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04 14:19 原文链接: Nature&Science论文年度盘点!这些高校表现亮眼

  在过去的2020年,Nature和Science(后文简写为N&S)两期刊总计刊出原创论文(类型为Article的论文)1702篇,相比2019年增加了102篇。中国内地高校作为通讯作者单位(含共同通讯作者单位)共发表N&S原创论文166篇,占比为9.8%,两项数据均再创历史新高(统计数据来自Nature和Science期刊官网,仅包含已经刊出的期刊;部分已经接收或在线发表,但尚未刊出的期刊,会在后续统计中计入其刊出日期的月份内)。

近5年中国内地高校N&S发文数变化

  首轮“双一流”建设期内,内地高校的单年度N&S发文数增幅均保持在15篇以上,5年间的年度发文数从61篇增加至166篇,增幅高达172%;内地高校作为通讯作者单位发文的比例也从不足4%提升至近10%,尽管这一比例与美国高校(超过40%)仍存在极大差距,但已接近英国、德国两国高校,稳居全球第二集团。此外,相较于其他年份,2020年内地高校的N&S发文占比增长速度已初步呈现出放缓趋势,未来要保持快速增长势必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

  亮点频出,三度荣登封面文章

  2020年,西湖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3所内地高校的研究成果荣登N&S封面:3月27日,西湖大学周强团队首次成功解析了新冠病毒的人类受体ACE2的全长三维结构,对研发精准的新冠肺炎诊断、治疗手段起到关键作用,此文章也是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首篇有关新冠病毒的N&S封面论文。5月22日,山东农业大学孔令让团队成功克隆了小麦抗赤霉病基因Fhb7,揭示了其抗病遗传及分子机制,为解决小麦赤霉病世界性难题找到了“金钥匙”。6月3日,电子科技大学邓旭团队成为设计出兼具疏水性和机械稳定性的微结构铠甲,为超疏水表面进入广泛实际应用提供了广阔前景。

2020年中国内地高校三登N&S封面(图源:Nature、Science期刊官网)

  这些高光成果的不断涌现,足见除了绝对数量的快速增长,内地高校顶尖论文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

  这些学科更容易发N&S

  从发表文章的学科归属来看,2020年内地高校的N&S发文覆盖了18个学科,有半数文章来自于生命科学领域,尤其以分子生物学的蛋白质结构解析方向最为热门。材料科学则是仅次于生命科学的另一重要研究领域,这一领域研究水平的快速提升也是内地高校N&S发文增加的主要推动力。2019年,内地高校发表的全部N&S论文中,仅有不到10%来自于材料科学,而到2020年,这一比例接近翻番提升至近20%。

  物理学方向的发文数量也达到了18篇,尤其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的有关量子计算机的5篇研究文章最为耀眼。2020年12月18日,潘建伟团队的文章“Quantum computationaladvantage using photons”在Science刊出。该研究构建了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在计算玻色采样问题时,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快一百万亿倍,比谷歌发布的53个超导比特量子计算原型机“悬铃木”快一百亿倍。这是我国首次实现“量子霸权”,是量子计算领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外,内地高校在化学、电子科学、地质学、天文学等学科也有不俗的发文表现。

2020年潘建伟团队量子计算机相关研究成果一览

  传统名校强势依旧,“明星双非”脱颖而出

  分高校来看,今年内地共有63所高校作为通讯作者单位在N&S发表至少一篇文章,相较去年增加了10所。去年表现优异的高校今年依然维持强势,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两所高校的发文数均超过20篇,位列前两位。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分别以18篇、17篇的发文数居第3、第4位。

  上海科技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两所“明星双非”高校突出众多双一流高校的重围,跻身前10名的行列。2019年,上海科技大学作为通讯作者单位发表N&S论文6篇,在内地高校中排名第8位;2020年上海科技大学的发文数量增加超过一倍,达到了13篇,成为发文数进步最大的内地高校。南方科技大学的发文数较去年也增长了一倍。

  作为国际上最为知名的两大综合性学术期刊,Nature和Science旨在发表原创性强、观点新颖、影响广泛,并且对整个科学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突破性发现。自十九世纪创刊以来,两大期刊已经发表了摩尔根的“果蝇实验”、引力透镜效应、DNA双螺旋结构、南极臭氧空洞等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研成果。由于竞争激烈,所有投稿至这两大期刊的原创文章中仅有不足8%被接收和发表。因此N&S发表的论文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学科领域内的最高水平,而N&S发文数也是比较国家和机构科研产出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内地高校N&S的发文数量和质量提升,从侧面反映了内地高校基础研究实力的增强。但同时也应意识到,在重要理论创新方面,我们与欧美强国之间仍有明显差距。如何克服急功近利的心态,追求“质”而非“量”,完成从“跟风者”向“引领者”的角色转变,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关文章

Nature:文化并非人类独有,猩猩传承文化能力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Human Behaviour 期刊发表了题为:Chimpanzeesusesocialinformationtoa......

数据存在虚假陈述该杰出学者NCB的文章也被撤回

2015年6月22日,St.Jude儿童研究医院DouglasR.Green团队在NatureCellBiology(IF=21)在线发表题为“MolecularcharacterizationofL......

神话破灭!轰动全球的4篇Nature、PRL等4项研究成果陆续被撤回

2022年8月11日,内华达大学AshkanSalamat及罗彻斯特大学RangaPDias等团队合作在Chemical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题为“Carboncontentdrives......

燕山大学发表2024年第2篇nature

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压科学中心田永君院士团队与国内外学者合作,采用功能基元序构的设计策略,通过调控高能亚稳态到低能亚稳态的固态相变,合成出层状基元转角序构的氮化硼陶瓷,成功实......

北京市召开基础研究领先行动座谈会

1月19日,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组织召开“基础研究领先行动座谈会”。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政府党组成员于英杰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继红主持会议,相关国家部委......

Nature:2024年值得关注的七项技术,它是核心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大型模型的层出不穷,AI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面对这一浪潮,人们不禁好奇:未来究竟会是什么样子?为了解答这一问题,《Nature》杂志发布了未来的一年里,将密切关注......

硕士生一作!南方科技大学,发Science

2月2日,由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讲席教授徐保民、研究助理教授章勇、前沿与交叉科学研究院研究教授王行柱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Science发表了题为“Aqueoussynthesisofpero......

七院院士,最新Nature:高性能柔性纤维问世,可穿戴电子新突破!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魏磊教授、七院院士高华建教授,以及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的张其冲和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陈明,共同发表了一篇关于高性能半导体纤维的最新研究成果。这篇题为“High-qualityse......

Nature发布2024年值得关注的七大技术,首位中国科学家成果入选

2024年1月22日,《自然》发布了2024年值得关注的七大技术——大片段DNA插入、人工智能设计蛋白质、脑机接口、细胞图谱、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3D打印纳米材料和DeepFake检测。七大技术中,生......

北京大学合作最新Nature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由一个固体钙钛矿吸收体夹在几层不同的电荷选择材料之间,确保设备的单向电流流动和高压输出在p型/intrinsic/n型(p-i-n)PSCs(也称为倒置PSCs)中,电子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