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人工智能疾病诊断突破性成果!华人学者Cell封面报道

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Identifying Medical Diagnoses and Treatable Diseases by Image-Based Deep Learning”的文章,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开发了一种新的计算工具,可以准确识别两种最常见的视网膜病变,并评估其严重性。这将有助于加速诊断和疾病治疗。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2月22日的Cell杂志上,文章的通讯作者为广州医科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张康教授,合作单位包括四川大学、大连北海医院、上海第一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等。 对于这一最新成果,张康教授表示,“人工智能(AI)具有巨大的潜力,可通过人类专家难以完成的大量数据分析和分类,彻底改变疾病的诊断和管理。” 人工智能诊断疾病 这几年人工智能的消息不断,前有引起不少社会关注的“阿尔法狗”,后有“无人驾驶”汽车,去年,前深圳华大基因......阅读全文

2019中国生命科学领域CNS盘点:曹雪涛 颜宁 施一公上榜

  截至2019年12月23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07篇文章(2019年的Cell ,Nature 及Science 已经全部更新),iNature团队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31篇,Nature 发表了44篇,Scie

2019年中国学者86篇Cell,Nature及Science文章汇总

  2019年上半年很快就结束了,iNature盘点了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发表的成果,我们发现总共有86篇(截至2019年6月24日),具体介绍如下:  4-6月发表的文章  【1】2019年6月21日,西北工业大学王文,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BGI 张国捷及丹麦哥本哈根

哈佛讲席教授谢晓亮全职回北大!

2018年7月1日起,北大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主任、北京未来基因诊断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谢晓亮正式全职回到母校北大任教,担任北京大学李兆基讲席教授。 谢晓亮1998年,谢晓亮成为改革开放后哈佛大学聘任的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终身教授;2009年,他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位哈佛冠名讲席教授的中国

年终盘点:2016年国内不容错过的重磅生物研究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7年,2016年,我国有很多优秀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们都做出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本文中小编盘点了2016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一些重磅级研究,以饕读者。   --结构生物学 --  1.清华大学 施一

大跃进 | 中国学者CNS发表超过100篇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成果

  截至2019年12月13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05篇文章(2019年的Cell已经全部更新完毕,而对于Nature及Science只剩下了一期,将分别会12月19日及20日进行更新),小编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30

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CNS统计,谁是CNS发表之王?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86篇文章,其中生命科学领域有109篇,材料学有30篇,物理学有20篇,化学有12篇,地球科学有15篇。iNature团队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31篇,Nature 发

【盘点】5月CNS三大期刊亮点研究汇总

  5月份就要过去了,生物谷小编根据本站报道的Cell、Nature和Science文章的点击量,对读者们关注度比较高的文章进行了盘点,这三大期刊虽然不能完全代表整个生物学领域的进展,但仍然十分具有指导性,囊括了生物学各个领域的部分最前沿进展。癌症,HIV以及肠道微生物仍然是读者们最为关注的几个领域

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CNS统计,谁是CNS发表之王?

  【51/52】2019年4月4日,清华大学柴继杰课题组、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周俭民课题组和清华大学王宏伟课题联合同期背靠背发表两篇重量级Science文章,完成了植物NLR蛋白复合物的组装、结构和功能分析,揭示了NLR作用的关键分子机制,是植物免疫研究的里程碑事件。两篇文章分别是: "Li

大跃进 | 中国学者CNS发表超过100篇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成果

  【50】2019年4月12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徐华强,王明伟,浙江大学张岩及匹兹堡大学医学院Jean-Pierre Vilardaga共同通讯在Science发表题为“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he active human parathyroid hormone r

冷冻电镜的发展

  细胞里面的生命活动井然有序,每一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结构,承担不同的功能。生物大分子则是一切生命活动的最终执行者,它们主要是核酸和蛋白。核酸携带了生命体的遗传信息,而蛋白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执行者。自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以来的半个世纪里,解析和分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进而阐释其功能机制一直都是现代生命科学

沃特世:同中国科学家深度合作共促糖组学创新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如果说基因是生命的起点,那么糖蛋白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就是研究生命功能的终点。人类蛋白中有50%以上都发生了糖基化的修饰,在病理和生理过程中糖蛋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生物制药中最亮眼的单抗药100%都是糖蛋白药物。对糖蛋白和糖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是贯穿生物制药、疾病与临床研究生生不

百万科技大奖来了!杨振宁、施一公等出席 多科学家获奖

  2018年颁奖典礼15日晚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教授获2018年度“求是杰出科学家奖”。2018年度“求是科技成就集体奖”则授予上海交通大学张杰教授领导的激光强场物理团队。两者分别获得奖金人民币一百万元。  当晚,求是科技基金会主席查懋声以及顾问杨振宁、孙家栋、韩启德、

基因技术剔除艾滋病毒、Illumina破解人类免疫组

  本周回顾,恒瑞医药15亿在苏州设立子公司,中国肿瘤免疫治疗进入系统化和标准化高速通道,我国首批备案胚胎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启动,Illumina宣布加入“人类疫苗计划”,美国FDA宣布批准Neurocrine的新药INGREZZA(valbenazine)上市,帕金森病治疗重大突破,科学证明多不饱

2018年微生物领域都有哪些惊人发现?

