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2-21 09:49 原文链接: Nature亮点|睾丸酮可保护雄性胚胎

  参与DNA复制或者修复的蛋白发生突变时会导致DNA复制缺陷,引起基因组不稳定【1】。当细胞发生基因组不稳定时,会引发一系列反应,其中包括激活cGAS-STING信号通路进而引起炎症反应【2】。目前,基因组不稳定在癌症中已经被广泛研究。然而在胚胎发育中却鲜有报道。

图片.png

图片引自:http://freedomandsafety.com

  2019年2月21日,美国康奈尔大学John C. Schimenti教授及其团队在Nature上发文Female-biased embryonic death from inflammation induced by genomic instability【3】,报道了DNA复制解旋酶MCM缺陷引起的基因组不稳定会导致小鼠雌性胚胎更容易死亡,雄性胚胎在睾丸酮的保护下死亡率则远低于雌性胚胎。

图片.png

  DNA复制时需要解旋酶打开双螺旋,而解旋酶的催化核心正是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7(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complex 2-7,MCM 2-7)形成的异六聚体【4】。携带MCM4等位基因Chao3(Chaos3 allele of Mcm4,Mcm4C3)的小鼠带有微核的细胞数明显增多,并且容易罹患癌症【5】。机制上,Mcm4C3会引起MCM2-7的mRNA和蛋白水平下降、破坏MCM复合物的稳定性,导致基因组不稳定,同时有可能引起胚胎或出生后死亡。利用该模型小鼠,研究者发现半致死基因型Mcm4C3/Gt, Mcm4C3/C3Mcm2Gt/+, Mcm4C3/C3Mcm6Gt/+ 和Mcm4C3/C3 Mcm7Gt/+(Gt,Gene trap allele)小鼠中雌性小鼠数量明显低于雄性小鼠。那么这些雌性小鼠是什么时候死亡的呢?研究者利用Mcm4C3/C3Mcm2Gt/+小鼠,发现在胚胎期E14.5天出现明显的雌雄数量差异。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呢?研究者首先怀疑是X染色体出现缺陷导致雌性胚胎无法发育,但随后利用GFP标记的X染色体否决了此假设。接下来,研究者将目光集中到了睾丸酮这一雄性激素上。研究者在E7.5天开始为怀孕小鼠注射睾丸酮,发现在E19.5天可以将雌性胚胎的比例由22%升至54%。那么睾丸酮是否是通过提高MCM的含量达到这一目的的呢?然而并没有发现MCM的mRNA或者蛋白的含量在注射睾丸酮后增加。鉴于睾丸酮是一种甾体激素,可以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以及MCM缺陷可以激活cGAS-STING信号通路,研究者认为是炎症扮演了重要的作用。于是,研究者从E7.5天开始给怀孕小鼠饮水中加入非甾体激素——布洛芬,发现可以在不改变MCM表达的情况下完全扭转雌性胚胎的死亡。上述结果表明了基因组不稳定引起的炎症反应会引起雌性小鼠的死亡。随后研究者进一步发现,胎盘细胞也对基因组不稳定敏感并且参与了炎症反应。

  总之,这项研究揭示了DNA复制或修复缺陷引起的基因组不稳定会导致炎症的发生,进而引起缺少睾酮保护的雌性胚胎死亡。布洛芬的使用虽然可以避免雌性胚胎的死亡,但是该项实验仅仅是采用了MCM的小鼠模型,在其它小鼠模型中以及人中是否存在此类现象仍待进一步研究。

图片.png

图片引自Nature News & Views,2019

  值得一提的是,Nature同期还发表了题为Unstable genomes promote inflammation的News & Views评论文章,文章最后认为该研究发现的DNA复制中的不稳定性导致快速增殖细胞中的炎症以及天然免疫,或许为基因组高度不稳定的肿瘤细胞实行免疫治疗提供了更好的靶向性(因为基因组不稳定的肿瘤细胞或许产生了更多的neoantigen)。

  参考文献

  1. Zeman, M. K. & Cimprich, K. A.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replication stress. Nat. Cell Biol. 16, 2–9 (2014).

