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美科学家:二氧化碳月均浓度创观测史上最大值

据外媒报道,据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斯克里普斯海洋学学院的学者们称,大气二氧化碳月均浓度达到观测史上的最大值。图片来源于网络 按照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观测站得到的数据,今年4月,大气二氧化碳月均浓度超过了410ppm,在至少过去80万年中,该数值达到了最高水平。自1958年起,斯克里普斯海洋学学院的学者们追踪这一指标以来,大气二氧化碳月均浓度已经上升了30%。 斯克里普斯海洋学学院的科学家Ralph Keeling,保持着连续记载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最长记录。他称,“我们一直在燃烧化石燃料,二氧化碳不断积聚在空气中”,“本质上,就是这么简单”。 2013年,大气二氧化碳月均浓度首次在人类历史上超过400ppm。按照学者们的估计,大气二氧化碳月均浓度指标在过去80万年来一直在波动,但在工业革命前,这一指标从未超过300ppm。......阅读全文

我国学者在陆地碳氮过程与全球变化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图.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土壤碳氮过程及温室气体收支影响的框架图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41225003,41771268,41771323)等资助下,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低碳农业与温室气体减排重点实验室刘树伟博士、邹建文教授团队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牛书丽研究员合作,在陆地

我学者发现植物响应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新方式

  日前,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国安等通过测定树轮序列的碳同位素,研究了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响应,揭示了植物响应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新方式,相关论文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上。   “在自然条件下,植物生长在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持续和逐渐上升的环境中;而人工控制试验中,二氧化碳被设置成

二氧化碳浓度再创新高 遏制气候变化刻不容缓

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会导致全球变暖,而据Climate Central网站报道,今年4月至6月已经连续出现三个月月平均二氧化碳浓度超过400ppm。 ppm常用来表示气体浓度或溶液浓度,即百万分率,如1ppm可表示100万千克的溶液中含有1千克溶质。二氧化碳浓度达到400ppm标志

版纳植物园发现新生代后期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演化证据

  地质历史时期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是理解当今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与全球温度之间关系的重要线索。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古生态学研究组硕士研究生王雨晴在导师周浙昆的指导下与日本千叶大学等单位合作,利用新生代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7个化石点的水杉叶片化石

二氧化碳如何影响气候?

  本周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减缓气候变化是各国代表们热烈讨论和商议的重要议题。     大气中二氧化碳从哪儿来?   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地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化石燃料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除此以外,人们的日常消耗也会制造出大量二氧

版纳植物园古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重建的代理指标研究

  二氧化碳(CO2)是公认的温室气体,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紧密的相关性。重建古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不仅能够反映地质时期的古环境和古气候情况,还能为未来的气候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利用植物叶片气孔频度(stomatal frequency)与大气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相关性重建古大气

气象组织:大气二氧化碳日均浓度破三百万年纪录

  世界气象组织14日发布消息说,该组织全球大气监测网的多个监测站数据显示,地球大气的二氧化碳日均浓度值已突破400ppm关口(1ppm为百万分之一),上一次超过这一数值至少在300万年前。   世界气象组织称,依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提供的信息,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自1958年开始持续监

北半球二氧化碳浓度创新高

图片说明:全球碳排放量一直在持续升高 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宣布,今年四月北半球的二氧化碳浓度首次达到了400ppm(1ppm即百万分之一),气候变化现状不容乐观。 二氧化碳浓度达到400ppm,意味着自开始使用化石燃料的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了40%,且这种浓度

美科学家新书解释全球变暖科学概念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致暖效应,这是广泛的科学共识。但到底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达到多高水平会导致我们进入一个无法停止的全球变暖周期?全球顶尖的气候科学专家、美国芝加哥大学地球物理学系教授大卫・阿彻(David Archer)在其新书《全球碳循环》(普林斯顿大学出版

另一个难以忽视的真相 发展中国家面临环境灾难在所难免

无论富裕国家怎么做,处于碳密集道路上的发展中国家都会面临环境灾难。大卫•惠勒、凯文•乌摩尔和罗宾•克拉夫特的研究得出了这个令人不安的结论。在这里,他们阐述了研究中的发现。 现在,国际社会把全球变暖视为一个主要威胁,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是当务之急。印度驻联合国大使的一个谈话,表达了南方国家(即发展中

温室效应简介

  名称:温室效应   英文:Greenhouse effect   来自IPCC术语表中对温室效应所做出的定义的中文版。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

《科学》: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罗敏敏研究成果

哺乳动物嗅觉可检测到二氧化碳得到首次证明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罗敏敏实验室在《科学》发表了此项成果 2007年8月17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罗敏敏实验室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题为“Detection of Near-Atmospheric Concentrations of CO2

报告显示2011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创新高

  世界气象组织20日在日内瓦发布了2011年《温室气体公报》。公报显示,2011年全球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创下新高。   《温室气体公报》是世界气象组织的年度例行报告。从2004年起,这份报告集中对大气中主要温室气体的含量和变化趋势进行发布和分析。20日,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米歇尔・雅罗在日内瓦发布

2013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创新高 海洋酸化速度前所未有

  世界气象组织9日发布年度《温室气体公报》称,2013年地球大气的三种主要温室气体浓度均创下新高。  公报称,2013年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及氧化亚氮浓度均创新高,其中二氧化碳浓度为396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相当于工业化前(1750年)水平的1.42倍。初步数据显示,受地球生物圈吸

新研究发现二氧化碳减排有助防止干旱

  据《科学日报》报道,最近的一项气候模型研究发现,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可在短期内为地球创造一个更加湿润的气候。  该研究是由卡内基全球生态科学家曹龙(Long Cao,音译)和肯?卡德拉(Ken Caldeira)完成的,对于理解大气二氧化碳浓度降

