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科学家探索二氧化碳封存新模式

科学家希望玄武岩能够储藏及永久矿化大量的气体。在玄武岩中,溶解的二氧化碳能够与钙和镁发生化学反应,并在数十年中形成石灰岩。 8月初,科学家将把1000吨纯二氧化碳泵入美国西北部深埋于地下的多孔岩石中。他们的目标是为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寻找一个永远的家。 7月17日,美国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PNNL)的研究人员开始为瓦卢拉镇附近的哥伦比亚河玄武岩地层进行注射。大约1600万年前,这些岩石开始出现孔隙,当时岩浆曾流经现在的哥伦比亚河流域。当岩浆开始冷却时,二氧化碳气泡便向其边缘移动,于是形成了夹在实体岩石之间的多层小孔。 当向地下泵送这些温室气体时,“我们实际将二氧化碳归还回了它们原本的家。”该试验的领导者、PNNL环境工程师Pete McGrail说。该试验也是一个更大的能源部门碳隔离项目的一部分。 瓦卢拉工程是第二个将目标锁定为玄武岩构造的试验,科学家希望这些岩石能够储藏及永久矿化大量的......阅读全文

挪威拟使用封存的二氧化碳

  挪威蒙斯塔德技术中心7日发布新闻公告称,准备将其封存的3万吨二氧化碳提供给一个由挪威能源技术研究所和卑尔根大学等机构组成的工作小组,用于工业用途。双方已经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这3万吨二氧化碳将主要应用于两个领域:一是种植可转化成生物燃料或制作鱼饲料的海藻;二是开发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的相

德国政府重提二氧化碳封存计划

  德国环境部长勒特根和经济部长布吕德勒7月14日在柏林宣布,为了帮助解决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德国政府计划重新提交一份曾因广泛争议而被搁置的法律草案,允许在有充分安全保障的情况下在德国建造较小规模的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示范和评估工程。  二氧化碳封存技术近年来受到一些国家关注,被认为是解决温室气

二氧化碳:“封存”变“储存” 有望资源化

  当下,在很多人眼中,二氧化碳就像是温室效应的代名词。二氧化碳减排几乎已成全球共识,但二氧化碳所具备的实用价值却逐渐被遗忘。     实际上,二氧化碳的使用范围广泛,在消防上可做成干冰,在机械加工领域可以用来做弧焊保护气,在化工生产上则是重要的原材料,而食品级的二氧化碳在啤酒饮料、蔬菜保鲜、烟

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巨大

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今天(12日)召开,会上首次发布了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结果,结果表明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巨大,可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撑。此次调查,中国地质调查局充分利用了20多年海洋地质调查实测的地质和地球物理数据,创新提出了符合中国海域地质条件的二氧化碳地

阻止全球变暖:日本试验海底封存二氧化碳

  《日本经济新闻》8月3日称,工程负责人在工地上指着太平洋方向说:“要对那边的海底加压,灌入二氧化碳。”碳捕捉与封存是一项颇受关注的防止地球变暖的重要手段  碳捕捉与封存是一项颇受关注的防止地球变暖的重要手段。苫小牧的试验由日本碳捕捉与封存调查公司实施,该公司获得了电力、石油等领域35家公司的出资

科学家探索二氧化碳封存新模式

  科学家希望玄武岩能够储藏及永久矿化大量的气体。在玄武岩中,溶解的二氧化碳能够与钙和镁发生化学反应,并在数十年中形成石灰岩。   8月初,科学家将把1000吨纯二氧化碳泵入美国西北部深埋于地下的多孔岩石中。他们的目标是为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寻找一个永远的家。   7月17日,美国能源部西北太

科学家成功把二氧化碳变成“石头”封存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怎样处理不断增长的二氧化碳排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一个国际科研小组9日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把二氧化碳注入地下玄武岩层,并借助自然化学反应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固态碳酸盐。  长期以来,碳捕捉与封存技术被视为应对全球变暖的一种重要方案,即从工业生产或燃烧化石燃料所产生的气体中

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达2.58万亿吨

在1月12日召开的2023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次发布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评价结果,我国海域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潜力巨大,预测潜力2.58万亿吨,可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重要支撑。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是指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将捕集的二氧化碳注入地面以下的深部咸

二氧化碳永久封存于海底沉积物“不是梦”

   将二氧化碳永久封存于海底沉积物?科学家最近一项基于物理模型的数值研究,为推动这一梦想从理论变成现实迈出了坚实一步。  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张东晓课题组4日在美国《科学》杂志子刊《科学进展》上发表论文,介绍了二氧化碳地质埋存方面的最新成果。  二氧化碳地质埋存是通过技术手段将二氧化碳封存于地下,阻

焦念志:海底封存二氧化碳减排潜力巨大

  鉴于未来可能形成的全球性低碳产业,发展CCUS技术将是提升我国低碳技术竞争力的重要机遇。  在可预见的未来,矿物能源仍将主导中国的能源供应,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二氧化碳排放量将长期处于高位,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因此,发展和储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将为我国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