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29 14:49 原文链接: 14项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和前沿技术发布

   9月28日, 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沿及创新技术”评选结果在2020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发布。中国科学院院士、大会科技委员会联合主席欧阳明高代表大会公布了本年度评选结果,共有7项创新技术和7项前沿技术入选。

  2020年创新技术为:高集成刀片动力电池技术、面向海量场景的自动驾驶云仿真平台技术、动力电池高效成组CTP技术、一体化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技术、800伏碳化硅逆变器技术、基于昇腾AI的自动驾驶云服务技术和车用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堆技术。

  2020年前沿技术为:高电压镍锰酸锂正极材料及电池技术、新型无氟碳氢质子交换膜技术、基于3D结构复合载体的铂基合金催化剂技术、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技术、智能驾驶感知计算平台技术、高功率密度硅基氮化镓功率模块技术和扇形模组轴向磁场轮毂电机技术。

  据介绍,此次获奖的7项创新技术已实现量产化应用,有效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水平;获奖的7项前沿技术则展示了全球基础研究的最新趋势,为今后新能源汽车科技创新指出了新的方向。

  据了解,本次评选于2020年2月份正式启动,来自全球新能源汽车主要技术领域的27位知名专家学者组成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科技委员会,负责本次评审工作。本次评选从整车集成与控制、动力电池、燃料电池、驱动系统、智能化、轻量化及新材料、能源供给、其他相关技术等8个技术方向共征集了百余项前沿及创新技术。

  经形式审查后,有56项创新技术和51项前沿技术进入初评环节;经过初评后,有12项创新技术和10项前沿技术进入终评环节。经过最后评审,7项创新技术和7项前沿技术脱颖而出。

   2020“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沿及创新技术”评选结果简介

  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前沿及创新技术”评选中,“创新技术”是指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创造出的一种新技术,可解决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领域技术难点、技术瓶颈的重要应用性技术。参评的创新技术需在产品上得到实际应用,产品形态为投放市场。

  “前沿技术”则是指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的重大技术,可成为新能源汽车未来产品技术更新换代和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技术。

  2020年7项创新技术

  1、 高集成刀片动力电池技术

  ——弗迪电池有限公司

  高集成刀片动力电池技术,是全球首创的具有高集成效率、高安全防护的动力电池技术。该技术突破传统拉深/挤出工艺制约,并攻克超薄铝壳焊接技术,成功开发长宽比为10:1、厚度为0.3mm的超长超薄铝壳刀片电池,打破传统电池系统的模组概念,利用刀片电池独特长宽比特征,实现超长尺寸电芯的紧密排列,获得超过60%的体积集成效率。与传统电池系统40%的体积效率相比,体积集成效率提升50%,使得搭载磷酸铁锂体系的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达到600km。同时,基于磷酸铁锂先天的安全优势,刀片电池的紧密组排设计、多功能集成包络设计和系统三明治式结构设计可以从多层级多维度保障动力电池系统安全。

  2、 面向海量场景的自动驾驶云仿真平台技术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该技术在计算节点中闭环运行全栈自动驾驶算法,并利用云计算的强大算力,支持一万个以上场景的并行计算,使得1000个测试场景的运行时间从2天大幅缩减至4分钟,并实现全自动化测评。在虚拟城市中数以千计的自动驾驶车辆不间断的持续行驶,并通过随机工况和激进交通流提升测试复杂度。云仿真节点中通过数据压缩、场景分割、网络策略模型、流量锁、全局帧同步等机制保证了仿真时序一致性和通讯效率。同时,为实现高精度场景建模,使用多传感融合技术自动计算三维模型位姿、网格和匹配纹理,自动化率超过90%,三维场景相对误差小于3cm。该技术实现了高并发、高效率、高容灾、低成本,保障数据安全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3、 动力电池高效成组CTP技术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电池高效成组CTP技术打破了行业固有的“单体成组模组再成组电池包” 三级成组设计思维,从电池包结构高度集成、新工艺研发以及热管理优化等方面开发了全新的动力电池高效成组CTP技术,实现两级成组—“单体直接成组电池包” 。CTP技术将电池包的重量成组效率从行业平均水平70%提升至80%,体积成组效率从56%提升至65%,零件数量减少25%。同时,减少了传统模组的生产工序,生产效率提高20%。量产电池包重量能量密度超过170Wh/kg,同时在研产品电池包重量能量密度达到215Wh/kg。

  4、 一体化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技术

  ——上海捷氢科技有限公司

  一体化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技术通过采用超薄金属双极板、低Pt催化剂、空气侧无外增湿及智能控制策略,有效缩小了燃料电池系统体积,降低成本。搭载该技术的燃料电池系统功率可达到92kW,体积功率密度达到956W/L,贵金属Pt载量为0.35mgPt/cm2,可应用于乘用车和商用车双平台,尤其是能满足作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的中重型货车功率的需求。同时,该技术通过建立质子交换膜中水含量状态的在线智能检测与控制策略优化,实现-30℃的无辅助热源的低温启动,可补足目前纯电动技术在寒冷区域应用不足的空白,形成优势互补局势。

