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中科院成都山地所成立50年:率先行动风头正劲

2012年8月17日,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现场考察指导西藏樟木滑坡防治工作2016年10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中国科学院《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建设成效评估》发布会。 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遭到威胁,横亘在中国山区面前的问题,让陆域国土面积三分之二的山区、40%以上人口居住在山区的中国难以忽视,也让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以下简称山地所)“认知山地、服务国家,关注山地、支撑未来”的呐喊有了最坚实的现实基础。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党中央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而中科院对科技如何在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发力的思考,凝练成“三个面向”“四个率先”的新时期办院方针,亦为山地所进发的脚步明确了方向。 作为中科院四类机构改革首批进入特色研究所试点的单位,山地所将山地灾害、山地环境与山区发展有机融合,已探索出了一条“科学-技术-工程-用户”有机互动的创新链条,并借此在以科学技术服务国民经济......阅读全文

中科院成都山地所50年:再聚创新力奔向主战场

成都山地所与中铁二院在川藏铁路沿线开展联合野外科学考察崔鹏院士等在中巴公路改扩建工程现场处置堰塞湖灾害  当一家科研机构决定向“改革”要发展动力的时候,必然要经历一个“重新审视、痛定思痛”的艰难历程。  他需要再次回答“什么是特色”、“主战场在哪里”、“需求如何带动学科发展”等一系列核心问题,并得让

遗传学家、生物统计学家李景均先生其人其书及其精神

今年是遗传学家、生物统计学家李景均先生著作的英文版《群体遗传学导论》一书出版70周年。该书是中国现代史上迄今为止极少数在中国出版但在西方某个科技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专业书。绝大多数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人可能都不知道李景均是谁。在美留学的大陆学生,除非所学专业和人类遗传学有关,恐怕大多数也不知道李景均是谁

剖示我国山地(山区)的现状及多元性

贵州黔西南山区的布依族山民在赶墟喊山:顺山横山仰山山都应该不倒  生活在大山、高原的人们,往往都有一副高亢嘹亮的好嗓子。他们多半都是在特殊的地理环境里所后天练就——地势的空旷和高海拔,就是为他们天造地设的排练场和演习厅。  陕北姑娘王二妮早年在《星光大道》一出场,《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丁锡祉:毕生精力献科教

丁先生在写作  “身材敦实,留着鲁迅式的钢丝寸发。款步铿锵有力,经过处总留着红木烟斗逸出的丝丝香气。”近日,在成都纪念丁锡祉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孙广友深情回忆与恩师相处的点滴,几度潸然。  丁锡祉是我国冰缘地貌学创始人,现代地貌学、沼泽学的领导者。他为我国地理

成都物联网产业研究发展中心成立

  12月21日,“成都物联网产业研究发展中心”在成都市双流县举行了成立大会。   中科院成都分院院长袁家虎介绍了中心的筹建情况。中心由中科院成都分院、中科院微电子所与成都市科技局、双流县人民政府共同发起,中科院成都计算所、成都山地所、光电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上海微系统所、软件所等8家单位与九

中科院率先行动:勇于探索 开改革风气之先

   7月7日,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正式通过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这标志着中科院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改革方向及重点已经明晰,这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将再次踏上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征程。  回顾历史,作为科技国家队的中科院,每一次都走在了全国科技改革的前列,每一次重要实践探索都开创了国家改革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调研微生物所、半导体所

   1月26日、27日,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率队前往微生物所、半导体所开展了工作调研。调研中,白春礼与两个研究所恳切交流了“率先行动”计划的各项改革措施,并对广大科研人员提出了殷切希望。  白春礼指出:“希望研究所、科研人员站在国家层面,思考如何发挥国家科研机构应该发挥的引领、示范作用。” 

孟加拉国吉大港山区事务部考察团访问成都山地所

  9月26日,应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所长邓伟的邀请,孟加拉国吉大港山区事务部考察团一行六人在部长秘书,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孟加拉国国家理事Naba Bikram Kishore Tripura的率领下访问了成都山地所。   邓伟代表山地所和国际山地综合发展中心中国委员会(以下简称

