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大连化物所纳米金催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王军虎研究团队在纳米金催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在熟知反应机理和材料性质的基础上合理设计开发出以商品化伽马氧化铁(γ-Fe2O3)为载体的Au/γ-Fe2O3催化剂,该催化剂对于CO氧化反应展现出超高活性,约为Au/α-Fe2O3催化剂活性的20倍,显示了明显的载体晶相效应,是目前报道活性最高的催化剂之一。进一步研究表明,该载体晶相效应可以拓展到其它贵金属如Pt,Rh等,同时也可拓展到其它遵循Redox过程的反应,为催化剂的设计开发提供了新思路。该成果已发表在ACS catalysis上。 负载型金催化剂对许多重要反应具有独特的高活性和/或高选择性,对于影响负载型金催化剂因素的深入研究不仅能帮助改进催化剂配方进而提高催化剂性能,而且所获得的认识可能对其它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的制备改进及性能提高具有借鉴与指导作用。该研究组前期研究(Journal of catalysis, ......阅读全文

氮化碳催化剂研究获进展

  基于SO4·-和·OH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具有氧化能力强、水质适用范围广、矿化程度高等优势,已成为水污染治理领域的前沿热点课题之一。高效异相催化体系的构建是高级氧化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其核心在于高性能异相催化剂的设计。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家星与济南大学

催化裂化催化剂表面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文中阐述了国内外表面分析技术在催化裂化催化剂研究中的应用。结合催化裂化催化剂的研发趋势,指出了催化剂表面分析技术的研究方向,同时为开发新的超高活性的分子筛提供分析方法,使催化剂设计更为合理,对于指导开发新型重油催化剂具有一定的意义。 

镍催化剂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在现代有机反应新方法学的研究领域,以廉价镍为催化剂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是其中的热点之一,特别是在铃木偶联反应方面,已有许多创新性成果见诸报道。但是,目前依然存在大量的科学问题亟待解决:首先,以膦/磷基团活化的酚类化合物为反应物的偶联反应无法进行;其次,在已报道的其它底物的反应中,绝大多数反应存在催

单原子催化剂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在单原子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发现单原子催化剂具有与均相催化剂相当的活性,从实验上证明单原子可能成为沟通均相催化与多相催化的桥梁。论文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  通过氢甲酰化由烯烃和合成气制备醛类精细化学品,是化工生产中重要的均相催化过程之一。近期,该团队成功合成出氧

SCR脱硝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氮氧化物(NOx)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按照氮和氧结合形态的不同,可分为多种形式的化合物,主要包括NO、NO2、N2O、N2O4和N2O5,其中排放量最多、对大气环境危害最大的是NO和NO2,烟气中90%以上的NOx是NO。目前,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

NOX直接分解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0引言   NOX不仅对人们身体健康有害,而且在空气中积累到一定量时极易引发光化学烟雾和酸雨,因此消除NOX已经成为相关学者所关注的焦点[1, 2]。NOX的来源可以分为移动源和固定源,汽车和船舶是最常见的移动源,而电厂中用的大型锅炉是固定源。通常利用三效催化剂和NOX储存还原催化剂减少汽车尾气

MOFs基催化剂的制备和VOCs催化氧化方面取得进展

  当今工业的高速发展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催化氧化法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VOCs在较低温度下分解为无毒或低毒的物质,由于其能耗低、二次污染小、可以对不同种类及浓度的VOCs进行有效治理,且技术成熟,被广泛应用于工业

研究丙烷无氧脱氢催化剂方面取得进展

图1 ZnO-S-1以及商业K-CrOx/Al2O3类似催化剂的丙烷脱氢/氧化再生催化性能,(a) 转化率;(b) 时空收率;(c) ZnO-分子筛的丙烯生成速率;(d) ZnO-金属氧化物的丙烯生成速率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1961132026、21878331、91645108、

手性催化剂自负载研究取得新进展

含双金属Fe(II)、Rh(I)的手性配位聚合物催化剂的合成  手性催化剂的负载化是不对称催化中的一个挑战性问题。针对手性催化剂传统负载化方法存在的问题,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突破传统思路,基于分子组装原理,利用手性有机-金属组装体的手性环境、

大连化物所金催化剂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航天催化与新材料研究室在金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首次发现了在高温氧化条件下的金与非金属氧化物之间的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SMSI)效应,研究成果以通讯形式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上。  上世纪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