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1-12 16:09 原文链接: Science子刊新研究找到治疗致命脑癌的关键靶点

  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是一种特别致命的癌症类型。病人在诊断之后一般,即使使用最好的治疗方法也只能存活15个月。最近,来自Salk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这种肿瘤细胞快速增殖的一个关键机制以及将这一肿瘤生长"引擎"变为癌症治疗靶向目标的方法。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

  为了深入研究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如何传播,研究人员着重对控制一系列基因表达命运的转录因子--NF-kB进行了研究。他们利用一系列实验证明了NF-kB活性异常如何促进癌细胞增殖,以及抑制NF-kB活性又是如何延缓癌细胞生长,增加患癌个体的存活率。

  该研究团队首先利用了一种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小鼠模型进行了研究,他们使用了两种方法抑制细胞内NF-kB的活性:过表达一种能够抑制NF-kB活性的蛋白--IkBaM以及消除增强NF-kB活性的一种关键酶。随着NF-kB活性降低,小鼠体内肿瘤生长减缓,小鼠的存活时间也显著延长。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认为手术后多形性成胶质细胞瘤很快复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肿瘤微环境。因此,研究人员除了使用基因改造的方法,还试图找到改变肿瘤微环境治疗脑瘤的新方法。他们给小鼠喂食一种已知的具有NF-kB活性抑制作用的多肽--NBD,这种多肽能够轻松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并进入胶质瘤细胞,结果表明用NBD多肽治疗胶质瘤小鼠模型能够将小鼠的存活时间加倍。

  研究人员表示,利用这种治疗方法能够将小鼠在无治疗状态下的一个月存活时间延长到三个月,特别是考虑到小鼠的平均寿命只有两年,这是一个巨大的跨越。不过虽然NBD多肽能够延缓脑瘤生长,但是这种治疗方法最终会导致毒性作用,主要发生于肝脏。

  因此研究人员在抑制NF-kB活性方面做出了更多努力。他们在NF-kB的下游靶基因中发现了一个叫做Timp1的基因,之前研究发现Timp1可能参与肺癌发生。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靶向Timp1也能延缓肿瘤生长,并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将继续探索降低抗NF-kB活性药物毒性的方法,利用药物直接靶向肿瘤细胞或者找到更多类似Timp1的NF-kB下游基因达到延长存活时间的治疗目的。

相关文章

人工智能快速解码脑癌基因组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团队设计了一种人工智能(AI)医疗工具,可快速解码脑肿瘤的DNA,以确定其在手术过程中的分子身份,而现有方法需要几天甚至几周的时间才能获得这些关键信息。研究成果7日发表在《医学》杂志......

化疗药物首次到达人脑

治疗致命性脑癌胶质母细胞瘤的一个主要障碍是,最有效的化疗药物也无法渗透血脑屏障抵达脑肿瘤。但现在,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团队报告了一项Ⅰ期人体临床试验的结果,他们使用一种新型的颅骨植入式超声设备,打开血脑......

患者基因组的3D结构促进膀胱癌和儿童脑部肿瘤发生

儿童高级别胶质瘤(pHGGs,Pediatrichigh-gradegliomas)包括多形性胶质细胞瘤(GBM)和扩散型内因性脑桥神经胶质瘤(DIPG,diffuseintrinsicpontine......

研究人员使用双药夹击力敌儿童脑癌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DMG)是一种致命的儿童实体瘤,每年都有数百名儿童深受其害。但是,近50年来相关研究进展寥寥,患者多只能依赖于放疗缓解症状,然而绝大多数儿童皆在诊断后一年内死亡,治疗效果差强人意,早......

关键靶点或有望开发治疗引发肿瘤疾病的新型疗法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Metabolism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辛辛那提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来靶向作用激活特殊蛋白复合体的分子过程,相关研究或有望帮助开发治疗引发肿瘤疾病......

新型荧光颗粒有望帮助诊断脑癌并监测患者的疾病复发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bioMedicine的研究报告中,来自麻省总医院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示,一种通过使肿瘤细胞发荧光来改善脑癌手术的化学物质或能帮助临床医生安全诊断疾病并监测患者对这种化学物质......

科学家成功筛选出开发新型癌症免疫疗法的关键靶点

在过去10年里免疫疗法给癌症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然而很多肿瘤对这些新型疗法并没有反应,近日,来自耶鲁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对T细胞中2万个人类基因进行全基因组筛选,鉴别出了多个新型候选基因,其能促......

可植入生物材料输送药物显著延长脑癌大鼠生存期!

诺丁汉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脑癌手术中使用可生物降解的膏状物联合使用化疗药物可以获得长期生存。在发表在《ClinicalCancerResearch》上的一项新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当使用一种叫做PL......

PNAS:治疗儿童脑癌的新希望

弥漫性内脑桥脑胶质瘤(DIPG)是一种幼儿群体常见的破坏性脑癌,目前无法治愈。然而,最近一项动物实验已经鉴定出有效破坏DIPG肿瘤细胞的实验药物。根据最近发表在《PNAS》杂志上的研究,该药物可作用于......

科学家建成恶性脑癌小鼠模型,有望促进癌症研究进展

脉络丛癌(choroidplexuscarcinoma,CPC)是一种极具挑战性的脑癌。最常发生于1岁以下的婴儿,临床报道较少,目前治疗首选最大程度的手术切除,其次为放、化疗治疗,年龄≥3岁的患儿行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