我国科学家揭示中生代古大气二氧化碳浓度

  记者4月27日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科研人员在一项最新研究中,依据银杏类化石成功揭示出中生代晚三叠世(距今约2亿年)和中侏罗世(距今约1.6亿年)的古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这一研究成果对了解过去地球的环境和气候演变具有重要作用。  利用植物化石气孔研究各个地史时期的古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是

科学家称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将达三百万年来最高

  根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值,部分美国科研人员认为,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5月初超过400ppm,这将是人类历史上二氧化碳浓度首次突破这一关口,上一次超过这一数值至少在300万年前。这一现象引起某些研究机构的担忧。   据美国媒体报道,按照每小时测量的大气二

二氧化碳大气清除技术价格高昂不切实际

因为世界大部分国家还未出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法规,一些专家提出了直接将二氧化碳从大气中清除出去的设想。但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新研究显示,至少在可预见的一段时期内,这样的设想还是不现实的,因为这样做的成本远超直接从发电厂这样的源头阻止二氧化碳排放的做法。 &nbs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测定方法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测定方法主要有非分散红外线气体分析法、气相色谱法、容量滴定法等。 E.1 非分散 红外线气体分析法 E.1.1 相关标准和依据 本方法主要依据GB/T18204.24 《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碳测定方法》。 E.1.2 原理 二氧化碳对红外线具有选择性的吸收,在一定范围内,吸收值与二

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再创新高

  世界气象组织9日发布的新报告显示,全球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持续上升,加剧气候变化,2014年这一浓度再创新纪录。  自2004年起,世界气象组织每年发布《温室气体公报》,重点关注温室气体在地球大气中的浓度。  今年的这份报告指出,1990年至2014年间,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

中国化学家发明碳回收革命性技术 可降碳除霾

  “速生草本植物碳转化刈割封存技术,可促进生物质飞跃大增产,获得足量的生物质,将其制备成固体、气体、液体形态的能源产品,替代化石能源,实现大气温室气体负增长,可降碳除霾,解决相关环境问题。”中国的一位化学家雷学军自信地对《中国经济周刊》介绍说。   雷学军研究员,湖南省精细化工研究所所长、全国劳

二氧化碳传感器的应用场景

大气的严重污染让测量气体浓度的技术和仪器不断出现和发展。其中包括化学传感器、陶瓷传感器及各种类型的电化学传感器,以及测量温度、湿度的温湿度记录仪,测量二氧化碳浓度的二氧化碳传感器等等。每种传感器适用于一定的应用领域,今天我们介绍一下二氧化碳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对二氧化碳传感器有一个系统的了解。

京津冀开始布局高密度碳监测网络

  作为地球大气中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浓度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而逐年上升。截至2016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本底浓度已超过百万分之四百,即400ppm,这一数据在工业革命以前为280ppm。  “虽然二氧化碳只是大气中的微量气体,仅占到0.04%,但它对气候的影响非常巨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京

闫俊华等证明全球气候变化或致森林生态系统改变

  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科学家对森林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和水分利用效率对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和氮沉降的响应研究获进展。相关研究在线发表于《全球变化生物学》上。   据介绍,开放式空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和开顶式气室法(OTC)已证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可以促进温带森林生态系统净初级

二氧化碳究竟“是正是邪”科学家算出答案

  二氧化碳是一个典型的“双面间谍”:一方面它能帮助土壤固碳,另一方面又会加剧温室效应。它究竟“是正是邪”,这成为了一道困扰全球变化研究领域多年的难题。记者9日从南京农业大学获悉,邹建文课题组通过观测计算,揭示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氮过程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响应强度及其驱动机制,其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国

碳卫星利用高光谱进行全球“碳普查”

  我国首颗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即将发射升空,它将用慧眼一探全球二氧化碳变化的秘密。  “我国还没有这么复杂观测模式的民用卫星,它通过5种观测模式的组合,完成对全球二氧化碳的探测,卫星装载的高光谱二氧化碳探测仪有2000多个通道,光谱解析度极高,卫星研制难度极大。”碳卫星首席应用科学家卢乃锰告诉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趋势的预测

二氧化碳,象水汽和臭氧一样,是影响大气中辐射传输过程的一种主要气体,从而二 氧化碳的含量是控制大气温度的一个重要因子。众所周知,地表和低层大气的温度比平流层和中层大气温度为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发自地表的和低层大气的热辐 射吸收了,使之不能射出大气层以外,但高层大气的二氧化碳却以比较低的温度向外发出

兰大黄建平团队提出气候变化研究新视角

   今夏各地频发高温、暴雨,北美爆发森林大火,全球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再次给人类敲响气候变化的警钟。  “过去我们一直关注二氧化碳浓度快速上升,却忽视了大气中氧浓度的变化。”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黄建平教授对记者说。目前,大气中氧气浓度下降的速度是二氧化碳上升速度的两倍,假定二氧化碳排放维持高排放情景

中国科学家发现南大洋酸化的“幕后推手”

  “坐在‘雪龙’号上就像坐在筛子上一样,上下左右前后一起摇晃。”南极科考队员这样描述自己“勇闯”西风带的经历。  在南纬40度至60度附近,有一个环绕地球的低压区,常年盛行五六级的西风和四五米高的涌浪,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咆哮西风带”。  日前,科学家研究发现,这道进入南极必经的“鬼门关”,竟也是南

钱维宏:气候变化问题应该及早在科学上找到答案

  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争议愈演愈烈。继有关国际科学组织发表各种声明以来,近日(5月7日)美国《科学》杂志又刊登255名美国科学院院士关于“气候变化与科学公正性”的公开信。  气候变化的科学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近百年气候观测事实证据的完备性、人类活动与自然因子作用的相对大小、气候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