  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一个成年人的细胞数量大约是10的13次方,而与人体共生的细菌比人体细胞还要多10倍,其中肠道菌群就包含了500-1000种不同的细菌。早在1886年,就有学者发现了大肠杆菌对消化有辅助作用。由此而展开的,对大肠杆菌、双歧杆菌等常见肠道菌的发现和功能探索也开启了早期人类对

中科院医药学组院士新增12名 包括三名女科学家

  2015年11月13日,两年一次的中科院院士新增名单发布,共计61名杰出科学家入选此次院士榜单。其中,备受生物界瞩目的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名单也新鲜出炉,从30位候选名单中历经“终选”机制新增院士12名,包括三名女科学家。12名新增院士中,有5位来自于中国科学院地方研究院,1位(王福生院士)来

华人研究荣登Cell封面 可精确诊断多种疾病的AI诞生

  春节长假刚过,我们就听到了一条好消息!在今日出版的最新一期《细胞》上,华人学者张康教授的研究荣登杂志封面!他们所带来的,是一款能精确诊断多种疾病的人工智能(AI)工具。  人工智能是近年的热点。以AlphaGo击败李世乭为标志,人工智能迅速地进入了普通百姓的视野。与之相随的,是它在医疗健康领域取

第九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公示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上海“四个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目标,推动实施人才高峰工程,倡导和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鼓励创造的社会风尚,按照《上海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2018年上海市人才工作大会的有关要求

梳理疾病生物标志物最新进展

  个体化医疗正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学界的重视,而生物标志物是实施个体化医疗的基础。生物标志物(Biomarker)是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技术的发展而提出的一类与细胞生长、增殖、疾病发生等有关的标志物;能反映正常生理过程或病理过程或对治疗干预的药物反应,在早期诊断、疾病预防、药物靶点确

《Cell》2018年度论文 三项中国学者成果入选

  Cell杂志创刊于1976年,现已成为世界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最著名的期刊之一,并陆续发行了十几种姊妹刊,在各自专业领域里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期Cell杂志公布了2018年年度论文,共包括五篇Snapshots,两篇Reviews,以及八篇Articles和Resources,其中共有3篇中国

科学家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加速人类疾病的诊疗?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如今科学家们已经能够利用该技术对多种疾病进行诊疗,本文中,小编就对近期相关重要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  【1】Cell:利用人工智能快速而又准确地诊断疾病  doi:10.1016/j.cell.2018.02.010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广州医科

2014年中国十大生物芯片企业排名

生物芯片,又称蛋白芯片或基因芯片,它们起源于DNA杂交探针技术与半导体工业技术相结合的结晶。生物芯片技术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高通量检测技术,它利用微电子、微机械、物理化学技术、计算机技术在固体芯片表面构建的微流体分析单元和系统,将生命科学研究中不连续的分析过程(如样品制备、化学反应和分析检测)连续化

刘虎威:为中国创立有国际影响力的分析化学期刊而努力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英国《自然》杂志2018年1月报道,中国已成为世界发表科学论文数量最多的国家,在数量最多后,中国科学界更加提倡提高论文质量;其次值得反思的是:这些论文大都发表在国外的SCI期刊上。为何我国每年要投入近20亿给国外的出版机构和论文产业链?最终的答案无疑是:我国要发展自己的学术期刊

生物芯片北京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十年磨砺 用“芯”创造

  2010年5月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陪同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参观博奥生物有限公司。新华社供图  2008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看望广大科技工作者,就园区的创新发展问题进行专题调研。这

科学家告诉你运动如何改善健康抵御多种疾病?

  我们都知道,适度运动/体育锻炼有益身体健康,能够降低机体患多种疾病的风险,比如增强骨骼密度、缓解糖尿病的症状等,那么运动到底是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来给机体带来一定益处的呢?本文中小编就整理了相关研究报道,让科学家们告诉你运动有益机体的机制/分子机制,分享给各位!  【1】对抗癌症,最好的方法是多运动

2018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结果揭晓

  “2018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近日揭晓。高星、罗俊、孙强、林鸣、马宗义、赵卫、曹则贤、刘自鸿、徐立、张昌武等10人当选。  这项由《中国科学报》、科学网和《科学新闻》杂志共同主办的公益活动,旨在通过公众广泛参与,评出2018年度人们心目中的“知识英雄”。  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活动至今

FDA批准首个帕金森病新药,肺具有造血功能……

  本周回顾,GSP和GMP认证费自4月1日起全部取消,药明康德已正式启动A股IPO流程,默克/辉瑞PD-L1抗体获FDA批准,FDA批准十年来首个帕金森病新药,GEN网站公布2017年最具吸引力的生物制药公司收购标的TOP10,Nature惊人发现肺的新功能——造血,利用智能手机就能检测精子质量…

粪便移植如何加速多种疾病诊疗?

  近几年出现了一种新型治疗疾病的方法,那就是粪便移植,从字面意思上讲就是把粪便移植到另一个人的大肠里。这听起来或许会让人有点恶心,而且感觉这也应该是医学史上技术含量比较低的移植手术了。那么为什么要把粪便移植到别人身上?通常是因为接受者大肠里的细菌种类严重失衡,捐赠者的粪便能为弥补缺少的细菌重新达到

多篇文章共同解读母乳喂养到底有多重要!

  一直以来,科学家们都非常提倡母乳喂养,他们认为这不光有益于后代健康,而且对于目前本身而言也非常重要,有研究人员表示,与有母乳喂养女性相比,没有母乳喂养的女性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1.18倍,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1.30倍。目前,母乳喂养在中国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而且很多城市,如北京、青岛和福州等地

2017年度聚焦:利用血液进行疾病诊断的重磅级研究!

  时光总是匆匆而逝,12月份即将结束,2017年也接近尾声,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8年,2017年科学家们在利用血液来进行疾病诊断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重磅级的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编对2017年相关的重磅级亮点研究进行盘点。  【1】Anal Methods:新型血液检测技术可用于诊断多发性硬化 

创新时代技术|第十四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召开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9年8月16日,第十四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在山西大同大学召开(第十四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大会召开 2位院士3位专家获奖)。本次会议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化学传感器专家组主办,山西大同大学承办,山西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和江苏江分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