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韩国利用太阳光开发出二氧化碳转换技术

韩国《亚洲经济》发布消息称,韩国高丽大学利用太阳光能源中的红色光开发出将二氧化碳转换成合成燃料的转换技术。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化学领域国际学术杂志《Acs Catalysis》上。 二氧化碳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在结构上非常稳定,无法轻易转换成其它物质。目前技术主要利用电热能源来分解二氧化碳,但是无法广泛使用。即使通过使用人工光合作用,在二氧化碳转换过程中同样出现了催化效率低,转换反应不稳定的现象。 韩研究组利用超高效率的太阳光捕捉技术,开发出二氧化碳转换型光催化剂。通过该技术可以将二氧化碳转换成一氧化碳中间物质,从而产生可使用的合成燃料。研究组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使用了可以捕捉光的叶绿素和类似卟啉的燃料。卟啉长时间暴露在太阳光下,容易分解,在此基础上与氧化物半导体结合,可大幅度改善光稳定性。比只由卟啉组成的光催化剂转换效率提升10-20倍,即使长时间暴露在太阳光下,也可以发生催化反应。特别是,卟啉在可见光中的......阅读全文

中美合作研究实现光催化二氧化碳合成氨基酸

  大自然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化合物,为几乎所有生物提供能量。而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元,人体每天需摄入大量氨基酸维持生命。记者4日从南京工业大学获悉,该校樊新元课题组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帕特里克·沃尔什(Patrick Walsh)教授合作,实现了利用太阳光驱使二氧化碳化学转化、

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探全球二氧化碳分布

  再过不久,地球上空,将多一位“中国”国籍的“地球体检师”。  它是我国首颗碳卫星,全称为“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升空工作之后,它将一探全球二氧化碳分布的秘密。  而这个“秘密”,可能是解锁全球气候变化原因的钥匙。  我们常听到“温室效应”四个字。全球气候异常,是否就是二氧化碳的“锅”?

碳卫星利用高光谱进行全球“碳普查”

  我国首颗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即将发射升空,它将用慧眼一探全球二氧化碳变化的秘密。  “我国还没有这么复杂观测模式的民用卫星,它通过5种观测模式的组合,完成对全球二氧化碳的探测,卫星装载的高光谱二氧化碳探测仪有2000多个通道,光谱解析度极高,卫星研制难度极大。”碳卫星首席应用科学家卢乃锰告诉

美研发可快速制造烃类燃料的反应器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月12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了一种新反应器,其能利用太阳光、二氧化碳、水和氧化铈快速地制造烃类燃料。该研究发表在上周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这个过程类似于植物的生长过程,植物为维持生长也会使用来自太阳的能源将二氧化碳转变为糖基聚合物和芳香烃化合物。这

专家在南京国际研讨会上透露人工光合作用效率已超过绿叶

  “未来只需要太阳光、二氧化碳和水就能生产出汽车燃料、高分子材料和药品。”6月3日,在2015“光电子学、材料与能源”国际研讨会上,国际顶尖材料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杨培东教授透露了这一令人期待的消息。  杨培东介绍,他正在研究的系统类似于绿叶的光合作用系统,只不过绿叶的光合作用产物是氧气和碳

二氧化碳检测仪在大棚蔬菜产量提高中的监测应用

光合作用是作物产量的保证,即植物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但是空气 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较低,这样就不利于作物的产量提高,所以在温室或者速率大棚内增施二氧化碳就可以大幅度的增加蔬菜产量。不同植物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对 co2的要求是不同的。若CO2浓度超过限额,农作物反而减产。所以要利用二氧

二氧化碳监测仪在大棚蔬菜种植中的应用

光合作用是作物产值的保证,即植物运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组成碳水化合物,可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比较低,这样就不利于作物的产值进步,所以在温室或许速率大棚内增施二氧化碳就可以大幅度的添加蔬菜产值。不一样植物在不一样气候条件下对co2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若CO2浓度超越限额,农作物反而减产。所 以要运用

科学家研制新型催化剂 让二氧化碳变身低成本液态燃料

利用太阳能量引发化学反应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4月7日报道,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瑞士科学家携手研制出了一种太阳能反应器。该太阳能反应器采用了低成本的新型催化剂,可集中太阳的热量,通过热化学循环方法,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变为氢气和一氧化碳,而大量的氢气和一氧化碳结合在一起可形成液态燃料

