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9-01 13:21 原文链接: PCR基因扩增1

一、实验原理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体外核酸扩增系统,其原理类似DNA分子的天然复制过程,是将在待扩增的DNA片段和与其两侧互补的两个寡聚核苷酸引物,经变性、退火和延伸若干个循环后,DNA扩增 2n 倍。该技术已成为分子生物学中一种有助于DNA克隆及基因分析的必需工具。

PCR的工作程序实际上是一个在模板DNA、一对已知序列的寡核苷酸引物和四种脱氧核苷酸等存在的情况下,DNA聚合酶依赖的酶促合成反应。扩增的特异性取决于引物与模板DNA的结合。整个扩增过程分三步:①变性,加热使模板DNA双链间的氢键断裂而形成两条单链;②退火,突然降低温度后模板DNA引物按碱基配对原则互补结合,也存在两条模板链之间的结合,但由于引物的高浓度、结构简单等特点,主要的结合发生在引物与模板之间;③延伸,在DNA聚合酶及镁离子等的存在条件下,从引物的 3 ′端开始,结合单核苷酸,形成与模板链互补的新的DNA链。完成以上三步为一个循环,每经过一个循环,样本中的DNA量就增加一倍,新形成的DNA链又成为下一轮循环的模板。经过25~40个循环后,DNA 可扩增106~109倍。 现用图示说明PCR原理:

二、仪器及试剂

1.仪器:PCR仪、台式离心机、移液器及吸头、PCR薄壁管、电泳仪等

2.试剂:

10X PCR 缓冲液配制(部分随Taq酶提供):

250~500 mmol/L KCl

100~500 mmol/L Tris-Cl(pH8.4)

15~20 mmol/L MgCl2

0.5% Tween-20

1mg/L BSA

其它试剂:模板DNA、dNTP 混合液、Taq聚合酶、上游和下游寡核苷酸引物、琼脂糖凝胶、等

三、操作步骤

1. PCR 体系(40ul):

4ul 10XPCR 缓冲液

4ul 25mM MgCl2(根据不同公司PCR 缓冲液的不同而定)

Xul 模板DNA ≥50ng

1ul 上游引物(50-100ng)

1ul 下游引物(50-100ng)

1ul dNTP Mixture(终浓度20-200uM)

0.4 ul Taq聚合酶

加ddH2O至40ul

视PCR仪有无热盖,不加或添加石蜡油。
2. 将上述试剂依次加入PCR薄壁管。加样后用手轻弹混匀,6000 rpm离心15 sec使反应成分集于管底。

3. PCR反应热循环程序设置:

(1) 95℃ 300s 变性

(2) 94℃ 45s 变性

(3) 55℃ 45s 退火(根据不同引物可能有不同退火温度)

(4) 72℃ 45s 延伸(每分钟可延伸1kp)

重复步骤2-4共 30 循环

(5) 72℃ 600s 延伸

反应结束后短暂离心,吸取少量(10ul)进行分析,其余置

4℃保存备用。

4.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

四、 注意事项:

1. PCR 体系所加成分的实际用量应根据实验者选用的该成分的终浓度及所拥有的贮备液浓度进行核算。

2.加样时要认真,吸头垂直进入试剂管,每加完一样要换一个吸头,同时在已加的样品前做个记号以防止错加或漏加,避免污染。

3.Taq聚合酶(置于冰盒上)应最后加入,尽量减少室温接触机会。加酶时吸头深入不可过深,酶量不能过多。

五 、影响PCR的主要因素

1.模板DNA

单链、双链DNA均可作为PCR的模板,DNA样品尽量纯净,不能有核酸酶、蛋白水解酶等的污染。模板用量依具体实验而定,一般为100ul反应液有105-106个目标分子。PCR反应时模板变性要充分。

2. PCR引物

PCR引物设计是否成功是能否获得高质量PCR产物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在设计和应用时,需注意以下重要环节:

(1)PCR引物的长度约为18~30个核苷酸,并且成对引物间的G+C含量应相似。以使它们在相近的温度下与其互补序列结合。G+C含量应为45%~55%之间。碱基分布是随机的,应避免连续出现4个以上的单一碱基,尤其是不应在其3,端出现3个连续G或C,否则会使引物在G+C富集序列区错误引发。引物3,端碱基最好选用A、G、C,尽可能地避免选用T ,尤其应避免连续出现2个以上T。

(2)一般来说,PCR产物≤500bp时,引物长度选择16-18bp;PCR产物≥5kb时,引物长度选择24bp左右为宜。

(3)要避免引物分子自身序列互补,否则会形成发夹样二级结构。两个PCR引物相互之间的3,末端序列不能有明显的互补性,以免形成引物二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