  5、 800伏碳化硅逆变器技术

  ——德尔福科技

  该逆变器技术的核心是开发和应用了Viper电源开关。该开关高度集成了双面散热技术,并将原来的硅质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电源开关更换为了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开关。与前几代逆变器相比,可以减少40%的重量,缩小30%的整体尺寸,提高25%的功率密度,同时可以减少最高70%的开关损耗。该技术下的逆变器可以赋能电压高达800伏的电气系统,相比如今最先进的400伏系统,因重量和损耗的较少,它可以提升电动汽车(EV)的行驶里程并将充电时间缩短一半。

  6、 基于昇腾AI的自动驾驶云服务技术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华为自动驾驶云服务HUAWEI Octopus基于“昇腾910”AI芯片和AI训练平台,通过软硬件加速,自动分析算法、并行仿真等技术实现车云协同的自动驾驶数据快速闭环。Octopus提供数据、训练和仿真三大服务。Octopus突破了真实世界时空的约束,在仿真空间更高效地运行算法,快速得到算法里程数据和性能评测数据,旨在降低自动驾驶开发门槛,让自动驾驶开发变得更智能、更高效、更便捷。

  7、 车用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堆技术

  ——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通过开发宽电流适应性膜电极、高效流体分配金属双极板和自调节集成化电堆结构,实现了燃料电池电堆的高比功率和高可靠性,电堆功率密度达到4.2kW/L,并完成了电堆及其关键部件的工程化开发,成功通过38项车规级验证。经电堆、发动机台架及整车的振动试验、环境标定试验、碰撞试验以及路况测试表明:金属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堆可以满足全天候环境车用要求,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关键部件和技术支撑。

  2020年7项前沿技术

  1、高电压镍锰酸锂正极材料及电池技术

  高电压镍锰酸锂材料具有高电压、高能量密度、低成本、高安全和快锂离子传导特性,是下一代动力电池的主流正极材料之一。在高电压下,电极材料与电解液之间剧烈的副反应是限制镍锰酸锂材料商业化的最大障碍,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就是构造稳定的正极材料与电解液界面和耐高电压的材料体系,具体包含高电压正极材料表面改性技术,高电压镍锰酸锂材料电解液开发匹配技术,高电压辅助配套材料的匹配改性技术,这些技术也将推动电池行业向高电压、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的目标前进。

  2、新型无氟碳氢质子交换膜技术

  新型无氟碳氢质子交换膜表现出较强的化学耐久性,较高的离子交换率使其电导率是目前领先的全氟磺酸膜的1.5-2倍。同时显著降低了氢气的渗透,这不仅减少了寄生电流密度的损失,而且可以减少由渗透的氢和氧气反应所产生的过氧化氢。碳氢质子交换膜的低气体渗透性主要是由于碳氢聚合物的气体溶解度比含氟聚合物低,碳氢膜低氢气渗透率的特性,可以减少铂层带状化,增加催化剂层寿命。同时,减少氢气渗透降低了燃料电池系统对氢气排放的要求,提高了整体氢能效率和续航能力。

  3、基于3D结构复合载体的铂基合金催化剂技术

  本技术采用石墨烯为载体材料,以阳离子聚合物PDDA功能化的碳黑为间隔物,与氧化石墨烯通过静电作用自组装,解决制备过程中石墨烯片层发生堆叠的问题;经化学还原得到三维石墨烯/功能化炭黑复合材料,然后担载Pt及其合金纳米粒子,制得基于3D结构复合载体的铂基合金催化剂。制备的催化剂,具有独特的核壳结构可避免过渡金属的腐蚀,电化学活性、稳定性优异, Pt利用率大幅提高,成功实现了Pt用量及燃料电池成本的降低。

  4、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技术

  固态锂电池以其高比能、高安全等显著优势,成为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动力,设计和制备物理与电化学性能优异的固态电解质迫在眉睫。“刚柔并济”的聚合物复合固态电解质设计理念,是以尺寸热稳定性好的“刚”性材料为骨架支撑,复合电化学窗口宽、室温离子传输性能优异的“柔”性聚合物材料和高离子迁移数锂盐,有效解决了单一聚合物电解质尺寸热稳定性差和力学强度低,以及单一无机固态电解质界面传输和加工性能差的瓶颈问题,利用该聚合物复合电解质研制的固态锂电池具有高安全、高比能、高耐压、长寿命等突出特点,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技术的重要选择。