利用阳光和催化剂 二氧化碳与水可变身液态燃料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4月7日报道,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和瑞士科学家携手研制出了一种太阳能反应器。该太阳能反应器采用了低成本的新型催化剂,可集中太阳的热量,通过热化学循环方法,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变为氢气和一氧化碳,而大量的氢气和一氧化碳结合在一起可形成液态燃料,为汽车、手提电脑和全球定位系统(

中国碳卫星升空百天 核心载荷工作状态良好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了解到,我国首颗“碳卫星”升空已100天,从其携带的核心载荷二氧化碳探测仪传回数据来看,工作状态稳定良好。科研人员称,我国未来将可能发射更多卫星监测温室气体排放。  2016年12月22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碳

世界经济论坛评选的十大新兴技术 液体活检等上榜

  世界经济论坛在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发布了"2017年度全球十大新兴技术榜单(Top 10 Emerging Technologies 2017)",其中包括液体活检,从空气中提取饮用水技术,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的“人工树叶”等一系列突破性技术入选。  该榜单由世界经济论坛

二氧化碳检测仪有怎样的功能特征和使用效果?

不同植物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对二氧化碳的需求是不同的。若CO2浓度超过限额,农作物反而减产。所以器要监测和控制空气中CO2浓度,使之达到最佳值。目前,国内外已有的二氧化碳检测仪价格昂贵,不适合我国农民使用。为此提出尽快研制出廉价的二氧化碳检测仪以解决蔬菜生产之急用。 农作物产量95%以上来自光合作用。即

温室气体转化成燃料成可再生能源研究热点

  Stuart Licht设计了最终循环机。他和同事在美国华盛顿大学实验室建造的这个太阳能反应堆,可以借用太阳光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化石能源氧化后的副产物——再一次转化成燃料。这中间有几个步骤:这一反应过程中需要用到水,水可以分解成氢气和一氧化碳;然后分解物可以与液态烃燃料相混合。可以说,Lic

科学家称海洋酸化将加速全球变暖趋势

  美国华盛顿大学科学家近日在《自然气候变化》期刊中发表文章指出,由于人类向海洋排放了大量的化工燃料排放物,使海洋酸性提高,同时减少了能够帮助屏蔽辐射的天然气排放,这就加速了全球变暖的进程。研究人员还表示,他们所发现的这一巨大的潜在因素,目前尚未被人们作为气候变化预测的因素加以考虑。   科学家称

美专家利用太阳能将CO2和水转化为潜在替代燃料甲酸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出利用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潜在替代燃料甲酸的有效方法。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二氧化碳利用率》上。  为了抑制因大气中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引起的全球变暖,通常涉及三个方面:开发替代性能源、捕获和存储温室气体,以及再利用过量的温室气体排放。采用这其中的

纳米技术与生物科学联姻 促成“人工绿叶”问世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杨培东和他的团队已经研发出“人工绿叶”,通过人工的光合作用,仅利用太阳光就能产生汽油和天然气。这种燃料可以用来驱动汽车和用于建筑采暖,而不会产生温室气体排放。   杨培东目前任加州大学化学专业教授兼该效科维理能源纳米研究所主任,他和他的团队是通过半导体纳米和细菌相结合的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十大“怪招”能否凑效?

  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大会本月29日将在墨西哥旅游城市坎昆举行。回顾过去一年,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后,世界各国对气候变暖这一问题的重视度似乎一下子被拔高到了极致。尽管欧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至今未能在减排义务方面达成一致,而美国也迟迟未能在国会通过气候法案,但科学界却在

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资深材料专家做特邀报告

  2011年5月18日下午,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组织委员华南理工大学李元元校长和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罗宏杰所长主持的大会特邀报告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大会堂B举行,多年从事材料研究的资深院士、专家为大家带来一个个精彩的报告。  特邀报告会现场  C.T.