  2. Yang, H., Wang, H., Ren, J., Chen, Q. & Chen, Z. J. cGAS is essential for cellular senescence.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4, E4612–E4620 (2017).

  3. Adrian J. McNairn. et al. Female-biased embryonic death from inflammation induced by genomic instability. Nature. (2019).

  4. Ge, X. Q., Jackson, D. A. & Blow, J. J. Dormant origins licensed by excess Mcm2–7 are required for human cells to survive replicative stress. Genes Dev. 21, 3331–3341 (2007).

  5. Shima, N. et al. A viable allele of Mcm4 causes chromosome instability and mammary adenocarcinomas in mice. Nat. Genet. 39, 93–98 (2007).


相关文章

遗传发育所揭示水稻RNA识别结构域蛋白抑制外源基因沉默的机制

植物是复杂的生物系统。植物体内基因的表达受到多种水平的调控,如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DNA甲基化/去甲基化等,从而对基因表达进行精密高效的调控。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劲松研究组筛选OsEI......

Brain:科学家识别出参与阿尔兹海默病中神经元易感性发生的关键基因

神经变性疾病早期阶段的特征是离散脑细胞群中蛋白质的积累以及这些脑细胞的退化,对于大多数疾病而言,这种选择性的易感性模式是无法解释的,但其对于病理性机制或许能提供重要的见解。阿尔兹海默病是世界上主要的痴......

2024年中国基因编辑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CRISPR/Cas优势明显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金斯瑞(HK.1548)、凯赛生物(688065.SH)、华熙生物(688363.SH)、华恒生物(688639.SH)、川宁生物(301301.SZ)等本文核心数据:ZFNs技术;......

厚积薄发我国科学家揭开表观遗传“神秘面纱”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决定了生物体的全部表型。但问题来了,在相同环境中成长的同卵双胞胎,身高、肤色、性格、健康状况等并非完全相同,这是为什么?为了揭开表观遗传的“神秘面纱”,科......

基因解码揭示人类无尾之谜

纽约大学格罗斯曼医学院(NYUGrossmanSchoolofMedicine)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新研究表明,我们远古祖先的基因变化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人类不像猴子那样有尾巴。这项研究成果最近发表在《......

人与猿类如何在进化中“甩掉”尾巴

猴子有尾巴,而人类和猿类的尾巴却在进化中消失了,是什么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自然》28日发表的一篇论文,报道了人类和猿类演化掉尾巴的遗传学基础。灵长类动物尾部表型的系统发育树(Ma表示百万年前)。图片......

一步到位沉默一个小鼠胆固醇基因

意大利科学家在一项小鼠研究中展示了无需永久性基因组编辑,也可对一个控制胆固醇水平的基因做到长效抑制。这一靶向表观遗传沉默(不用直接改变DNA序列就可改变基因功能)的效果在小鼠中持续近1年,令循环胆固醇......

安捷伦一季度营收缩水5.6%,仍稳坐16.6亿美元大关

2月27日,安捷伦科技公司(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A)公布截至2024年1月31日的2024财年第一季度财报。第一季度营收为16.6亿美元,与2023年第一季度相比下降5.6%,核心营收(1)下降6.4......

多样化菌群共存现象有了新解释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腾团队在《自然—通讯》发表研究成果。该研究从理论上揭示了微生物群落中广泛存在的水平基因流动可以帮助竞争性微生物群体突破物种多样性“极限”,促......

与DNA损伤相关的145个基因“现形”

研究示意图。图片来源:《自然》杂志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通过对近1000只转基因小鼠开展研究,英国科学家发现了100多个与DNA损伤有关的关键基因。这项研究为开发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个性化疗法提......