记中科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

实时测量泥石流的冲击力 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供图  在世界泥石流研究中,时常会出现这样一组英文:“Dongchuan Model”。这个由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东川站)开创的东川泥石流综合治理体系被外界总结为“东川模式”。  被誉为“泥石流的天然博物馆”的云南省小江地区,是世界上最

世界环境日:追寻全球气候变暖背后的原因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工商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陈冬梅认为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经过了低温冰冻灾害、四川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人们开始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如果不采取行动,人类付出的代价将更为沉重 2008年,“老天”不开眼。 1月中旬到2月上旬,我国南方地区连续遭受四次低温雨雪冰冻极端天气过程

天坛生物失宠危机:死亡疫苗吞噬10亿市值

  国药中生集团旗下唯一一家在A股上市的公司,作为重组改制之后,国内生物制品企业的先驱者,它曾是国药中生最重视的企业,它曾被无数投资者寄予厚望。2011年,它甚至获得了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的2373万美元的项目资金。它在皇城脚下,冠以祭祀祈福的圣名——天坛生物。  理财周报产业与资本实验室统计中

有一种科研,需要冒着生命危险

  在川藏线上修建铁路无疑是对人类工程技术的极大挑战。那些需要跨越的21座4000米以上的雪山和14条大江大河,如同一张张试卷,摆在了中国科学家的面前等待答案。  成都山地所的科学家在川藏交通廊道的规划建设中交出了一份份合格的答卷。不论是穿山而过的隧道,还是遇水遇障而建的大桥,许多都凝结着科学家们对

有一种科研,需要冒着生命危险

  在川藏线上修建铁路无疑是对人类工程技术的极大挑战。那些需要跨越的21座4000米以上的雪山和14条大江大河,如同一张张试卷,摆在了中国科学家的面前等待答案。  成都山地所的科学家在川藏交通廊道的规划建设中交出了一份份合格的答卷。不论是穿山而过的隧道,还是遇水遇障而建的大桥,许多都凝结着科学家们对

《科学新闻》:国际合作诠释大国实力

   国际科技合作早已不是个新鲜事儿。  30年来,在“平等互利、成果共享、保护知识产权、遵从国际惯例”的原则下,中国国际科技合作突飞猛进。  然而,在林林总总的科技合作内容中,却总不如一个“民生”来的更为触动人心。  成都山地所,扛起的就是中国与世界各国科技合作中“民生”这杆大旗。  堰塞湖处置、

中科院国际合作:量质齐升,引领科学话语权

  编者按:近年来,作为科技国家队,中科院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推动中国科技在全球化浪潮中,逐渐成为一个融合与开放的重要枢纽。从今天起,本报将连续推出系列报道,介绍中科院在参与并引领国际研究计划、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会议、增强中国科学家在国际组织话语权,以及引进国外智力、提升大型科学装置引智与

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主站址建成典礼举行

       9月28日,普定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普定站”)主站址大楼落成典礼在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举行。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王克林,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单位和个

大地震中的遥感之憾 突发自然灾害考验中国遥感能力

中国的遥感专家们刚刚经过了另外一场“奥运会”,这个名为“第21届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大会”的会议在本月上旬结束。该会每四年一次,这是它第一次在中国举行。 会上,中国晋升为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ISPRS)的最高级别会员,另外的四个国家是美国、加拿大、德国和俄罗斯,进入这个行列需要会员国摄影

中科院发文通报 仪器设备采购等将纳入反腐重点工作

  中科院昨日在其官网发布《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关于中央专项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结合自身特点,明确了反腐倡廉的七个重点领域: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基本建设项目管理、仪器设备与材料采购、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院所投资控股企业“三重一大”、科研道德与作风建设、领导干部选任与人员聘用晋级。通报全文如下: 

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以灾害链聚研究链

  从四川成都到西藏拉萨的川藏交通廊道,横跨14条大江大河,穿越21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因而规划建设中的川藏铁路被誉为“最难”铁路线。然而,这条“难于上青天”的交通干线所处的川藏交通廊道,一直是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主战场之一。  在2017走进中科院“科技支撑川藏交通廊道建设”记