改良植物或成新的碳捕获工具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一个研究小组正在研究改良植物的技术,以期在未来几十年中,将植物光合作用捕获碳的能力提高一倍。当前植物光合作用每年从大气中捕获的碳只有30亿吨,而为遏制气候恶化,每年需要从大气中减少约90亿吨碳。该研究发表在10月出版的《生物科学》上。   研究由美国劳伦斯·

美科学家开发出可“吃”二氧化碳长大的材料

美国研究人员最新开发出一种与大气中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后“生长”的复合材料,未来有望用作建筑材料或修复材料和防护涂料。  近日发表在美国《先进材料》杂志上的研究显示,这种凝胶材料可以像植物一样吸收二氧化碳后生长,因此可用来制成轻质板材,运送到建筑工地,接触空气和阳光后会变得坚硬起来,从而节省了能源和运输

二氧化碳监测将有中国数据

  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如何变化?明年将有望产生中国数据。今年12月,我国首颗碳卫星将发射升空。11月8日,这颗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制的卫星出厂离沪,运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碳卫星最主要作用是监测全球的二氧化碳浓度在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变化,科学家由此可以了解大气二氧化碳的分布和流向。全球

王江云研究员:合成生物学与我的诺奖梦

        未来生物工厂模型——外壳由一层自养、产氢、固氮、固定二氧化碳的藻类生物构成。中层进一步将藻类生物生产的原料处理为人类生产生活需要的原材料及生物燃料并加以储存。内层是藻产生的氢气,使得生物工厂漂浮在空中,可根据日照条

半导体量子点作为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催化剂

  在自然界中,光合生物能够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或硫化氢)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或氢气),该过程是生物界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地球碳氧循环的重要媒介。受此启发,利用可见光还原的方式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和/或太阳能燃料(如CO、HCOOH、CH3OH、CH4

科学家研究如何将水转化为能源

图中的石头便是名为锰钡矿的二氧化锰矿物质。  水离解是维持地球上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反应之一,它或可能是产生未来燃料的关键。水离解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关键,植物利用水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和氧气,其中太阳光作为能量。然而,有关这个过程仍存在一些重大的谜题。  自然自身的水离解催化剂

廖强:培育微藻 变废为宝

   廖强(左)指导学生做实验 受访者供图  工业废气、工厂废水、秸秆等污染物,通过微藻就可实现变废为宝,不仅能再次回收利用,还能产生燃料。近日,重庆大学廖强团队凭借这一研究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该团队成员都说,这份荣誉的取得离不开团队负责人廖强教授20年的创新与坚持。  巧用太阳能 让

美研发出首个全集成人工光合作用纳米系统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17日(北京时间)报道,就在媒体大肆喧嚣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已达到300万年来最高值的当下,美国能源部(DOE)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在最新一期《纳米快报》上报告说,他们在开发碳中和可再生能源技术——首个全集成人工光合作用纳米系统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主持该项研究

美合成“人造森林”纳米系统

  就在媒体大肆喧嚣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已达到300万年来最高值的当下,美国能源部(DOE)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在最新一期《纳米快报》上报告说,他们在开发碳中和可再生能源技术——首个全集成人工光合作用纳米系统上取得了重要进展。   主持该项研究的伯克利实验室材料科学部化学家杨培栋(音译)

美欲研制滤气机收集二氧化碳对抗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之一。美国科学家正着手研制二氧化碳滤气机。如果研发成功,这种机器可过滤大量空气、收集二氧化碳,使大气重新变清洁。但也有科学家对这种机器能否最终用于对抗温室效应提出质疑。 美国科学家正着手研制二氧化碳滤气机。 新尝试 目前亚利桑那州图森市一个实验室正在

人工气候箱在培育植物时候光照度如何调节?

一般来说植物营养生长的温度范围是5~25℃,当超过25℃时生长不良。发芽期,种子在5~10℃即能缓慢发芽,20~25℃发芽迅速而强健,26~30℃时虽然出苗更快,但幼苗徒长细弱。幼苗期,一般白天温度为22~25℃,夜晚不低于15℃为宜。莲座期,是植物器官形成的主要时期,日均温以17~22℃佳,过高莲

二氧化碳检测仪在农业大棚中的使用优势

光合作用对于农作物的产量增产十分重要,因为农作物产量的95%以上都依赖于此。即植物利用太阳光,将CO2和水合成为碳水化合物。但空气中CO2含量太 低仅为330ppm。所以,在温室或塑料大栩中增施C6z气.可以大幅度增加蔬菜产。对于大棚内的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一般可以选择二氧化碳检测仪进行检测。 不同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