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20 10:46 原文链接: 73天,一个本科生就这样发了篇Science...

图片.png

△罗凯闻

  做科研的人都知道在Science、Nature、Cell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的难度,一旦在CNS上发表论文,高校、院系都会对论文的作者或通讯作者有明确的奖励,对于个人的学术之路更是强大的助推器。

  日前,浙江大学2017级生物医学专业的罗凯文,就在73天的暑期研学过程中,参与斯坦福大学亓磊团队的科研项目,并最终在Science上发表了文章,罗凯文作为一名本科生在论文中署名位列第五位,表现不凡。

图片.png

  那么作为一名本科生,这位浙大学霸究竟是如何做出这样出色的科研成绩呢?

  01

  言传身教

  “来到浙大是一种必然”

  罗凯闻,如他的名字般,敏而多闻。出生于“浙大世家”的他从小就受到科研的浸润。

  罗凯闻的外公、外婆是浙江大学1959级无线电系真空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了长春光机所从事光学仪器相关工作。

  在他小时候,外公就会拿着放大镜,给他科普光学的知识。等他放学后,更是会给他准备“定制版”算术题。

  罗凯闻的父亲则是在浙大化工系完成了本科到博士阶段的全部学业,并留校任教至今。

  那时,家住杭州市求是村的罗凯闻会常常去玉泉校区玩耍。因为父亲的实验室和办公室在同一层楼,所以他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实验室的“小常客”——“进到实验室,看到了很多瓶瓶罐罐,还有各种实验仪器,就觉得特别厉害。”

  当时,实验室学生“恶作剧”,在玻璃移门上贴了“内有H2O,禁止入内”的标志,这可吓坏了小凯闻,“我以为那是危险品!”

  但这一个小小的标志,并没有阻挡罗凯闻对科学的热爱。受科学家父亲的影响,从学校回家后,他会和自己的父亲一起编科学故事,比如月亮为什么有阴晴圆缺:

  “因为月亮上的月亮兔想吃年糕,要种麦子。麦子一个月就变黄了,月亮兔每个月割一点,就有盈亏了。”

  看似简单的故事,却蕴含着深刻的科学道理,骨子里流淌的科学家的血液,不断推动着凯闻感受科学的魅力。“我想做大事,去做杰出的科学研究。”

  02

  坚定信念

  畅游生物医学的世界

  什么是杰出的科学研究?这个问题,年轻的罗凯闻了然于胸。

  “爸爸想让我学化工,但我对生物医学更感兴趣。”他没有一味地依赖父亲在学界的光环,而是选择一个全新的领域,去探索,去追寻。

  在罗凯闻眼里,生物医学是做基础研究,它能解决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问题——如何维系健康、延长寿命。“把生物知识应用到医学实践,它能起到交叉学科应有的桥梁作用。”

  为了更好地学习世界领先的生物医学技术,他在深思熟虑后,选择了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这里既有专业水准的国际教师,也有与国际接轨的教学方式,全英文的授课环境还能让学生提前适应国外高校的生活。

  而在专业的学习之外,罗凯闻还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些书目阅读。“要成为生物医学方面的领袖人才,不仅仅要做研究者,还需要观察世界发展的变化,承担大任。”

图片.png

  除了专业书,他还“吃”书——不仅“吃”五万多字、两百多页的英文原著《The Outsider》,暑假期间还“吃”700多页英文版的《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动物庄园》,对此他乐在其中。

  他还对社会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很有趣,通过逻辑的方法,试图找到社会运行的规律。”

  03

  勤奋努力

  Science上发表论文

  罗凯闻无疑是个勤奋的孩子。

  学业上,他从大一上半学期便开始往返科研实验室,暑假也基本待在实验室里,每天坚持13小时的学习,在综合成绩排名上稳居专业前三。

  今年暑假,他在斯坦福大学进行为期73天充实的暑期研学,并和导师团队一起在世界顶尖期刊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论文。

  9月6日,来自斯坦福大学的Lei S. Qi团队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题为 CRISPR-mediated live imaging of genome editing and transcription 的文章,罗凯闻以第五作者的身份出现在了署名中。

  “实验过程中,大部分是大量的机械劳动(搬砖):PCR,miniprep,数据统计……此时就需要提前规划,细心耐心,以求一次保质保量完成。万一实验失败,也要放平心态。”罗凯闻笑着说。

