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10-09 16:23 原文链接: PNAS:蜈蚣毒液或可作为新型镇痛药

  中国-澳大利亚科学家共同研究发现在中国红头蜈蚣(Chinese red-headed centipede)毒液中的一种蛋白或能开发为治疗慢性痛的药物,该蛋白和吗啡一样有效,但是无副作用。相关报道发表在近期的PNAS上。

  该蛋白称之为μ-SLPTX-Ssm6a,能够特异性的影响离子通道Nav1.7的功能,该通道与痛觉相关。而且由于该蛋白的作用靶点与吗啡不同,所以该蛋白能够治疗多种类型的慢性痛。

  该文章的作者昆士兰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的Glenn King博士称,有毒节肢动物如蜈蚣,蝎子,蜘蛛数百万年前就进化出了攻击猎物神经系统的武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研究蜈蚣毒液的原因。

  现有六种基于动物毒液制造的药物,一种来自于海洋锥形蜗牛的药物能够治疗疼痛,但是该药物针对的是中枢神经系统。而新发现的蛋白作用位点是外周神经系统,所以可以采用静脉滴注,皮下注射或口服的方式来治疗。

  科学家下一步打算在动物模型中研究该蛋白对其他类型疼痛的作用,如骨关节痛,肿瘤引起的疼痛,神经性疼痛等。

相关文章

Vertex非阿片疼痛候选药物在II期研究中表现出有希望的结果

周三,Vertex制药公司公布了其非阿片类电压门控钠通道抑制剂VX-548的调查性II期数据,该药显著缓解了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的疼痛。经过12周的治疗,接受23毫克每日一次剂量的VX-548的患者......

卫健委印发感染性疾病等4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通知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感染性疾病等4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的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感染性疾病等4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3年版)的通知国卫办医政函〔2023〕......

慢性疼痛也是病积极预防别踩坑

人人惧怕疼痛,但并非人人了解疼痛。当疼痛来袭,是不是忍忍就过去了?忍痛的时间越长,忍痛的能力就会增加吗?听说止疼药副作用大,所以能不吃就不吃?针对这些疑问,由医师报发起,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人民日报健康......

疼痛中的IGF/IGF1R信号通路:一个有希望的治疗靶点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物-心理-社会现象,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于2020年将其重新定义为“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或类似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体验”。根据时间定义,疼痛主要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研究揭示疼痛分辨力稳定且特异的神经指标

近日,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胡理研究组利用脑电和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揭示了疼痛分辨力稳定且特异的神经指标。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Cell子刊CellReportsMedicine,题为Selecti......

我国科学家揭示强效镇痛药芬太尼和吗啡作用机理

为何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比吗啡高近百倍?如何减少成瘾和呼吸抑制致死等毒副作用?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团队通过分子结构解析,揭示了其背后的分子机制,为推动新型高效低毒的阿片类镇痛药物开发指明方向。1......

首个《中老年常见疼痛防治认知调研报告》发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146.shtm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显现,疼痛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第三大健康问题。10月......

“消灭”疼痛?大连理工大学又出新成果

近日,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解兆谦教授与美国西北大学JohnA.Rogers教授、俄勒冈大学JonathanT.Reeder助理教授课题组合作,发明了一种生物可吸收的柔性微流控设备。其通过液体汽化冷却......

超薄脊柱植入物可助治疗顽固疼痛

腰酸背痛膝劳损,慢性疼痛难忍何时休?有了新技术,或许无需再担心。据近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论文,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结合软机器人制造技术、超薄电子学和微流体技术,开发出一种超薄充气设备,可以治......

对急慢性疼痛感知信息的实时解码以及光遗传刺激反馈

急性及慢性疼痛长期以来困扰着许多成年人的生活。由于大脑对疼痛的调控机制异常复杂,对疼痛的诊断缺少有效的客观依据,进而导致当代社会上阿片类止疼药物的泛滥。长期连续地药物治疗,不仅会降低止疼效果,还会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