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7-12 16:06 原文链接: Nature高引论文因学术不端遭撤稿

  上周,Nature杂志发布了一篇撤稿通知(retraction notice),宣称由于作者无法复制出实验结果,一篇于1994年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高引用论文被撤回。但实际上,撤稿背后的真实原因极有可能与第一作者的学术不端行为有关。

  在这篇1994年的Nature论文中,第一作者Karel Bezouska以及来自英国Northwick Park医院、查尔斯大学和捷克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同事们报告称,他们确定了寡糖配体可以与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上的一种膜蛋白NKR-P1强有力地结合。NK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的功能是识别并杀死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

  然而,一些肿瘤细胞却能够对抗NK细胞,逃避靶向性细胞破坏。研究人员在他们的论文中宣称,当他们用寡糖配体孵育抵抗肿瘤细胞时,发现寡糖配体使得这些肿瘤细胞更容易被NK细胞除去,这一发现当时被视之为是一个重大的研究突破。

  论文的主要作者Ten Feizi说:“在当时,人们确实将之视为是重大的研究发现。”1994年Bezouska撰写这篇Nature论文之时,在Feizi的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现在Feizi是伦敦帝国学院的一名教授。

  根据汤姆森路透Web of Knowledge平台的统计,自这篇研究论文发表以来已被引用257次。“很有可能,许多引用该篇论文的科学家们当时并不知道结果无法复制。我这么说是因为我曾经特别注意向该领域中的一些重要人物通告了这一问题,当我们对一些引用这篇论文的文章进行评审时,我们阻止了引用,”Feizi说。

  两年后,Nature杂志发表了针对这篇论文的校正通知(correction)。在通知中,研究人员称他们无法重现研究结果。因此,该研究小组对实验系统进行了重新评估。该实验系统是由3位研究作者:Bezouska、Anna Fiserova和Miloslav Pospíšil所建立。研究小组承诺尽快发布他们重新评估的结果。

  然而直到上周,这篇原创论文在发表19年之后最终被撤回。该篇论文撤回并没有征得Bezouska、Lawson、Pospíšil(现已过世)和另一位作者(无法找到其人)的签名同意。

  事实上,根据Retraction Watch的报道,论文被撤回是因为2013年查尔斯大学伦理委员会发现,第一作者Bezouska“很有可能”在1994年Nature论文发表的一些实验以及后续研究中犯有学术不端行为。因此,查尔斯大学和微生物研究所解聘了Bezouska。在他们的新闻稿中,两个机构均力劝他的共同作者们要对他曾经发布的100多篇同行评议研究论文进行复审。

  虽然报告中提及了1994年论文的数据无法复制的问题,然而Bezouska学术不端行为的证据却是由微生物研究所的Vladimir Kren教授及其实验室3名学生获得。他们在2012年时怀疑有人操控了他们的NKR-P1糖结合试验。于是他们安装了一台摄像机整晚监控他们的样品。摄像机捕捉到了Bezouska,证实他操控样品生成了阳性结果。

  Kren说:“……事实上,Bezouska伪造了所有与NKR-P1和CD69受体有关的研究结果。”CD69受体是NK细胞上的另一个表面蛋白。Bezouska在1995年的一篇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论文中称,他确定了CD69受体的高亲和配体。“目前,我们估计有大约20篇论文涉及学术不端,这些论文必须进行校正或是撤回。”

  尽管Feizi在1996年发布校正通知时,就想要撤回这篇论文。但当时Nature的编辑政策要求撤稿需取得所有作者的签名。Feizi曾在其他的杂志上发布了两项研究,对1994年的Nature论文和1995年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论文进行了重新评估,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些结果均无法复制。

  此外,Feizi还在1999年,针对她与Bezouska共同署名发表在《生物化学杂志》(JBC)上的另一篇有关糖与NKR-P1结合的论文进行了校正。

相关文章

激活癌细胞自毁的“开关”发现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综合癌症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确定了CD95受体上一个可导致细胞死亡的关键表位。这种触发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新能力可能会为改进癌症治疗打开大门。这一发现发表在近期《自然》杂志旗下的《细胞......

CancerDiscov:三阴性乳腺癌的关键弱点被识别新型靶向性疗法有望被开发

尽管免疫检查点抑制(ICI,immunecheckpointinhibition)在治疗癌症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通常会对疗法产生一定的耐受性,而且其潜在的机制并不清楚,MHC-1的......

肿瘤早筛新突破|新型肿瘤细胞检测技术将CTC捕获效率提升10倍

液体活检为目前肿瘤早筛和治疗的关键技术,但传统的液体活检CTC(循环肿瘤细胞)技术捕获效率低较低。为此,同济大学医学院陈炳地博士团队历时十余年,开发出基于糖代谢差异的全新靶点,设计仿生多功能纳米探针,......

靶向化疗法可剿灭大多数实体肿瘤

美国一家顶级癌症治疗和研究机构希望之城国家医疗中心2日发布公告称,该机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能杀死所有实体恶性肿瘤的靶向化疗药物。研究相关论文已发表在《细胞·化学生物学》期刊上,但有声音......

紫杉醇类药物在体内的作用方式是怎样的?

紫杉醇类药物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抗癌治疗的药物,其副作用主要有周围神经病变等。了解紫杉醇类药物的体内作用方式有助于设计更好的治疗方案。荷兰癌症研究所研究团队揭示紫杉醇类药物在体内的抗肿瘤机制。该研究成果于......

新进展!长寿哺乳动物体内存在抗肿瘤机制

在适应性辐射过程中,哺乳动物的寿命演化出较高的多样性,包括从最长寿命只有3年的鼩鼱到寿命长达200余年的弓头鲸。其中,一些特殊的哺乳动物类群如裸鼹鼠、弓头鲸、大象和蝙蝠等,展现出长寿命、抗肿瘤的特点,......

人为啥得肿瘤,如何不得肿瘤?科学家给出了答案

为什么有些人抽烟喝酒、熬夜打游戏,不管怎么作也不得肿瘤,而有些人生活规律、饮食均衡,还是得了肿瘤,早早离世。是天生的命不好,还是运气太差?2月3日,《科学-转化医学》刊发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科学家发现协助线粒体外膜蛋白嵌入的关键蛋白

线粒体外膜蛋白不仅可以调控线粒体与其他细胞器的分子信号传递,还能够促发受损线粒体通过自噬方式降解从而维持细胞线粒体稳态。线粒体外膜蛋白是如何嵌入线粒体膜的机制仍有待揭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

我国科学家发明细胞大小“无人工厂”

“我们发明了细胞大小的‘无人工厂’,光一照就‘开工’,能让肿瘤切除手术后的复发可能性大大降低。”10月31日,华东师范大学医学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叶海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无人工厂”由合成生物学......

化学所在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分子开关研究中获进展

作为智能探针,活性动态可控的分子开关是探索和干预生命过程的有利工具。光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控制参数,具有高度正交性和时空精度,在调控分子功能中具有独特优势。常用光开关分子(如偶氮苯和二芳基乙烯等)存在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