  5、智能驾驶感知计算平台技术

  智能驾驶感知计算平台是实现汽车智能化的基础,是机器替代人的眼睛识别外部环境,迈向无人驾驶的前提。智能驾驶感知计算平台基于车载人工智能计算处理器和视觉算法的深度融合优化,利用先进的车载视觉传感器、雷达等感知设备,支持针对复杂场景的细粒度、结构化的语义感知,对高度可扩展、模块化的三维语义环境重建以及透明化、可追溯、可推理的决策和路径规划。满足不同场景下高级别自动驾驶运营车队以及无人低速小车的感知计算需求,支撑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突破和应用示范。

  6、高功率密度硅基氮化镓功率模块技术

  硅基氮化镓功率模块具有较低内阻,较高功率密度,较高效能和良好高频切换特性等优点。以上性能可提高功率模块的散热性能,跟传统硅基组件相比可提高30%以上的效率,在应用上有很大的优势,可以有效减少驱动逆变器系统体积,降低系统成本。受限于单颗芯片输出电流较小,暂时无法使用于车用驱动逆变器。但通过芯片并联与应用高导热键合材料来降低热阻提升整体电流输出,可以实现高功率密度和每相可输出350A大电流的高功率硅基氮化镓功率模块。目前,硅基组件中MOSFET无法耐高压 、IGBT开关切断速度不够快造成能量的损失较大,随着硅基氮化镓成本的降低,未来在车载充电机,驱动逆变器,车辆到电网的电力储存等新能源汽车市场应用上氮化镓有较大的应用发展潜力。

  7、扇形模组轴向磁场轮毂电机技术

  扇形模组轴向磁场轮毂电机是具有扇形模组定子绕组、制动盘和电机转子一体化设计的新型轴向磁场电机。应用到乘用车上能有效降低轮毂电机的簧下质量,能有效结合液压制动以保证车辆制动安全性,能避免与现有车辆底盘悬架零部件的运动干涉。关键技术涉及扇形模组定子绕组设计封装技术、制动盘和转子一体化设计制造技术、电磁和机械耦合的NVH技术、扇形模组电机的控制技术。应用该技术可以形成独立转向的驱制动一体化零部件,可以形成分布式驱动系统和混合动力系统。

相关文章

淄博烧烤有多火?电力数据告诉你

说到美食,淄博烧烤在这个春天火出了圈,成为新晋“顶流”。淄博烧烤到底有多火?从电力数据中可窥一二。“这电量增长得也太快了。”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新天齐美食大广场,康山烧烤店老板朱文彬说,店里的月用电量从......

第二届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拉力赛征集启动

为解决新能源汽车技术痛点,促进产业创新与协同,由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联合厦门国创中心先进电驱动技术创新中心共同举办的第二届新能源汽车技术(先进电驱动与智能化底盘)创新拉力赛于近日正式启动,命题将......

巴黎车展全是中国电动车马克龙喊话:欧洲必须觉醒

在最近的巴黎车展上,中国多家汽车品牌也展出了最新的新能源汽车,这也是中国汽车超越传统燃油车行业的关键,法国总统马克龙昨天还参观了比亚迪的展位,面对中国品牌在电动车上的领先,他甚至喊话要欧洲觉醒。中新经......

“虚拟”电厂带来“真实”保障

今年夏季,全国用电负荷快速增长,各地电力稳发满发。图为8月25日,在四川省达州市,技术人员巡查燃气发电公司厂区升压站。邓良奎摄(人民视觉)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积极引进具备电力储存、平衡电力系统的“虚拟......

新型锂金属电池亮相:3分钟充满电、寿命可达20年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其发展关键跟电池技术息息相关,不少科学家也是希望在锂电池上能够继续做出大文章。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家为电动汽车开发了一种新型固态锂金属电池,该电池有望实现3分钟内完全充电,并且可持续使......

新能源新技术新生态开辟汽车转型之路

“中国是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速,产销量和保有量位居世界前列,已进入全面市场化拓展期。”正如李克强总理向2022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致贺信所说,在“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在电动......

中汽协:8月新能源汽车月度产销再创历史新高

在9日召开的中汽协信息发布会上,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月度产销再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69.1万辆和66.6万辆,环比增长12%和12.4%,同比增长1.2......

国家发改委发文希望合资车企加快新能源转型

“20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只有1.3万辆,此后1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达到86%。”在2022年泰达汽车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司长卢卫生表示,新能源汽车目前的保有量已超过1000万,进入了全民......

新能源汽车什么时候能迎来从“有”到“好”

如果说新能源汽车的赛场,也分“上下半场”,那么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已达21.6%,实现从无到有的跨越,“下半场”的比拼,战幕已开。用户越来越多,如何从“有”到“好”——解决“安全、续航里程、快......

充电桩产业迎来好政策,但行业龙头特来电已连亏3年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上升,充电配套设施行业热度也持续走高。日前,交通运输部与国家能源局、国家电网、南方电网联合印发的《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提出,力争到2023年底前,具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