和面外对称。该研究结果标志着在连续统中首次观测到固有手性束缚态,其近单位圆二色度为0.93,可见频率的高质量因子超过2663。总之,该研究的手性超表面可能会在手性光源和探测器、手性传感、电子学和不对称光催化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4】2023年1月18日,电子科技大学程玉华,黄伟,美国西北大学Tobin J. Mark、Antonio Facchetti及Zheng Ding共同通讯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Vertical organic electrochemical transistors for complementary circui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展示了具有平衡和超高性能的p型和n型垂直OECTs,通过将氧化还原活性半导体聚合物与氧化还原活性光固化和/或可光固化聚合物混合,形成离子渗透半导体通道,实现在一个简单的、可伸缩的垂直结构中,该结构具有密集的、不透水的顶部接触。该研究是第一个垂直堆叠互补垂直OECT逻辑电路实现了在小于±0.7 V时超过1kA cm−2的足迹电流密度、0.2-0.4 S的跨导、小于1ms的短瞬态时间和超稳定的开关(>50,000次循环)。这种架构为有机半导体氧化还原化学和物理的基础研究提供了许多可能性,在纳米尺度的密闭空间中,没有宏观电解质接触,以及可穿戴和可植入设备的应用

【15】2023年1月25日,山东农业大学段巧红及马萨诸塞大学Alice Y. Cheung共同通讯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Stigma receptors control intraspecies and interspecies barriers in Brassicacea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结果表明SRK和FER整合了种内和种间屏障的机制,为实现十字花科作物的远缘育种提供了途径

【16】2023年1月26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柳振峰团队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Architecture of chloroplast TOC-TIC translocon supercomplex”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报告了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TOC-TIC超复合物的冷冻电子显微镜(cryo-EM)结构,总体分辨率为2.8 Å

相关文章

2023中国高校CNS排行出炉,第一实力断层

2023年,中国内地高校在CNS顶刊上收获颇丰,共计发布351篇。其中Nature刊文187篇,Science刊文99篇,Cell刊文65篇。这一发刊总量相较于2022年的259篇,增长了35.5%。......

Hindawi等撤回大量中国学者论文,教育部:开展高校撤稿论文自查

据武汉大学、山东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河南财政金融学院等高校网站近日消息,2023年以来,Hindawi等国外出版机构撤回大量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对我国的学术声誉和学术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教育部科学技术......

中国学者获国际风景园林设计领域最高奖励

美国东部时间10月17日,美国文化景观基金会宣布,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俞孔坚荣获2023年奥伯兰德国际风景园林奖。他从全球300余名获得提名的设计师中脱颖而出,被授予国际风景园林设计界个人的......

中国学者获国际风景园林设计领域最高奖励

美国东部时间10月17日,美国文化景观基金会宣布,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教授俞孔坚荣获2023年奥伯兰德国际风景园林奖。他从全球300余名获得提名的设计师中脱颖而出,被授予国际风景园林设计界个人的......

2023年1月中国学者在CNS发表31篇文章

2023年1月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 及Science 发表31篇研究成果,iNature对此进行了汇总:【1】按杂志划分,Cell 有7篇,Science&n......

2023年1月中国学者在CNS发表31篇文章

2023年1月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 及Science 发表31篇研究成果,iNature对此进行了汇总:【1】按杂志划分,Cell 有7篇,Science&n......

撤稿新高度|186篇中国学者的文章被撤回涉复旦等高校

2022年6月,Hindawi研究诚信团队利用审稿人活动数据库基础上的新的分析能力,在少数期刊的同行评议过程中发现了违规行为。初步调查的结果,Hindawi将撤回自2020年8月以来发表的16种期刊的......

2022年中国学者在CNS发表154篇生命科学领域文章最多的是…

2022年已经结束,2023年已经开始。值此之际,iNature编辑部统计了2022年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中生命科学领域的文量,共计154篇,iNature对此进行了汇总:......

再次暴雷!该知名杂志撤回了中国学者262篇文章

EuropeanReviewforMedicalandPharmacologicalSciences由意大利VerduciEditore出版商出版,1997年创刊,目前被包含被众多数据库收录,每月上线......

刚被踢出SCI收录的这本期刊陆续撤回91篇中国学者论文

CellularPhysiologyandBiochemistry是一种开放获取期刊。CellularPhysiologyandBiochemistry是一份科学期刊,自2019年起由德国杜塞尔多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