“第一动力”的历史自觉:中国创新的时代答卷

   历史在这里交汇,又在这里递进。  2018年1月8日,人民大会堂,中国“火药王”王泽山、“病毒斗士”侯云德共同获颁“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习近平总书记紧紧握住两位大奖得主的手。  如潮的掌声,是对复兴大道上科技成就的礼赞,也是对中国坚定走创新之路的共鸣。  40年前,同样如潮般的掌声曾在这里响

“一带一路”,绕不开的水安全

   水问题是关键问题     “水问题形势在‘一带一路’很多相关区域,历史上无序,现在很严峻,未来要加剧,是风险和冲突的引爆点,是地缘政治的一个焦点和核心问题。”日前,在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咨询项目“‘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水安全战略”院士专家咨询会上,中国社科院

环境保护部2018年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实录

  2月27上午,环境保护部举行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环境保护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介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刘友宾主持发布会,通报近期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展情况,三人共同回答了记者关注的问题。  刘友

遥感科技:抗震救灾显身手

不是抗震一线,胜似抗震一线。自5月12日晚上以来,位于北京的中科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和遥感应用技术研究所的办公楼内一直灯火通明,上百名研究人员紧张而有序地日夜忙碌:全神贯注地接收、处理地震灾区的遥感数据,一丝不苟地解译、分析图像,马不停蹄地把一幅幅清晰的遥感影像送递给抗震救灾的有关部门和灾区

自导自演上下游客户 紫鑫药业炮制惊天骗局

  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网络,以人参贸易为托,上下游关系错综复杂,客户信息扑朔迷离,而最终均指向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这又是一个隐秘的操作手法,借助吉林人参产业规划的政策东风,却并未加以正面利用,反而以其为幌,大肆注册空壳公司,隐瞒关联交易,进行体内自买自卖。   过去的一年,紫鑫药业因其

中科院遥感基础理论和GIS前沿技术研讨会召开

  11月24日下午,由中科院资环局组织的“中科院遥感基础理论和GIS前沿技术研讨会”在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召开。本次会议旨在通过对资源环境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领域的学科发展现状与学科前景的展望,鼓励和进一步加强院内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研究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促进

重庆市工程安全及地灾监测预警研发中心成立会议在渝召开

  8月23日,重庆市工程安全及地灾监测预警研发中心成立暨水江实验区启动会议在渝召开,中科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詹文龙出席会议并讲话。   重庆是我国地质灾害的重灾区。为推进“安全保障型城市”和“平安重庆”建设,为政府安全决策提供服务平台和决策依据,重庆市安全技术监督局迫切

中国西部山区生态系统服务与扶贫国际会议在蓉召开

“中国西部山区多重压力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与扶贫国际会议”在蓉召开  9月27日至10月1日,“中国西部山区多重压力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与扶贫国际(ESPA)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在会议开幕式上,成都山地所所长邓伟致欢迎辞,中方项目主持人、城市环境研究所所长朱永官作了题为Ecology a

“岷江上游山地生态系统退化过程与恢复”项目获进展

总结会现场  12月1日,由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主持、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共同承担的中科院西部行动计划(二期)项目“岷江上游山地生态系统的退化过程与恢复”举行了项目总结会。  来自各承担单位的专题负责人就专题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和进展向与会

牛文元:见证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20年

2007年,对于研究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学者来说是颇为值得回味和总结的一年。1987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纲领性文件《我们共同的未来》发布,中国学者参与了起草工作,这也是中国学者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第一次进行系统研究,到今年已经整整20年。也是在15年前的1992年,世界环发大会在巴西签署《里约热内卢宣言》。

我国全力以赴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

  近日,四川、山东出现两起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后,我国上下立即紧急行动起来,按照中央既定的总体防控部署,全力以赴采取各种措施阻止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传播。   及时·科学·有效   “情绪良好,饮食正常。”   13日,成都市卫生局新闻发言人何军表示,11日确诊的我国内地首例输入性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