图片.png

△在斯坦福和朋友和合影(右一)

  努力自然是必要的,躺在原地不动的人,永远到不了终点。但是在科研中,尤其在生物领域,努力未必有回报。

  罗凯闻说,自己投入的时间和工作,最多仅20%进入了文章,但他已为此深深感激,在斯坦福的研学更坚定了他科研的目标。“要是一开始鄙夷一些“搬砖”的工作,眼高手低,估计我早就一事无成。”

  来看看“学霸”一天的行程表

图片.png

  在学校的两年和斯坦福的研学,让罗凯闻对生物医学研究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科研出成果需要运气与才智,但决定性因素是热情、韧性、踏实与细心。耐得住性子、坐得了冷板凳,才有可能走到研究的彼岸。”

  而对于未来,这个20岁的小伙早就规划好了:像他爸爸一样,终身科研。

  “我肯定会从事科研这条路,所以在这几年我要夯实基础,到大四能够充分发挥联合学院的优势,联系教授,到诸如麻省理工这样的世界名校做毕业设计。之后的学术之路顺水推舟,在高等学府中寻找自己的天地。”

  “后续可能会留在国外做研究,但我一定会找机会回国,如果回到浙大,做一名教授,这样一生就完美了。”当说到这里,他的脸上浮现出几分害羞的笑容。


相关文章

2023年4月Science期刊精华整理

2023年4月份即将结束,4月份Science期刊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与各位分享。1.Science:开发出基于强化学习的蛋白结构设计方法doi:10.1126/scien......

闻闻就瘦?iScience:伴侣独特的气味抗衰减重、延长寿命8%!

过往的多项研究都曾关注过伴侣的气味对于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比如伴侣身上的气味可以减轻心理压力,改善睡眠质量。良好的亲密关系在不知不觉中,为双方提供了很多有效的帮助和积极作用。有意思的是,留有伴侣独特......

此类型文章即将成为历史!Science明确表示不再发表!

近期,国际顶尖期刊《Science》发表了一篇题为"Energyin2023"的文章,文章中提到2023年Science期刊对编辑政策进行了一些重要改革:包括决定终止较短的Repo......

今年杀疯了!张锋团队接连发表Science、Nature和Cell

non-LTR逆转录转座子,或LongInterspersedNuclearElements(LINEs),是一类丰富的真核转座子,通过靶启动逆转录(TPRT)插入基因组。在TPRT过程中,一个目标D......

2023年3月Science期刊精华

2023年3月份即将结束,3月份Science期刊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与各位分享。1.Science:利用新方法破解药物诱导的蛋白翻译后修饰doi:10.1126/scie......

今年北京硕博毕业生人数首超本科生,就业形势仍然严峻

春招正当时。根据今年3月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23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158万,同比增加82万人。随着疫情管控政策的调整,目前,各相关部门、全国各院校陆续举办形式多样的毕业生就业双......

他36岁读博,61岁发Science封面论文,中学生也能懂

100年前,德国动物学家、行为生态学创始人卡尔•冯•弗里希发现采集蜂在回巢时候,会以“8字舞”的方式运动,从而向其他蜜蜂传递蜜源的消息。1973年,弗里希因为一系列有关蜜蜂“舞蹈语言”的发现,获得了诺......

今年北京硕博毕业生人数首超本科生,就业形势仍然严峻

春招正当时。根据今年3月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23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158万,同比增加82万人。随着疫情管控政策的调整,目前,各相关部门、全国各院校陆续举办形式多样的毕业生就业双......

3位青年登《科学》,他们感谢曾经历的科研挫折

一次次失败会给科研工作者带来致命的打击,但也让他们正确认识到某条道路走不通。这就像爱迪生测试了约1600种材料才最终研制出电灯,此前成千上万次失败的意义在于,证明了之前的材料不适合做灯丝。在挫折中尝试......

Science:性经验如何引起大脑内部状态改变?最新发现...

大脑无疑是身体中最复杂的器官,它能够将各种感觉信息转换为不同的神经信号进而调控运动。这种感觉-运动转换与个体的内部状态密切相关,并受过往经验调节。已有研究表明,社会经验,尤其是性经验,可以引起社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