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3-20 00:00 原文链接: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3年12月批准依托武汉大学建设,2006年10月通过国家科技部建设验收,2008年、2013年通过国家评估。目前,实验室主任为卢文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王浩院士。实验室主要进行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研究,设有五个研究方向:(1) 水资源时空演变与综合调度;(2) 农业节水及环境效应;(3) 河流水沙运动与江湖治理;(4) 水工结构与库坝安全;(5) 水电站安全运行与控制。 并相应设置五个研究所:水文水资源研究所、农业水利研究所、河流湖泊研究所、水工结构研究所和水电站安全研究所。

    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57人,流动研究人员29人,技术与管理人员8人。在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千人计划”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1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2人,教育部高层次人才计划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3人,有2人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在国际学术组织或学术刊物任职21人次。实验室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1个。
    近五年取得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包括“变化环境下巨型水库群洪水资源化调控关键技术”、“灌区土壤水盐精量调控理论与应用”、“河流复杂水沙过程模拟及调控”、“水电工程高坝大库系统特性演化与安全控制”、“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过渡过程与控制”,促进了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领域的科技进步,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科学技术整体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作出了应有的贡献。2004年以来实验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3项,其中主持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与自然科学奖39项,其中主持完成的一等奖17项;出版学术著作60多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60多次。每年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SCI论文百余篇。研究成果应用于三峡、龙滩、锦屏、溪洛渡、瀑布沟、白鹤滩等大型水电工程以及南水北调中线、淮河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国家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实验室总建筑面积达13,000平方米,自2003年实验室立项建设以来,引进和自主研发了水情自动测报系统、MAT253同位素质谱仪、灌排系统大型蒸渗仪、大坝渐进破坏系统、THM耦合试验仪、水工结构流激振动测试系统、微机控制动静三轴试验机、岩石三轴伺服多场耦合实验系统等大型仪器设备(20万元以上)56台套,资产总值6178.67万元,实验室仪器设备总资产近8000万元,可以开展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领域各种复杂、综合性的研究实验,其中灌溉排水与水文水生态综合实验系统、水电站过渡过程与控制实验系统、抽水蓄能实验系统等在国内外独具特色。
    多年来,本实验室一直坚持大型仪器、设备、平台面向国内外开放共享原则,先后有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沙理工大学,中山大学,西藏大学,水电集团安哥拉班等国内外学者来实验室共享使用,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水利水电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科学实验研究工作,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在83%以上。此外,本实验室还为国内30多个单位研发了大型蒸渗仪灌排控制系统等实验仪器、设备,并承担相应的实验系统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广辐射作用。
    实验室是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领域的科技创新平台,遵循“开放、流动、竞争、联合”运行机制,实验室在5个研究方向均设有开放基金课题,欢迎国内国外研究人员申请。


地址:中国.湖北.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

邮编:430072

电话: 86-27-68772275

传真: 86-27-68772275

E-mail:wrhes@whu.edu.cn



位置:

相关文章

杨雄里院士:辩证对待科学权威与创新

4月16日下午,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年已耄耋的白发老人缓缓起身鞠躬,在相辉堂北堂亮相开讲。他就是神经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脑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雄里先生。......

Cell论文遭曝20幅图作假,引发学术界震动

2019年10月3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BrendaL.Bloodgood团队(G.StefanoBrigidi为第一作者)在Cell在线发表题为“GenomicDecodingofNeuronal......

少见、罕见驱动基因靶向药物研发取得新进展

成功识别少见靶点为肺癌患者等带来了希望。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科主任周彩存教授15日表示,精准识别肺癌患者的驱动基因,尤其是那些少见的靶向基因,是治疗的关键。周彩存教授表示:“尽管这些基因的发生率低......

复旦打造“神器”:AI助力显微镜秒变高清相机

4月12日,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颜波团队发明了跨任务、多维度的图像增强基础AI模型(UniFMIR),实现了对现有荧光显微成像极限的突破。相关研究发表于《自然-方法》。发展至今,荧光显微镜的......

肿瘤治疗新突破!复旦团队发现全新免疫检查点

4月12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员许杰课题组发现CD3的首个配体CD3L1(或ITPRIPL1),揭示了CD3L1在肿瘤免疫逃逸与睾丸免疫豁免中的关键作用,表明CD3L1是肿瘤免疫治疗的全新靶点,有......

复旦相辉研究院战略科学家委员会成立,委员名单揭晓

4月10日下午,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战略科学家委员会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受聘为相辉研究院战略科学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院长赵东元受聘为副主任。九位科学家受聘为......

超声控制的细胞“生物炸弹”精准攻击肿瘤

在抗击癌症的长期战斗中,科研人员一直在追求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既能够精准消灭肿瘤细胞,又不损害健康组织。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市调控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教授叶海峰团队近期的一项研究成果让人们离实现......

研究首次揭示骨髓增殖性肿瘤新的致病因素

4月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研究员马小彤,教授程涛、肖志坚,主任医师张磊等在《自然-通讯》上发表一项研究首次揭示了GADD45g基因沉默是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新......

物联网无创通气可显著改善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宋元林教授联合多个临床中心,借鉴来自法国的慢病管理经验,在《柳叶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发表了关于“基于物联网的家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

肝癌治疗的药敏分子分型和耐药新机制获揭示

原发性肝癌在全球癌症的致死性病例中排第三位,中国是高发国家,超过半数的死亡病例发生在中国。由于其广泛的肿瘤异质性,最新的靶向联合免疫治疗的方案仅对20%~30%的患者有效,并且缺乏指导精准用药的药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